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玲
摘 要:師德是教師的智慧和靈魂,是教書育人的關鍵所在,古代先賢光耀千古的是他們的思想和品德,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一定要以德為先,嚴格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勤讀書,多讀書,在書中汲取營養(yǎng),涵養(yǎng)自己的師德,使之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添彩。
關鍵詞:師德素養(yǎng);閱讀;以德為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振興教育,教師為本;培養(yǎng)教師,師德為本;提升師德,學習為本。師德是教師的智慧和靈魂,是完成教書育人任務的主心骨。筆者認為,要提高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必須以豐富的知識為載體,以能力為能量,而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又必須通過學習和實踐方能實現。因此,提高師德素養(yǎng)的關鍵在于學。而閱讀是教師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閱讀可拓寬教師視野,指導教師實踐。
“師有百行,以德為先。”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崇尚師德修養(yǎng)的民族,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通過閱讀孔子、孟子、陶行知和蔡元培等教育家的論著,了解他們的教育思想,了解他們對師德修養(yǎng)非常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從而知曉師德是教師的生命,是教師立業(yè)之根本,自覺加強師德修養(yǎng)。
一、閱讀能恪盡“師責”
師責,就是教師的職責,師責是師德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我們學過的《師說》一文中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在今天,這個道理一樣具有普遍的意義,一樣需要我們從中汲取營養(yǎng),全新闡釋它的意義:即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和學習的能力,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愛國精神,為祖國和人民培養(yǎng)合格人才,并在任何變革和實踐中不折不扣地履行這一神圣職責。
二、閱讀能砥礪“師志”
師志就是教師的志向和理想。大教育家孔子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少時家境貧寒,15歲方立志于學,此后,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期間,他無間斷地努力學習,并學無常師,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學者,并收徒授業(yè)。先人如此,我亦當如此。我應該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砥礪師志,樹立遠大理想,把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藥熥鳛楫吷淖非?,以培育人才,弘揚先進文化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為己任,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及科學文化素質而奮斗。
三、閱讀積聚“師智”
師智,指教師的知識與智慧?!皩W而不厭,博學知新”是傳統(tǒng)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鬃诱f:“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皩W而不厭”是他對師者提出的基本要求。近代蔡元培先生則從正反兩方面闡明了為師者刻苦鉆研,勤奮不輟的必要性。不論時間怎樣流逝,時代如何發(fā)展,傳統(tǒng)師德修養(yǎng)中“師生互學共進步”的理論卻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時刻提醒后人“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它讓我們明白“三人行必有吾師”。在教學中,教師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向專家學習,向書本學習,取人之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成為愛學習、會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閱讀陶冶“師情”
師情,是指教師的情感,教師具有豐富、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才能培養(yǎng)出高尚的師德。教師豐富、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集中體現在“愛”上。
(一)愛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名教師,要在教育實踐中,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育,在相關的閱讀材料中不斷激發(fā)自身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愿意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二)愛教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不要忘記初心,力爭在教育實踐中,在職業(yè)道德的規(guī)范下,孕育對教育事業(yè)的摯愛和忠誠之情,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磊落胸懷,升華淡泊明志、甘為人梯的精神境界。
(三)愛生
關心和愛護學生是傳統(tǒng)師德的重要內容。古代孔子提出:“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的思想,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師要時刻對學生負責,不斷增強對學生前途負責的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荀子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鼓勵學生超過老師,提出“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思想。韓愈在《師說》中更是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主張,愛學生就要甘做人梯,善于發(fā)現學生的特長并熱心科學地去培養(yǎng),使之成才,成為棟梁之才,成為有用之人。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加強思想教育,掌握好嚴格與嚴厲的分寸。對學習好的學生不能放縱,對學習不好的學生不能放任不管,應當是嚴中有愛,嚴中有方,寬嚴相濟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用愛心溫暖學生的心房,把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化作春風春雨,讓學生欣然接受。教師閱讀是提升教師道德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相當多的教師由于工作忙,抽不出時間進行閱讀,先進的教育理念不能及時掌握和領會,極大地限制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以及教師自身道德素質的提升,導致教師職業(yè)道德水平處于滑坡狀態(tài),阻礙了教師道德素質的提高。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閱讀,做到如饑似渴,手不釋卷,這樣才能豐富我們的學識,增強教育技能,提高幸福感。每一名教師應當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帶動學生的成長,通過自己的思索來引領學生的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譽。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