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偉
摘 要:縣城寄宿學校有著自身存在的教學價值,能夠有效推動教育的落實。作為寄宿制學校班主任,我們要認真分析縣城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特點以及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努力提出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希望對班主任實施精細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管理有著一定的幫助,進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寄宿制學校;班主任管理;精細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31-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1.092
縣城學校的生源一般覆蓋其管轄的諸多鄉(xiāng)鎮(zhèn)村莊,大部分學生離家比較遠,致使他們寄宿學校,這對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根據當前縣城寄宿制學校學生的身心狀況,有的放矢改善優(yōu)化,建立適合學生的管理模式,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 縣城寄宿制學校學生特點
縣城的招生有自己的特點,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不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導致學生帶有強烈的標簽,這必須引起教育者的深入觀察和解讀。
(一) 成長過程缺乏親情
家人之間的親情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滋養(yǎng)和支撐,獲取親情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縣城寄宿的學生或是因為學校制度的規(guī)定、或是因為課業(yè)的繁重、或是因為家人外出務工等原因,致使他們大部分時間都不能得到親情的滋養(yǎng),缺失了該有的親情。
(二) 成長過程缺乏心理疏導
初中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都處于快速的發(fā)育期,不成熟的生理狀況極易出現(xiàn)心理困擾,尤其是在獨自面對生活和學習的時候,常常不知如何解決,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的安慰與指導,久而久之形成錯誤的認知和情感的扭曲,在集體中格格不入,和同學矛盾重重,為健康成長埋下了隱患。
(三) 成長過程缺乏豐富的生活
縣城的學校在硬件設施的配備、軟件設施的優(yōu)化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學校的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比較簡陋。再加上寄宿工作的安全壓力大、任務繁重,待遇不優(yōu)厚,很難吸引到優(yōu)秀的班主任擔任宿管工作。這樣的環(huán)境,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寄宿和學習中感受到的是雙重的壓抑和枯燥。
(四) 成長過程易受不良影響
寄宿的學生遠離了父母的管教,年齡小、自制力差,再加上寄宿生活相對枯燥,外界環(huán)境的各種誘惑使得他們沾染上不良的風氣,荒廢了學業(yè),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縣城寄宿制學校班主任管理模式
(一) 以責任心為起點,開展安全教育,實施精細化管理
寄宿制下的班主任終日以校為家,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全面的管理,必須有較高的責任心。試想一個工作拖沓、遲到早退的班主任怎么能夠得到學生的信任,更不要說讓學生以他為榜樣進行學習了。當班主任以強烈的責任心帶領學生共同生活和學習的時候,就意味著班主任已經主動地融入到他們中間,這對于學生們本能中的向群性是一種很好的回應。在和學生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進行安全教育,除了加強安全知識的宣傳,還要帶領學生開展安全實踐活動,如尋找公共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學校存在的安全疏漏等等,讓學生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增強科學預見性。班主任要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各個條件開展工作,使學生珍愛自己的生命。我們常說“安全無小事”,因此,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班主任要細化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方式來實現(xiàn)精細化管理,無論是學生早操、早讀、進餐、課間操、休息等,都要制定詳細的制度,在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各項制度,使其能夠真正地幫助班主任實現(xiàn)有效管理。
(二) 以關注心為輔助,撫慰學生的情緒,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
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一天24個小時都在學校,一般是兩周或者一個月才能回家休息一次。學生在校的時間顯然比在家的時間多,使得他們的情緒因為家人不在身邊而劇烈波動。這時,班主任要主動充當學生的父母和親人,傾聽他們的心聲,發(fā)現(xiàn)他們在情感和情緒上的問題,給學生的心靈送去家的溫暖,也包容著學生因為無知犯下的各種錯誤,和學生成為好的朋友,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友情,消除可能產生的不安情緒,使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夠主動點燃勇氣,努力去面對生活中存在的一切。例如,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不會做的問題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獨立進行思考,也可以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交流,讓學生知道不會做題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因此感到沮喪,平靜地看待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效地舒緩個人的情感和情緒。
(三) 以長遠性為發(fā)展,讓學生獨立自主,實施科學化管理
播種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班主任在為學生樹立行為習慣時,要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現(xiàn)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影響到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因此在學生們面前要“謹言慎行”,不斷強化學生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認識到習慣的“威力”,發(fā)現(xiàn)它的背后深藏的是一個人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向善向好的心理動能,修正自己的行為。做這些事情的原則是:低起點、高要求、小步子、快節(jié)奏。班主任的原則是勤矯正、重實踐,把信心、耐心和恒心融于一體,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動能,發(fā)揮出教育百年樹人的本質作用,讓學生從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獨立自主的能力。
縣城寄宿制學校有著自己特殊的屬性,班主任在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也是多重疊加的。因此,班主任要將教育和教學、成績和習慣等等要素聯(lián)合在一起,合理使用與分配教育資源,促使學生更加主動而自然地養(yǎng)成自己的個人品質,鍛煉學生各項獨立而自主的能力,從而營造一個和諧的校園,也使縣城的教育管理質量得到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荷花.農村寄宿制中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語言激勵藝術[J].新校園(中旬),2017(9).
[2] 劉幫慶,魏立臣.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工作“減負”策略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