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茂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科,小學生正處于語言與思維的快速發(fā)展期,是培養(yǎng)學生基礎知識與能力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應加強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不僅是對學生的基礎性要求,同時也是學生成長的需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用能力;對策
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學科,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對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情感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都有重要的培養(yǎng)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能夠正確的運用語言文字。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欣賞、感受、評價等,掌握語言文字在學習、生活中的正確使用方法,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方面不斷得到提升,這樣才能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價值,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對學生的語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一方面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例如字詞的教學、語言的積累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能力,例如引導學生學會品味語言、養(yǎng)成讀寫結合的好習慣等,只有不斷加強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鍛煉,才能使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一、注重字詞教學
漢字是最為基礎的文化代碼,是語文學習的起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字詞的教學,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同時也符合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更加注重對字詞的教學,為學生在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塵”這個字時,教師就可以將其進行拆分教學:非常細小的土壤就是“塵”,即“小土是塵”,這樣學生既能夠快速掌握生字的讀法、寫法,同時還能準確掌握生字的意思,這對于學生在以后正確運用文字是十分有幫助的。類似的字還有“歪”、“甜”、“眾”等,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對生字的掌握。當學生學會了高效的學習生字、生詞時,其文字理解能力會得到大幅提升,對語言的敏感性也顯著提高,此時教師再開展進一步的語用教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可見,無論哪門科目,教學都應當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當學生一步步從拼音到漢字再到詞句、段落、文章時,不僅能夠準確理解語言的意思,同時也能將自己內心所想正確、準確的表達出來,最終真正實現語文能力的養(yǎng)成。
二、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使學生事半功倍,同樣,在語文的學習中也有著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高效的學習方法,小學階段是學生基礎能力與基本習慣的養(yǎng)成時期,教師應當及時抓住時機,注重對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語文。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積累的科目,沒有積累,一切語文活動都無法下手:造句時不能將字詞嵌入到合適的句子中,寫作時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的語言。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的學習初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語言積累的方法很多,教師可以一一在教學中推行。例如,背誦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積累方式,通過對詩詞、優(yōu)美句子、名家名作的背誦,學生能夠模仿這些內容中的經典表達方式,同時能夠充實自身的語言庫存,積累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
三、品味并感受語言
品味語言是語文學習的重點,通過對語言的感受與品味,不僅能夠體會到普通語句中所蘊含的深層次含義,同時還能感受作者在寫作時的情懷與心境,對于學生語用能力的拔高與挖掘十分有益。理解詞語是品味語言的重點,要想深刻品味語言所蘊含的意境,首先需要弄懂相關詞語的正確意思。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養(yǎng)成查閱工具書的好習慣,遇到不懂的字或詞,即時翻閱字典、詞典進行查找,快速解決困難,這樣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積累,同時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弄懂詞語意思后,再來品味語言,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品味語言所蘊含的情感。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學生就可以先理解文中的形容詞,感受西沙群島中富饒的物資和魅力的景色,然后再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實際,在身邊是很難見到如此美麗、壯觀的風景的,通過這樣的對比,學生就能夠較為全面的體會文章語言所表達的壯麗風景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崇敬。
四、培養(yǎng)讀寫結合
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而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讀寫結合。在小學的讀寫結合教學中,一般分為續(xù)寫與仿寫,這兩種方式既能夠幫助學生掌握課文中的經典語言用法,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思維與創(chuàng)意表達出來。例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后為學生布置仿寫的任務,模仿課文寫一篇《春天里的小畫家》,這樣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快速運用起來,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還給了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為學生提供了發(fā)揮想象力的舞臺,這樣的方式不僅效率高,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再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文章的結尾小鳥對青蛙說:“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展開續(xù)寫,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續(xù)寫一段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故事,這樣可以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練習語言表達的方式,對于學生語用能力的鍛煉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合理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將閱讀與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同時教師再將寫作的方式不斷拓展,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科目,是小學生基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部分,教師應當立足教學實際,夯實學生語用的基礎,提高學生語用的能力,真正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