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紅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文學閱讀對高中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希望能對高中英語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文學閱讀;高中英語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071
一、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英語閱讀是以文本作為語言及其信息的承載體,進而對相關書面信息進行認知建構的過程。根據(jù)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語畢業(yè)生必須達到閱讀七級的技能目標:一是能基本掌握從一般難度文章中獲得信息并加以處理;二是能找出文章的主旨,并能理解作者的意圖:三是能通過上下文傳遞的信息推測出少許生詞的大意等。這一要求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閱讀在英語學習四要素“聽”“說”“讀”“寫”中具有基礎地位。一般情況下,閱讀能力越強,英語學習的基礎就越扎實,“聽”“說”“寫”的水平也越高。從實踐中看,英語閱讀教學相較其他三者的教學來說是一個重點和難點。但在過去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往往是盲目地學,而教師則是盲目地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創(chuàng)新英語閱讀教學方式,進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就成為關鍵。
二、傳統(tǒ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據(jù)筆者觀察,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存在以下三個的問題:
1. 語言知識講授強調得過多。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部分教師把閱讀材料僅僅當作傳授英語語言知識的一種外在形式,以詞匯識記、語法闡釋為重點,耗費過多的時間在分析某些句型、句式上面,進而將一篇完整的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文不成文,更遑論語言之美、文章之美。
2. 教學模式以灌輸式為主。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即便有的教師不同程度地運用了啟發(fā)教學,但也只是以主動提問為主,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回答,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無法彰顯,進而嚴重挫傷學生學習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閱讀材料單一。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閱讀材料來源單一,或限于教材,或限于試卷,許多前沿的、時下流行的英語文章用得少之又少。同時,畢節(jié)市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出版時間已經(jīng)很長,很多內容已經(jīng)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上教學現(xiàn)狀激發(fā)了筆者思考如何改進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探索適應時代發(fā)展和學生需要的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由此想到將優(yōu)秀文學作品運用到教學中,發(fā)展到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讓他們在原滋原味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
三、將文學閱讀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操作建議
蘇聯(lián)作家布羅茨基有一句我們熟知的名言:“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痹谟⒄Z閱讀教學過程中,回歸文學閱讀本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通過鼓勵學生開展文學閱讀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筆者從自己任教的學??梢园l(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學生幾乎不讀課本以外的書籍,視野狹窄,很難有創(chuàng)新見地。針對這一現(xiàn)狀,筆者結合個人的英語文學閱讀教學實踐來談談操作建議:
1. 規(guī)定學生的閱讀量。每位學生一學期至少完成4本適合自己英語水平的書蟲的閱讀。
2. 學生階段性撰寫閱讀感想。為了檢驗學生的閱讀進度,以及讓學生養(yǎng)成學思結合的習慣,每個學生在平時要養(yǎng)成寫閱讀感想的習慣。閱讀感想包括至少三個方面的內容:好詞,好句和感悟。也可以寫出你所閱讀的小說的梗概;你對閱讀的小說的感想;預測下一步故事所要發(fā)生的內容。每生每月至少寫一次閱讀感想。通過此舉措,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提高詞匯量和英語寫作水平。
3. 將課外閱讀和課堂緊密結合,提高閱讀的效果。
(1)閱讀指導課。分別在本學期的開始階段,半期階段,各選出一節(jié)課來作為閱讀指導課。一方面,根據(jù)收集的學生反饋的閱讀中的困惑與難處,為學生解疑答惑;另一方面,介紹一些閱讀方法和培養(yǎng)閱讀技能。
(2)開展讀書分享會。活動形式有:分享閱讀、朗誦表演、經(jīng)典電影對白配音、經(jīng)典詠流傳,朗讀者,短劇表演等。這些活動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轉被動完成任務為主動閱讀。
(3)英美文化分享。活動期間,每天值日生需為同學們介紹一個英美習俗,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或習語等。
(4)課堂文學經(jīng)典選讀。依托課本,帶領學生領略文學經(jīng)典的魅力。
四、將文學閱讀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效果
筆者通過教學實驗,和對學生各方面學習行為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心理和學習效果有明顯的變化。
1. 閱讀興趣明顯提高。文學作品豐富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明顯比功利性的閱讀材料更能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課外自主選擇作品保證了學生為樂趣而讀;豐富多彩的讀后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2. 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分析長難句的能力明顯優(yōu)于課題開始之初。
3.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每天堅持課外閱讀,教師經(jīng)常在課內給予學生閱讀的時間,并給學生建議,適合的閱讀材料的選擇,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恰當?shù)拈喿x規(guī)則的建立和豐富的閱讀活動的指導都在潛移默化中對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與堅持提供了條件。
4. 學生學習英語更加自信。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沒有分數(shù)的壓力,他們能沒有心理負擔的投入,隨著綜合能力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的課本學習更加輕松,并能更加勇敢地用英語表達自我觀點。
5. 個人素質和人文修養(yǎng)的提高。學生通過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感受到了英語語言的巨大魅力,懂得了欣賞語言的美;同時,作品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悲或喜,洗滌感染了學生的心靈;從作品中,他們學會了一些人生道理,懂得了如何積極面對生活。
筆者認為,文學閱讀對高中英語教學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生英語語言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文學作品促進我們的教學。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jié)市第一中學校 5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