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穎君
摘 要:中學生物實驗課教學是中學階段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中學生物實驗課也逐漸呈現(xiàn)了多樣化、速度化的特點。但是目前中學生物實驗課教學中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通過對當前中學生物實驗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四個方面闡述了提高生物實驗課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中學生物實驗課;教學;思考
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已經(jīng)逐漸成為中學科學學科的目標之一,對于生物課程教學來說,加強實驗課程的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了解生物科技規(guī)律。當前,多數(shù)學校都已經(jīng)具備了開展生物實驗課教學的條件,但是,實驗效率不高、實驗教學停滯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物實驗課的教學,需要對生物實驗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進,提升生物實驗課的價值和使用
效果。
一、當前生物實驗課程的現(xiàn)狀
首先,對于中學生物實驗課程來說,最突出的問題在于實驗教學觀念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特點,對于實驗教學來說,其主要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這種觀念和素質教育理念是相違背的,素質教育強調(diào)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生物課存在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實驗效果和實驗成績。
其次,生物實驗課程教學的機械化和僵硬化阻礙了中學生物實驗課程的發(fā)展,在實驗的過程中,每一次實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幾乎是相同的,即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演示或者按照課本上規(guī)定的步驟來進行,這種按部就班的操作使學生只注重結果,沒有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加以思考和分析。對生物實驗來說,掌握步驟并不是掌握結果,這樣的實驗方法只會讓學生的大腦和手產(chǎn)生分離,讓學生形成動手不動腦、動腦不動手的實驗方法,讓學生在實踐課程教學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影響教學的成績和效果。
再者,中學生物實驗課程的安排和評價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突出表現(xiàn)為實驗教學的管理和安排不合理,學生操作實驗往往是一節(jié)課中有很多人進行,這是僅僅為了考核而實驗,學生實驗的目的和結果都偏離方向。同時,實驗對學生的評價也是較為簡單和單一,不能夠準確體現(xiàn)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技能;而且,在實驗的形式和內(nèi)容上也呈現(xiàn)單一的特點,使生物實驗的運行處于低效低能的狀態(tài)。
二、關于目前中學生物教學的方法思考
1.轉變觀念,樹立素質教學觀
針對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和素質教育沖突的問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讓生物實驗教學的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觀念,要明確生物實驗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探究科學,發(fā)展科學,了解生物科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因此,在開展生物實驗的過程中,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培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實驗思想;作為指導老師,不要以成績論英雄、以實驗結果論成敗,注重對學生的啟發(fā)和啟迪,幫助學生正確的提升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實驗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一個討論、探究、相互合作和提升的氣氛,引導學生正確實驗。
2.優(yōu)化實驗過程和模式
首先,在生物實驗的過程中,中學應該優(yōu)化生物實驗課程的過程和模式,針對當前生物實驗機械化和僵化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實驗流程和實驗方法,改善以往按部就班、依樣畫葫蘆的實驗模式,在實驗的過程中注重創(chuàng)新發(fā)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實驗課程中來,而不是被動的參與,這樣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生物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的觀念。
其次,在中學生物實驗的教學中,不能只看重結果,要看重過程,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基礎上,讓學生的手和腦都動起來,運轉起來,通過對學生自我操作、自我探究的提升,讓學生更加有成就感,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不要死板操作,要讓學生感到生物科學的新穎,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和操作提高實驗課的氣氛,讓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在快樂中提升。
3.改善課程安排和評價方式
對于有條件的中學學校來說,改善生物實驗課程的安排是首要的,要多安排生物實驗課程,讓學生多參與、多探究、多發(fā)展。這樣才能夠避免出現(xiàn)生物實驗課安排不足,學生得不到足夠實驗機會的情況發(fā)生,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同時最重要的就是優(yōu)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采用綜合細致的評價,多方位的評價,讓教師和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評價中來,不再以成績論成敗,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對學生評價的公平和公正。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中學生物課程存在的諸多問題,要積極思考,努力改變現(xiàn)狀,讓生物實驗課和素質教育理念有機結合,打破傳統(tǒng)的、僵化的實驗方法和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的流程和實驗的形式,采取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從而確保生物實驗課程的本身價值得以充分的發(fā)揮,為生物科學課程的發(fā)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璟.新課標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探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2):179.
[2]蘇振興.新課程下生物學專業(yè)師范生實驗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吳志華,崔玉影.關于目前中學生物實驗課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1(8):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