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摘 要: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遵循知識本位,缺少師生、生生及生本之間的交流。試著從小組合作“組建期的細節(jié)”入手,淺談“對話式”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有效性問題,力求找到更適合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策略。
關鍵詞:對話式;小組合作;策略
對話式教學的關鍵之處在于課堂學習策略。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對話是由提問引起的。提問讓師生雙方展開思考,最終實現(xiàn)對話。對話式教學離不開提問,提問的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對話的成敗。
一、平等民主的對話關系
巴赫金認為,“對話”是“主體與主體”相互間的一種作用,是主體相互間的一種理解活動,同時其對我們在語文中所運用的對話式這種閱讀教學方法來說,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對話主體之間的復雜程度,在對話的時候要平等以及全面地去看待每一個人的表述。
在教學《唐詩宋詞選讀》時,設計了以下教學思路:(以李清照為例)
①學生課前自學:要求學生查閱參考資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閱讀她的作品,讓學生對李的詞風有初步了解。
②組織李清照的作品《如夢令》《一剪梅》《醉花陰》研究小組,學生自愿組合,討論組內(nèi)分工,推舉主持人,共同擬訂發(fā)言提綱。
③用一節(jié)課時間進行討論與交流。每個研究小組分別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所有同學都應積極參與討論。
④最后一課時對李清照、蘇軾、辛棄疾、陸游進行總結(jié)討論,梳理宋詞發(fā)展的脈絡。由教師主持。
⑤課后作業(yè):每個學生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就宋詞某家某篇或點評議論,或抒發(fā)感想。一周內(nèi)完成,在班內(nèi)張貼交流。
二、自由開放的對話環(huán)境
教學示例:比較閱讀卡(節(jié)選)
教師應鼓勵學生的批判質(zhì)疑精神,要“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鼓勵學生與教師、文本對話,提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生本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huán)節(jié),以保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如《圍城》作為一部長篇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總會有一些情節(jié)是沒有搬上銀幕的。通過比對不同,進行多元對話。(見上表)
三、以人為本的人文的對話目標
閱讀應倡導學生整體性的個性化閱讀。在對話中要重點注意的是思想上的交流,以及如何通過交流去了解他人與自己,從而以此為基礎構(gòu)建出一個自己。對話與合作是一切教育教學的前提要求,學生的互動環(huán)節(jié)的主角是對話,共性與個性、群體與差異的有效統(tǒng)一的對話過程中的要求。
如在《唐宋詞簡釋》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中,設計詩詞創(chuàng)作答辯會。通過聯(lián)立《春江花月夜》學習詞牌“青玉案”的創(chuàng)作手法,引導學生體會其妙趣,并通過仿寫填充詞作促寫,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寫作能力。學生對詩詞仿寫后,需要進一步加工作品,進行詩詞配樂與畫,生成自己的詩詞畫,生成自己的閱讀理解。以上方式可指引、滋潤和點亮學生的感覺。
后記
對話是教育的真諦,有意義的對話始于科學的提問,掌握科學的提問方法、提問技巧固然重要,仔細研究提問的策略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本文能給大家一些建設性的建議,為構(gòu)建真正的對話課堂出一份力,教師要挖掘?qū)W生學習的潛力,給學生搭建創(chuàng)造的平臺,只有以生本為前提的小組合作學習,只有關注小組推進過程中的細節(jié),才能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才能找到真正適合學生能力發(fā)展的突破口。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研修[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注:本文為廣州市荔灣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立項規(guī)劃課題(課題立項號:YB2016—3)“基于對話式學習活動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