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感教學越來越受到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小學這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要強化對小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對語文及其他學科的理解能力。主要從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入手,對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語感
引言:漢語言文字特別具有靈性。作為象形文字的漢字,以形表義、形神兼?zhèn)?。以漢字為載體的漢語,重意會不重規(guī)則,沒有分詞連寫,少有性、數(shù)、格的區(qū)別,語言凝練但意蘊豐厚,讀來抑揚頓挫、鏗鏘悅耳。由于漢語言文字的形象性、隱喻性、意會性和模糊性,學生學習語文,不僅要進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視整體感悟。學生學習母語主要靠語感。學生學習母語,因為有早已具備的口語語感做基礎,有熟悉本國本民族的文化背景為條件,身處母語環(huán)境、心受母語熏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語圖式早已內(nèi)化為學生的心理結構。學習母語不必從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和語法規(guī)則入手,而應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一、小學生語文語感現(xiàn)狀分析
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尚未成熟,知識面較窄,很少接觸到語法常識以及一些歷史性資料等。因此,在語感的形成過程中難以有效地結合這些內(nèi)容。此外,在課堂上,小學語文教師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視對文章結構、段落大意的介紹和分析,而忽視了情感教學,同時也忽視了文章暗含的語感,一些實際上生動、內(nèi)容充實的文章,也顯得十分乏味。因此,強化對學生理解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在實踐中如何去落實“在語文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這一新理念,語感是通過學生反復不斷的感覺實踐而產(chǎn)生的。作為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讀書、感受,在此基礎上,再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語感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重要性
1.語感是小學生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
語感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必備條件,任何語言活動都應該將語感作為先決條件。因此,語感是小學生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如果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感,那么語文成績就會較高,而語文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能力以及篇章能力,語言能力是基礎,而其核心就是語感,因為學生在進行交流時就需要依靠語感,語感被認為是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核心。
2.提升小學生的精神境界
語感可以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感覺,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語感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語文審美能力,這一審美能力就可以通過培養(yǎng)語感的方式進行塑造。小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的過程中,其審美能力以及審美情趣都需要依靠培養(yǎng)語感來獲得。語感實際上是長期實踐以及文化熏陶的產(chǎn)物。因此,強化對小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yǎng),能夠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并提升其精神境界。學生在學習記事、寫人的文章時對話內(nèi)容較多,對于人物語言及其內(nèi)心世界的把握是個難點。教師的巧妙提示,使培養(yǎng)學生語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我們?nèi)粘=浑H的重要工具,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是語言的使用者,在生活中頻繁地進行著多種言語活動,目的也具有多樣化。而在這多樣化的目的中,語言一體感受的準確和靈敏程度與語感存在較大的關系。因此,切實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語感水平,將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對其未來的人際交往活動產(chǎn)生較大影響。
三、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措施分析
1.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是培養(yǎng)他們語感最為直接的方法。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小學生的基本功,同時也是閱讀好文章的前提。通過朗讀,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讓小學生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又能強化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朗讀還能提升學生的智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在朗讀之前,教師應該發(fā)揮自身的示范作用,為學生做示范,尤其要引導學生將情感融入朗讀中,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句式練習具有培養(yǎng)語感和進行語言訓練的雙重功效。在學生初讀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填空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多彩的畫面,從而感悟到海濱的美多在色彩,同時完成了詞語的積累。
2.幫助學生在背誦中積累語感
背誦與朗讀一樣,都能夠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感知能力。小學語文的文章較為簡短,但是文字優(yōu)美且有些文章都是些經(jīng)典之作,單靠閱讀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但是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感,就應該督促學生對這些優(yōu)秀文章進行背誦。背誦并非是機械化的復讀,而應該是將情感融入文章中,抑揚頓挫地進行誦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背誦比拼,通過競爭激發(fā)學生的背誦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將文章背下來,再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和分析,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感。
3.借助課外閱讀,積累詞匯
詞匯是構成一篇文章的基礎所在,只有達到了一定的詞匯量,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語感。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做摘抄,將優(yōu)美的段落或句子抄寫下來,在晨讀時進行閱讀甚至是背誦。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分享自己摘抄的內(nèi)容,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此外,教師還應該多鼓勵學生寫讀后感,無論是對教材中的文章寫讀后感,還是對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讀后感,教師都應該重視,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優(yōu)秀作品在課堂上朗讀給大家,這樣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又積累了大量詞匯,對學生語感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結語:語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通過朗讀、背誦以及課外閱讀等多種方式,切實培養(yǎng)并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感。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學好語文,并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欣.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小學語文中級階段的語感培養(yǎng)策略[J].新課程(教師),2015(10)
[2] 張建明.淺議語感與語感教學[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6(09)
[3] 李君英.小學階段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語感[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