丁衛(wèi)明 曹立勇 姚程寬 王立平 吳興燕 胡宗海
【摘 要】本文以《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內容進行了一次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嘗試。通過實踐對翻轉課堂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總結。并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分析和思考,以便更好的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計算機文化基礎;翻轉課堂;傳統(tǒng)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434;TP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6-015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6.072
【Abstract】The paper attempts to flip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Through practice,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flipped classroom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And combining teaching practice to analyze and think,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Computer Culture Foundation;Flipped Classroom;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應用普及的不斷深入,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實踐上機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廣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多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其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信息化時代的便利,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效率。通過實踐,我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認真地分析和總結。
1 翻轉課堂的內涵
在教和學的關系處理上,近年來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積極熱烈的探究和嘗試。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理念,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和認同學生。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和使用。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在于它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了翻轉。即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博客和電子文檔等內容進行學習,還可以在網絡上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從而自主的、獨立的完成教學內容的自主性學習。在課堂上,老師將不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和分析,而是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進一步吸收和消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的深入達到知識的內化,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等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在講授《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時,嘗試著使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同時在嘗試的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這次課的分析和總結,來談談對翻轉課堂的認識和思考。
2 翻轉課堂的課前自主學習與課堂知識內化
首先根據教學的內容,我制作了兩段分別不到10分鐘的微課視頻,大概的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特點應用和系統(tǒng)組成以及數制的定義、表示方法和相互轉化。并引入了幾個問題:計算機體系結構思想和計算機發(fā)展的四個時代,數制的基數和按權展開,各種數制之間的相互轉換。在上課的前兩天我將事先作好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回家進行觀看。
在課堂上,我首先利用幾個簡單的問題,對學生們自學的效果進行了評估。然后讓每4個學生為一組,對自學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討論,而我則在教室里巡視,指導和回答學生遇到的解決不好的問題。通過討論學習,學生對計算機的發(fā)展歷史、馮諾依曼的計算機體系結構思想、計算機的分類和應用、計算機的系統(tǒng)組成、數制的概念以及數制的轉換都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最后,我又邀請了幾位學生主動上講臺來分享了他們各自的學習成果,在他們講演的過程中,臺下的學生在認真觀看的同時也發(fā)現了不少的問題。于是我又給出了提升性的練習,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同時學生對發(fā)現的問題,采用了適當的方法予以解決。
3 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的總結
3.1 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通過這次教學的嘗試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fā)揮空間。本節(jié)課自始至終都是學生在唱主角,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思考和討論再解決問題。而我只是在知識的歸納、方法的運用和環(huán)節(jié)的銜接點撥一下。在最大程度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2 課前充分的自主學習,提高了課堂效率
在課前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根據自身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自主地控制學習速度,可以快進、快退和重新觀看。同時對于遇到的問題學生有足夠充分的時間來思考、翻閱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甚至可以和老師同學在網上進行探討。同時,微課的視頻和查閱的資料可以保存下來以便復習時使用。在課堂上,由于不用再對教學內容進行講授,從而節(jié)約了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可以被用在學生更需要的環(huán)節(jié)上,比如學生可以把在預習中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在討論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這段時間也是這節(jié)課最熱鬧的時候, 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有了充裕的時間保證,體現了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3.3 考慮到學生差異,兼顧優(yōu)生差生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講授教學內容的時間主要在課堂上,而且往往都是一位教師面對著幾十個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一位學生。能力強的吃不飽,能力弱的跟不上。
翻轉課堂教學則不同,在課前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懂了的可以跳過去,還沒有理解和掌握的可以反復學習。在課堂的知識吸收內化過程中,教師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與每一位同學交流,實時了解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和分層指導。同時,學生也能感到學習的重要性和來自教師的支持。
4 問題與思考
通過對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我認為,翻轉課堂不僅翻轉了傳統(tǒng)教學中時間上的先后順序,將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轉為了先學后教。將“課堂講授,課后練習”轉為了“課前學習,課堂研究”,而且還翻轉了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的作用和地位,將教師從“知識的傳播者和課堂的管理者”轉為了“學習的指導者和課堂的引導者”,將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了“主動地探究知識”,這些變化拓展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空間和時間,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但是,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作為近幾年來被廣大教師津津樂道和躍躍欲試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樣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問題。
1、翻轉課堂對硬件和軟件設備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電腦和互聯網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用電腦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但是,在不發(fā)達的甚至偏遠的農村,要做到這一點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這讓大范圍地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變得不大現實。另外,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完成微課視頻的錄制,這需要教師熟練掌握多種視頻制作軟件的使用。同時,還涉及微課視頻的視覺表達,音頻技術、教學資料上傳和下載等一系列技術問題。這些造成了一堂翻轉課堂教學課的工作量遠遠大于普通的傳統(tǒng)教學課的工作量。
因此,我們還是要因地制宜地發(fā)展和推廣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在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fā)揮教研組和集體備課的作用,教師們在一起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群策群力,合理分工,資源共享。使得對翻轉課堂的探究和實踐變得可持續(xù),而不只是心血來潮和曇花一現。
2、了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深刻性
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過程要求學生在家自主完成,那么學生自學的主動性和自學能力的差異,就會導致學習效果的差異。同樣,在課堂探究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學生參與度也會高于性格安靜內斂,基礎薄弱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情況,那么就會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學效果,違背了翻轉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優(yōu)點,違背了翻轉課堂讓“差生不差,優(yōu)生更優(yōu)”的初衷。
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對“課前學習“和”課堂探究“兩個環(huán)節(jié),都相應地制定一套科學的評價體系。比如:通過提問學生和鼓勵學生提問、學生學習效果展示、課堂練習等方法,要及時發(fā)現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要有的放矢。
3、準確把握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填鴨式的講授,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和學習。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有人提出教師的角色是導演,學生才是主演??墒?,導演還是在指揮著演員表演。所以我認為教師作為導演的地位還是不準確。在課堂探究和知識吸收內化的過程中,教師只能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組織學生對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引導著學生系統(tǒng)地、完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并極大地進行深化,合縱連橫。如果非要給教師一個明確的角色定位的話,我倒是覺得劇務更加貼切。
翻轉課堂翻轉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但是,我們還要考慮到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僅是傳授課本的知識,同時還要傳授隱性知識。這些隱性知識大到教師處理問題時的觀點和方法,甚至是“身正為師,學高為范”的教師的人格魅力,小到教師的一個動作、一個微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參與缺失了載體,整個教學過程就會變得生澀和枯燥。這同樣也違背了我們探究翻轉課堂的初衷。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給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它代表了教育工作者探索教育改革之路的方向和決心。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應該去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探究和實踐新的教學方法,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為教育改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一清,王清云.翻轉課堂在《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甘肅科技,2017,33(23):58-59+136.
[2]陳梅,林俊山,溫曉芳.基于慕課的大數據課程翻轉課堂研究[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7,38(06):105-110.
[3]王田.淺析微課在中職院校計算機課程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13):41.
[4]熊信,葉秀枝.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33):63-65.
[5]趙艷紅.基于MOOC與翻轉課堂的計算機網絡混合教學模式構建[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7,16(06):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