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燕
摘 要:本文分析了幼兒園自律行為教育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限制多、要求過高、對兒童前后要求不一致、當眾揭丑傷自尊。進而關于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律行為,進行了思考和闡述:多給兒童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共同制定規(guī)則,變他律為自律;堅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的合力;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自律;堅持正面教育,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
關鍵詞:自律行為;兒童觀;責任感;自信心
自律行為是指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和要求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行動的品質,是意志品質之一。在幼兒期間,幼兒的道德判斷從他律向自律發(fā)展,其行為也表現(xiàn)為從外部調節(jié)向內部過渡。幼兒期的自律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在老師和成人的教育幫助下,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在什么時間里可以做什么事。強化好的行為,形成優(yōu)良習慣;糾正不良行為,消除壞的習慣;豐富已有的知識結構。具有良好的自律行為的幼兒,能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選擇,且可靠并負責任。內在的自律和自控保持一貫,對其身心的健康和發(fā)展能起到促進作用。因此幼兒教師如何有目標有意識地引導和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自律行為,是一個值得引起重視的新課題。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起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迸囵B(yǎng)幼兒的自律行為,直到取代由成人維持的外部控制,是形成幼兒自覺道德,建立自我教育機制的關鍵所在。
一、幼兒園自律行為教育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
當今城市幼兒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由于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過分寵愛,給孩子過多過細的照顧,造成孩子依賴性強,自覺性和獨立性差。在幼兒園里,大多數(shù)都是教師維持的外部控制,讓幼兒聽話,要幼兒聽話,幼兒也把自己視為“被處置者”,處于他人控制之下,從而容易形成消極被動、自卑畏縮或是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性格,導致幼兒自我意識水平低,自我服務能力差。幼兒自律行為較差的狀態(tài),反映了幼兒園在此方面的教育存在問題。
一是對幼兒限制太多,提出的要求,制定規(guī)則沒有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過于苛刻。不合情理的要求,不僅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而且高壓控制使兒童力不從心,難于自律、自控。
二是對兒童的要求前后不一致,“朝令夕改”是培養(yǎng)兒童自律行為的大敵。
三是當眾揭“丑”,是非不分。傷害了幼兒的自尊心,強化了幼兒的缺點和弱點,助長了幼兒的固執(zhí)和任性,本來經過自我教育可以改正的缺點反而難改了。
二、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自律行為
1.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尊重、相信幼兒,多給幼兒自己做決定的機會。教師不能因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能力差就一味包辦代替,一切由老師說了算,滋生幼兒的依賴性。如要求幼兒玩玩活動區(qū)后,自己將游戲材料放回原處,保持區(qū)內整潔,教師可引導幼兒掌握收拾物品的方法,在檢查、督促時,不斷地提醒、鼓勵幼兒,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逐步學會自律、自控。
2.共同制定規(guī)則,變他律為自律。無論組織哪種活動,規(guī)則總是用來控制孩子行為的“法寶”。不同的條件下規(guī)則是不一樣的,每一條規(guī)則都是對孩子行為的限制,有些是孩子能夠接受的,有些是孩子一時無法理解的,不管是哪種情況,教師都應該對規(guī)則做出令幼兒滿意的解釋。對幼兒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活動規(guī)則,教師可引導一起來共同制定,幫助幼兒主動遵守。如“進餐前把玩具收拾起來”、“洗完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等等,這些要求的制定,對幼兒提出來明確具體的任務。對于幼兒一時不能理解的規(guī)則,教師可以把原因和結果聯(lián)系起來陳述規(guī)則的必要性,引導幼兒了解自己行為的結果,如:“扒沙子扔到眼睛里就會損傷眼睛”、“從樓下丟東西下去會砸傷樓下的小朋友”等等,啟發(fā)幼兒在了解自己行為的結果之后,選擇合適的舉動。“玩沙游戲時不撒沙子”、“不往樓下丟東西”等等,讓幼兒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3.堅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的合力。規(guī)則一旦形成,就要不斷重申,反復強化,一貫制行,并幫助幼兒逐步形成習慣,養(yǎng)成常規(guī)。因此,需要幼兒園與家庭、本班的保教人員之間相互配合,對幼兒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即使是同一個教師對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時間里的要求也要做到一致,如果“此一時,彼一時”,就不利于幼兒自律行為的養(yǎng)成。
4.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培養(yǎng)幼兒自律的行為。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成長,同樣適合幼兒的自律行為的培養(yǎng),教師要在幼兒一日活動的生活學習、游戲、勞動等活動中觀察了解幼兒自律行為的發(fā)展水平,進行個別教育。同時,還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一些有利于自律行為發(fā)展的活動。如開展“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幼兒通過關心小班弟弟妹妹,從而獲得成功的愉悅,增強信心、責任感以及自律意識。小班幼兒也從哥哥、姐姐那里找到了模仿的榜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欲望。
三、堅持正面教育,發(fā)揮榜樣示范的作用
幼兒的自控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反復多次的提醒、引導、耐心幫助,不斷進行強化,對幼兒取得的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地表揚、鼓勵,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同時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和幼兒同伴間的良好影響,發(fā)揮榜樣示范的作用,激起幼兒學習模仿的興趣。此外,教師自身言行的表率作用也不容忽視。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自律、自控,使自己成為幼兒學習模仿的楷模。
參考文獻
[1]兒童心理學[M].
[2]兒童教育學[M].
[3]幼兒一日活動大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