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紅軍
摘 要:在我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教育體制改革與素質教育理念的大背景下,地理作為初中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其課堂教學情況已經(jīng)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初中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性地理教育的起點,對夯實學生的地理知識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課程中包含很多的圖表,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初中地理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其教學效果能直接影響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讀圖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地理是初中階段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圖是地理知識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其通過符號、圖像、文字等元素從更加直觀的角度展示了不同的地理知識。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將直接影響其對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為學生開展地理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從而真正發(fā)揮初中地理教學的意義。
一、清楚掌握地圖的種類
初中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起點,初中地理課程中包含很多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的圖表,不同的地圖所代表的地理知識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地理課程,還無法準確區(qū)分不同的地圖,經(jīng)常會由于選擇錯誤的地圖而無法解決地理問題。針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教師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清楚的掌握各種地圖的種類作為教學的著手點,使學生能在學習中對各種地圖進行清楚的區(qū)分。初中教材中所包含的地圖主要有以下幾種:地形圖、氣候分布圖、反映地理原理的圖表、統(tǒng)計圖、景觀圖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抓住不同地圖的特點為學生講解,使學生能有效區(qū)分各種地圖,并利用其解決不同的地理問題。
二、循序漸進熟悉地圖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應該清楚掌握讀圖的三種基礎要素,即比例尺、方向以及圖例注記。清楚比例尺才能有效在頭腦中形成地圖信息與實際信息的真確對比概念。準確分辨方向才能使學生正確使用地圖。圖例標記是幫助學生正確辨識各種圖形以及符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比較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初中地理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過程中可以應用一些課堂小活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上,比如,比一比誰是讀圖小能手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強化學生對地圖的熟悉程度。
三、提高對地圖信息的獲取能力
對地圖信息的獲取主要指的是在學生已經(jīng)對地圖形成一定的了解的前提下,教師展示一幅地圖,學生能準確找出教師提出的地理事物,從直觀的角度強化學生對地圖信息的掌握程度。學生在反復指圖的過程中能在頭腦中逐漸形成地圖信息的集合,將一些地圖中有用的信息存儲于頭腦之中,從而提高學生對地圖信息的獲取能力。例如,教師講解到商務印書館星球地圖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中“世界的氣候”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張世界氣候分布圖,讓學生練習找出熱帶、溫帶以及寒帶的分布情況,熱帶與溫帶之間是在什么位置實現(xiàn)過渡以及地中海氣候的分布位置等信息。又如,教師講解到商務印書館星球地圖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中“遼闊的疆域”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我國不同省的輪廓圖,讓學生分別說出其代表了哪個省。
四、有效分析地圖
分析地圖是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關鍵,地圖中蘊含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所以,初中地理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過程中,應該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在讀圖的過程中獲取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教學活動,比如,講解和分析地圖、找出地圖的規(guī)律、篩選地圖的信息要點以及將文字和圖像進行有機集合等。培養(yǎng)學生將文字和地圖之間的互相轉化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地圖的能力。例如,教師講解到商務印書館星球地圖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中“區(qū)域特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幾張不同的關于新疆的地圖,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出有效的信息,比如,有的學生從圖中找到了新疆地區(qū)的鐵路分布網(wǎng),有的學生找到了新疆地區(qū)的河流和山川分布情況等。教師引導學生從地圖中讀取的信息展開分析,比如分析新疆的交通情況、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人口分布等。
五、繪制基本的地理圖表
繪制地圖也是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初中地理課程中包含的一些地圖或者圖表都比較簡單,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嘗試將一些地圖自主繪制下來。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加深學生對地圖的理解程度,還能使學生在自己繪制地圖的過程中對地理知識產(chǎn)生更深的探索意識。例如,教師講解到商務印書館星球地圖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中“亞洲”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其他大洲的輪廓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個“誰是繪圖小能手”的活動,比一比哪個學生能用一筆就清楚的畫出七個大洲的輪廓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對與地圖的記憶程度。
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是初中階段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地理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地圖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并從掌握地圖的種類,循序漸進熟悉地圖,提高對地圖信息的獲取能力,有效分析地圖以及繪制基本的地理圖表的方式為學生開展地理教學活動。通過本文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邵澤軍.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30.
[2]趙廣成.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02):174.
[3]鄭詠梅.中學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培養(yǎng)之拙見[J].學周刊,2014(2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