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貝
摘 要:學習英語是一個學生與教師、與文本相互動的過程,解析文本不僅需要動用思維,更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思維導圖正是這樣一種有力的工具,如今在教學領(lǐng)域開始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應用。本文站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角度,論述了思維導圖的概念以及與文本閱讀的聯(lián)系和實踐策略。
關(guān)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文本
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的思維工具,它能將繁雜的知識點直觀化、規(guī)律化的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難度相對較大的部分,突破單詞的障礙,梳理文本內(nèi)容,掌握核心知識,對學生來說有很大困難。利用思維導圖的獨特作用和優(yōu)勢,閱讀文本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一 思維導圖的概念以及與閱讀文本的聯(lián)系
思維導圖的概念早在19世紀就被提出,如今發(fā)展成為了一種教學的工具。思維導圖能夠?qū)⑺季S可視化,以某個主題為中心,將分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在一起,以圖像的形式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能夠幫助學習者更清晰的思考[1]。閱讀英語文本的關(guān)鍵在于對文本內(nèi)容的解析,學生需要掌握文章的背景,詞匯、語法等知識點、語篇語境,文章體裁以及文章的意義,涉及到的內(nèi)容和知識點較多。利用思維導圖將這些知識點分類展示,不僅為學生進行了層次化的知識梳理,使內(nèi)容更加精煉,也能在圖像的作用下加深他們的印象,使文本閱讀教學的效率有所提高。因此,思維導圖的利用價值很高,教師應摸索出合理化的實踐策略。
二 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文本閱讀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揭示文本主要內(nèi)容
在學習一篇文章后,了解其基本內(nèi)容,能夠用自己的話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高度概括是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但是在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每當詢問學生某篇文章講述了什么時,他們的回答都是冗長且抓不住重點的。在這一問題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是否為學生提煉了文本的主要框架,還是一味地翻譯文本。我們應該善于利用思維導圖,將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提煉出來,以簡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日后在復習文本時,能夠一目了然,瞬間勾起他們的回憶,也能抓住復習的重點。比如,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課程中有一篇文章“A Lively City”,在解讀文章之前,教師就可以首先出示已經(jīng)制作好的思維導圖(見下圖),介紹文本的內(nèi)容。基本內(nèi)容為廈門市的地理位置、氣候、商業(yè)、人口以及旅游概況,表達了作者對廈門的濃厚情感[2]。讓學生按照這幾點去閱讀和翻譯文章,為他們指明學習的方向。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補充思維導圖中的信息,嘗試著按照這種方法去學習。久而久之,他們就能養(yǎng)成好的閱讀學習習慣,自主閱讀的能力也會顯著提升。
(二)利用思維導圖促進語篇理解
閱讀文本的目的不是單純了解其中文意思,還要了解文章主題,體會作者情感,如此才是真正有效的閱讀。但是顯然,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師生機械地翻譯文本,背誦知識點,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在這里,思維導圖的作用再一次突顯。同樣以上文中提到的“A Lively City”一文為例,文章的核心詞是“l(fā)ively”,學生知道這個詞匯的意思,但是一座城市這樣才能具備“l(fā)ively”的特色是他們所無法深入體會的。教師在解析文章內(nèi)容的過程中,可以將以上思維導圖的內(nèi)容進行延伸和完善,抓住中心句,讓學生體會什么是“l(fā)ively”。這樣,不僅抓住了關(guān)鍵句子,還通過具體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了廈門的“l(fā)ively”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3],又對不同的部分進行了高度總結(jié),便于學生掌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同時,也深深促進了理解。這樣帶有層次化的文本解讀將籠統(tǒng)的內(nèi)容變得富有條理性,降低了學生學習和理解的難度。
結(jié)語:
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和應用是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的突破,推動了教學改革的進程,也為師生帶來了福音。高中階段的閱讀材料篇幅較長,內(nèi)容復雜,生詞較多,學習難度很大,每每都需要占用大量的課時才能完成。但是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為閱讀教學帶來了新契機,有望突破瓶頸,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當然,這主要依靠于教師合理化的應用和實踐,未來還需在這條道路上展開更多有益的摸索。
參考文獻:
[1]]顧敏.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J].教學與管理, 2014(13):51-53.
[2]黃玉萍.探究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J].課程教育研究, 2017(2):122.
[3]嚴功宣.試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中思維導圖的融入[J].校園英語(下旬), 2017(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