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維林
摘 要:地理學科是一門以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及其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宏觀性,但是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微觀性和跨領域性,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內化能力、思維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學科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同樣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讓學生能夠走進更高等學府獲得更高水平的發(fā)展,高中地理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此,對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打造策略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打造;高效課堂;高中地理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素質教育成為教育事業(yè)的普遍理念,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大的課堂教學效益,成為廣大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效課堂的構建。打造高效課堂,一方面能夠減少教師的活動量,讓學生積極、充分地開展學習活動,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保證教師活動數量的減少和學生學習活動的增加,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及核心素養(yǎng);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育教學事業(yè)的更大發(fā)展,讓素質教育事業(yè)更上一個新臺階。這一切都需要以高效課堂的構建為基礎。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融入素質教育理念,精心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
一、把高中地理中的抽象教學內容充分融入興趣教學之中
高中地理學科教學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因為其中許多內容具有極強的抽象性,看不見、摸不到,學生對其進行理解的難度較大,因此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容易遇到學習的瓶頸,因為理解程度不深、學習效果不佳而出現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情況。如果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都失去了,又何談學生的積極廣泛參與呢?又何談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呢?又何談高效課堂的構建呢?所以,必須大力激發(fā)學生對高中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三節(jié)《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也就是鋒面系統(tǒng)、低壓系統(tǒng)、高壓系統(tǒng),了解各種天氣系統(tǒng)所產生的天氣狀況,理解臺風與寒潮帶來的影響,這些天氣變化趨勢都是不能用肉眼感知到的,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受到極大影響。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效果有一個更加明顯的提升,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呼延灼月夜賺關勝,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段中對天氣的描寫:“日無晶光,朔風亂吼……仲冬天氣,連日大風……彤云壓陣,天慘地裂……云勢越重,風色越緊……降下一天大雪。”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能用咱們地理中的知識來解釋這一段天氣變化所屬的類型嗎?你能說出這種天氣的變化趨勢嗎?”學生本來就被小說中描寫的景象和緊張的情節(jié)吸引住了,教師再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生的興趣便被完全激發(fā)出來,并引導至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上來,保證了學習效率的提升,保證了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把高中地理中的實際教學內容充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很多知識和實際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假如教師忽視了這一特性,對學生開展填鴨式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就不會從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也就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必將呈現下降趨勢,勢必會使學習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挖掘課堂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知識點,將這些知識點引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當中,激發(fā)學生的生活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思維,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第四節(jié)《全球氣候變化》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全球氣候在不斷變暖的特征,以及二氧化碳的過量排放造成的“溫室效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實際生活探究,讓學生探究全球氣候變暖的表現,以及“溫室效應”的主要體現。學生紛紛就自己身邊、自己生活中的現象開展了探究,比如極地的冰川開始融化,海平面會持續(xù)上漲,全球的洪水災難發(fā)生次數明顯增多,我國南方洪澇和北方干旱并存的現象等等,以及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于城郊和農村,夏季的最高溫度持續(xù)上升,冬季最低溫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等等,都說明了全球氣候的變化。正是因為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氣息,才保證學生學習的高校開展,同時也讓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大大增強,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把高中地理中的抽象教學內容合理融入媒體教學之中
正因為高中地理教學內容的抽象性,造成了學習難度的加大,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必修二第五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教學中,需要學生了解五種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了解交通運輸線、點組成的交通運輸網及其布局的影響因素,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張全國或者某一地區(qū)的交通網線分布圖,讓學生明確需要依據地理位置的不同靈活選取交通運輸方式,并形成運輸網絡,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而言之,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設置,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的設計,大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從學習中獲得足夠的樂趣,不斷更新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為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石強.如何打造高效和諧的高中地理課堂[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24):21.
[2]衣淑華.構建和諧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1(4):29-31.
[3]高紅梅.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2(21):26.
?誗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