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慧霞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語言生動,意境優(yōu)美,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翻開教參,你會發(fā)現(xiàn)每課的教學目標中都有這樣一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見,讀好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指出:“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蓖瑫r也指出:“讀的指導和訓練要有層次,要善于用指導朗讀和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培養(yǎng)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熏陶。”在教學中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在熟讀的基礎上能把課文讀流利,可是有感情朗讀,卻是需要老師的引導,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呢?根據(jù)平日的教學,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一、打好朗讀基本功,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品讀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掃清課文中的文字障礙,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弊x書也不例外,就這點來講,最好從小學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么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學生對課文讀通了,自然也就進行品讀課文了。
二、注重朗讀技巧,讓學生學會朗讀
朗讀時聲音要有高低長短輕重粗細的變化,老師在學生自己體會不到怎么讀出變化時,要細致地示范;對重音的強調(diào)方法要讓學生知道,重讀不是使勁地大聲地讀,重讀的方式有很多種,輕、短、快、慢、延長等都是重讀;讓學生體會重讀的那個詞是為了表達什么樣的感情等。感情朗讀指導得法和到位與否,直接決定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有多深。當學生能讀出感情了,對課文的理解可以說也有十之八九了,再學習一些語文常識方面的知識,課文的學習任務也就完成了。
三、注重范讀,喚起學生朗讀的欲望
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讀。摹仿是兒童的天性,教師的范讀最容易感染學生,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也最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朗讀激情。因此,教師要借助美的聲音、美的表情、美的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對課文豐富的情感體驗傳遞給學生,鼓舞學生的情緒,激起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使學生進入課文描述的情感境界,獲得準確、鮮明的感知。學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么讀書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聽到一位朗讀能力很強的教師執(zhí)教的《長城》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教師的范讀,她讀課文時,聲音時而低沉,時而高昂……當場所有的學生和聽課教師都鴉雀無聲,伴隨著她的朗讀,每個人都仿佛回到了秦朝修建長城的時代。當學生讀課文時,他們也能初步地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教師的范讀不容忽視。當然,“打鐵還要榔頭硬”,教師的朗讀水平高了,才能正確的指導,點撥學生,教師的表情朗讀多了,學生的臉上才會顯出豐富的情感。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
四、注重訓練形式的多樣性,激發(fā)朗讀興趣
朗讀是一種視覺、發(fā)聲器官、聽覺、思維與書面語言相結(jié)合的過程。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決定著他們對朗讀的注意和興趣缺乏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在教學中,朗讀訓練要采取多種形式,不斷變換花樣,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我們經(jīng)常采用的朗讀方法有:
(一)齊讀與指名讀
這兩種方法可以交叉使用,做到點與面的有機結(jié)合。指名讀,有針對性,可以有的放矢。打好齊讀的基礎,保證齊讀的質(zhì)量。齊讀則做到全員投入,面向全體,但是齊讀過多,會影響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引讀與輪讀
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師生引讀、輪讀、男女輪讀、小組輪讀等。這兩種朗讀訓練方式靈活多變,師生共同參與,學生的積極性高,尤其適合于中低年級的學生。
(三)配樂朗讀
朗讀課文有時配上音樂,課堂氣氛活躍,頓生情趣。給課文配上好音樂是一種美的藝術,使學生如臨其境,自由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大大增加。如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寫景抒情的文章、古詩、詞等內(nèi)容的教學,都可以采取這種方式。
(四)分角色朗讀
這種方式在課堂中運用較多,中、高年級的學生比較喜愛。適合于那些故事性強、有人物、有個性特點的對話描寫的課文。如《公儀休拒收禮物》《第一次抱母親》《我不是最弱小的》等等。
(五)輕聲讀與自由讀
這種訓練方式重在要求學生領略教材的情趣和內(nèi)涵,通過細嚼慢咽感悟課文的美好,如《燕子》《草原》等等。這種方式適合高年級。在訓練前要明確要求,指導方法,手上拿筆,或圈或點。必須克服一目十行、大致瀏覽的隨意性。
五、注重朗讀評價,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
朗讀評價,應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讀書的評價語要既恰如其分,又妙語生花。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聆聽,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yōu)點,多給予恰當?shù)谋頁P,要以肯定鼓勵、積極引導為主,讓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讀得好就說“讀得真好?!薄奥犇愕睦首x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出了聲,而且讀出了情,我很感謝你?!薄白x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學生們樹立了能讀好的自信心,會讀得更精彩。我們教師就應該用心聆聽學生的朗讀,切實發(fā)現(xiàn)他們朗讀中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都給予肯定。學生們在教師的鼓勵中會樹立自信心,讀的興趣就會更高。
總之,在教學中注意用到以上的做法,就能感覺到教學輕松愉快多了,學生可以讀得眉飛色舞,樂滋滋地讀了一次還想再讀一次,即使在背誦的時候語氣和情感也像在朗讀時一樣,結(jié)果背誦的效果還更好。然而,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還是不難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