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很多人都聚焦到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而不再僅僅是對學習和考試成績的關注。對于初中生物這樣的學科,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學科魅力,通過實驗教學、生物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化枯燥為生動,在學習中捕獲生物的趣味性,最終培養(yǎng)初中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育;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了社會的共識,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而好的綜合素質也就成為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必備品質和主要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的生物學科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去挖掘生物學科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和生物知識本身的趣味性,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激情和興趣。在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即時細致的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及時的融入在課堂教育之中,和學生的個人發(fā)展和個性特點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斷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全方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和發(fā)展空間。結合初中生物的特點,以此開展豐富多彩的生物教學活動,讓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產(chǎn)生熱情和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以科學嚴謹?shù)纳镏R作為媒介,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生物知識的學習系統(tǒng)。針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融入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提出想切實可行的方法,對發(fā)展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改善,引導學生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發(fā)展,全面的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1.科學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對于初中生的生物知識課堂教學,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合理的引入科學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引入的科學知識不能夠脫離生物知識,也不能太過冗長占用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教師在上課時,要學會巧妙地將引入的知識過渡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引入成為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一種手段與形式,以用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也是參與者,但這種引導參與要有科學性,不能隨意,要能引起學生學習生物的學習愿望。因此,教師在在生物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選擇的知識的內容,選擇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的角度,讓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氣氛變得輕松愉快。為學生能夠產(chǎn)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學習欲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初中生物學科對于初中學生學習的其他科目來說,實踐性的教學活動所占的比重極大,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和生物課堂的教學息息相關。比如說對于初中生物學中的遺傳關系和細胞知識等知識。只有讓學生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相關聯(lián)起來看,才能讓學生感覺到生物知識和他們自己的個人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讓學生了解到生物學和人類之間存在著的密切關系,才能夠科學的引導其學生的初中生物學習的學習興趣,為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例如說,在學生學習到有關“人的生殖”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生提問,學生討論的方式展開對于“人的生殖”這一課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關于每個人怎么從一個細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或者你們的身體如何形成的。例如這樣的問題,從而引發(fā)學生對于“人的生殖”這一課的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自然被激發(fā)出來,生物核心素養(yǎng)也得到了培養(yǎng)。
2.善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實踐也就成為了初中生物課中一項重中之重的教學活動。實驗是一種對于學生極具吸引力的教學活動,就像是初中物理的教學,不論物理知識和公式有多么的枯燥無聊,學生對于物理實驗都擁有著極高的學習興趣,都很愿意積極地參與到實驗中去。初中生物的教學也是如此,初中生物的實驗也是非常的有趣和豐富,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對于生物課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生物實驗來說,生物實驗看重的是實驗的過程和細節(jié)的觀察。所以,生物實驗是一項可以培養(yǎng)出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活動。初中生在學習初中生物課堂知識的時候,書本上的文字和圖片并不能夠將生物知識活靈活現(xiàn)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并不可以直觀的感受到生物和細胞的發(fā)展和變化,尤其是對于細胞的變化來說,學生是無法通過肉眼切實的看到細胞的發(fā)展和變化,這樣的學習永遠都是枯燥的,對于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一些變化過程學生很難理解。
而實驗很好的解決了這樣的問題,生物實驗不但可以滿足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好奇心,強烈的新鮮感會促進學生去學習了解生物知識。同時在實驗中教師幫助學生明確觀察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有序的觀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很好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積極地去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對于生物實驗來說,實驗能否成功,實驗中的操作有著積極關鍵的作用,操作對于物理實驗的實驗效果和學生觀察的實驗現(xiàn)象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在實驗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做實驗,即時幫助學生解決是嚴重的問題。通過對于初中生的生物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3.溫故知新,建立生物復習系統(tǒng)
初中生物課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學生從中可以學習到有關生命的起源與發(fā)展,學習到有關動物與植物相關知識,學習到人身的八大系統(tǒng),有效的將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拓寬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同時幫助學生提高整體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相融合。不論是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而言,學習和復習有著幾乎同等的重要性,這一特點對于初中生物的教學也是同樣實用的。雖然說相較于初中學習的其他科目來說,初中的生物學習比較容易,知識點較為單一。但是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都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在生物知識的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溫習舊的知識,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物復習知識網(wǎng)。在不斷聯(lián)系和鞏固的知識中熟練地掌握知識,加強應用。這樣的方式需要對舊的知識點不斷地復習并和新學習到的知識相關聯(lián),在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不舍棄舊的知識點,在整個新老知識的結合中更好地學習初中生物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核心素養(yǎng)。
學生每一次對于生物“知識網(wǎng)”的不斷地充實和復習,都是對于整個初中生物知識體系知識的鞏固,都會有所新的理解,教師想要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就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去溫習新的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起初中生物學習知識的系統(tǒng)。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的學習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可以再溫習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自主的去探索一些生物知識,幫助他們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熟練。比如說學習到《生態(tài)》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將《生物農場》的知識融入到教學中,順便可以提到之前學過的一些農作物和家畜的知識,并且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有關的知識。比如和學生一起討論如何才可以合理的應用更好地節(jié)省成本和保護環(huán)境,如何建立起一個小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另外對于系統(tǒng)中存在著那些重要的細節(jié),都可以是在學習新知識和復習舊知識中所學習到額外的內容。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初中生物的復習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核心素養(yǎng)。
總之, 初中生和初中生物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生物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只有把培養(yǎng)初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與生物課堂結合起來,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接受初中生物知識,為初中生將來所要面對的高中學習做好鋪墊。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任重道遠,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各方面的努力與配合,才能為學生的成長奠基,為學生的未來著想。
【參考文獻】
[1]劉傳英.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導入”方法探析[J].中華少年,2017年18期
[2]周偉力.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導入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7年22期
[3]蘆靜.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促進初中生物教學[J].新課程(中),2017年02期
[4]隋新昊.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建構[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