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風
【關鍵詞】 小學語文;個性化朗讀;“六法”;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105—01
個性化朗讀追求學生自主情感的表達,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朗讀教學中要倡導個性化朗讀,鼓勵個性化朗讀,以發(fā)揮朗讀的最佳效能。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朗讀,必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擁有個性化的朗讀。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的途徑很多:
一、靈活運用教材內(nèi)容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靈活運用教材提供的學習內(nèi)容,將學生感興趣的文章作為朗讀指導的重點篇目。因為學生有興趣,所以愿意讀,愿意讀就容易讀出感情來,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擁有個性化的朗讀。
二、恰當引用課外資料
教師眼光不能只停留在課本有限的篇目上,要向?qū)W生推薦與課堂教學相配套的課外朗讀材料,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廣泛朗讀,這樣學生更樂意接受。對于低、中學段的學生還可以推薦他們感興趣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兒童現(xiàn)代詩、小散文、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等課外讀物;而高年級學生則可以推薦他們讀中外古今名著,各種清新明麗、意境深遠的散文、詩歌等。只有擴大學生的讀書量,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才能使他們擁有個性化的朗讀能力。
三、巧妙設計朗讀形式
教師要巧妙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情趣的朗讀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朗讀的樂趣,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促使他們個性化朗讀的生成。課堂要充分地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教師盡量少講一些,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地讀,讀出情、讀出意、讀出味。例如《陶罐和鐵罐》,抓住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和、寬容分角色朗讀,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使學生在讀中感受兩罐彼此的不同,為揭示寓意做好鋪墊。
四、充分利用信息資源
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興趣,為個性化朗讀奠定基礎。例如《三月桃花水》,對于生長在西部戈壁灘上的學生來說,是很難見到那清澈如明鏡,叮咚如豎琴的春水,所以只憑課本文字性的語言,學生無法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而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直觀地再現(xiàn)三月桃花水的美,無疑是最佳的激發(fā)興趣的途徑。只有在直觀美景的沖擊之下,學生才能真實感受到文字所蘊含的美,深一層地體味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情感,朗讀熱情也就自然而生,對文本的感悟和自我情感的體驗也會水到渠成。
五、有效渲染文本情景
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渲染能有效地再現(xiàn)課文中文字語言描寫的情景,為學生的朗讀做好情感的鋪墊,誘發(fā)他們個性化的朗讀。例如,教師巧妙的導語,它能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朗讀?!度绿一ㄋ烽_課伊始,教師用這樣一句引語:“同學們,春天來了,河流醒了,三月的桃花水在向我們招手,來,我們也跟它打聲招呼吧!跟著老師大聲地喊——三月桃花水!”這童話般的語言,富有童趣的舉動一下子就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緒,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情景,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將自己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個性化朗讀自然生成。
六、有機融合口語交際
把豐富多彩的各類口語交際活動與朗讀教學融為一體,如,隨堂口語交際、演講比賽、課本劇、故事會等,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體驗文本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促進學生個性化朗讀??稍凇度绿一ㄋ分性O計這樣兩個話題:“此時此刻,你最想對三月桃花水說些什么?”“面對美麗的春天,你想對她說些什么?”教師重在誘導學生說出他們想說的話,不僅啟發(fā)他們說出對三月桃花水的愛與贊美,還要激發(fā)他們贊美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又如,學習了《漁夫的故事》,教師編排課本劇讓學生表演,學生們躍躍欲試,爭著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學生們個性化的演繹中,漁夫和魔鬼的形象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教師只要善于把握時機,有意而巧妙地引導學生、點悟?qū)W生,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調(diào)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讀中,就能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擁有個性化朗讀,將朗讀的效能發(fā)揮到極致。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