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燕
摘要: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其語文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更是其綜合素質(zhì)的自然體現(xiàn)。語文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識文斷字,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的理念進行探討和研究,并結合在實際教學中的經(jīng)驗,提出了旨在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語文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朗讀;分角色對話;口語訓練;口語表達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上,大部分教師都扮演著“主角”的角色,經(jīng)常是教師一個人講,而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卻很少,一般都是坐在下面聽,這樣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給學生“說”的平臺和機會,讓學生敢說,敢發(fā)言,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展現(xiàn)人的綜合能力。當一個人擁有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他的談吐就會更加自如和穩(wěn)妥,個人氣質(zhì)也會更突出。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你能夠有理有據(jù)地表達出你的想法,就可以展現(xiàn)出你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可以讓你在人群中突顯出來。初中語文教學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讓他們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促進與人的交流互動,增進友誼。
(二)能提升學生的競爭力。表達是溝通的方式,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社會,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可以提升競爭力。表達能力也可以代表一個人的整體形象,能夠完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會給別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表達能力有天生和后天之分,語文教學是培養(yǎng)后天表達能力的關鍵,能夠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3]。所以,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措施
(一)解除學生的心理負擔
要想快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先要了解他們是否有心理障礙,不敢主動表達自己,怕會遭到諷刺和哄笑??謶中睦頃萍s學生的表達能力,也不敢積極參與鍛煉活動。因此,教師應先幫他們卸下心理的負擔,多多鼓勵他們,加強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障礙,然后耐心指導。對于比較害羞內(nèi)斂的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開解,鼓勵他們敞開心門擁抱社會,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慢慢地適應社會。只有讓他們敢于表達,在教學中培養(yǎng)表達能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二)增加口頭表達的訓練
口頭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設置口語課程,做好課程備案,認真設計細節(jié),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地表達自己,提高表達能力。閱讀訓練也有助于表達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優(yōu)秀作品,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提高理解能力,增強知識儲備,為今后自如的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感情朗讀,掌握語速和語感
有感情朗讀要求學生揣摩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感情,從而將這種感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讀情緒中,并通過不同的語氣表達出來。這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要掌握其中的語速和語感,對于慷慨激昂的文章就要表達出興奮和向上的情感,對于抒情的文章就要表達出娓娓道來的特點。所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文章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從而可以鍛煉學生在說話的時候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改善教學方式
目前,教學大綱對教學方法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規(guī)劃教學方法,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需要和個性特點不斷地改變和改進教學方法,增加教學方法,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快速的學習氛圍。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更容易和更愿意說話交流,平時學生愿意主動與作者交流,表達內(nèi)心的困惑,此外,長期鼓勵學生學會提問、讀書,老師說的話可能有錯誤,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應及時提出,如果問題是正確的,那么證明他們確實有正確的想法。
(五)分角色對話,體會人物心理變化
分角色對話是對一篇文章中不同的人物進行不同的表達,形式類似于話劇,跟有感情朗讀不同的是學生需要掌握人物的心理變化,根據(jù)心理不同的變化而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緒,將人物的喜、怒、哀、樂在對話中呈現(xiàn)出來,而要掌握人物的心理變化還需要學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點,從而更加精準地把握其中蘊含的感情。所以,教師可以選擇一篇文章,開展分角色對話,讓學生體會不同人物,不同的心理變化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威尼斯商人”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對話,首先應該將故事中各個人物的形象特點以及整篇故事的變化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體會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從而準確把握自己的情緒。在該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感情對應不同的表達方式,從而促進自身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六)提高對表達能力的重視程度
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語文學習成績得到了提升,自己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同時學生也只在乎自己學習成績是否提高。所以目前很多老師和學生自己都不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逐漸失去自我表達的能力。
(七)增加學生的表達勇氣
初中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是與自身的心理障礙有直接聯(lián)系的。特別是一些學生出現(xiàn)類似不敢或是害羞在課堂上以及人際交往中表達自己想法的現(xiàn)象,這些學生并非沒有想法或者是表達能力不夠,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內(nèi)心對表達的畏懼。在對學生進行開導和幫助的過程中,嘗試與學生拉近距離,傾聽學生內(nèi)心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和壓力,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最終戰(zhàn)勝畏懼表達的心理,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了課堂主體地位,而學生卻成了忠實于教師的聽眾。所以教師需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應該營造一個開放輕松的課堂氛圍,有意識地轉(zhuǎn)換自身角色,幫助學生將身心全部投入到課堂中,增加他們敢于表達的勇氣和表達的欲望。
總之,表達能力應該是人人都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反映。當然表達能力也是需要知識來支撐的,只有掌握了廣泛的知識才能進行自如的交流。因此,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及其重要,不僅是學校還有社會都要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吳社教.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閱讀與鑒賞:學術版,2014,22(3):68-69
[2]王日軍.淺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