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延梅
【關鍵詞】 英語閱讀;水平提高;增強信心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6—0083—01
閱讀理解的目的是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因此,英語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選材注重由易到難逐漸加深,形式多樣、教法靈活,才能適應閱讀的需要。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英語興趣的關鍵所在??朔⒄Z教學中的問題和困難,關鍵在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閱讀方法指導,不斷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一、制約中學生英語水平提高的因素
農(nóng)村學生英語基礎薄弱,信息資源缺乏,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心和自信心不強,開設高層次的英語必修課難度極大。但任意選修課最大的優(yōu)點是基于學生需求和課程目標,正好可以解決農(nóng)村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
二、改進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
(一)找準英語閱讀的突破口
1.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如果在閱讀過程中展開想像,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會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2. 英語閱讀教學必須要讓學生真正走進文章里,將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深入體會,要理解作者的情懷就要做到“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只有感同身受,將自己放置在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人生際遇中,才會抓住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進而理解他們的情感指向。
3. 閱讀作為一種再創(chuàng)造的審美藝術活動,具有鮮明的個性差異,同時,一部偉大的作品,總能給不同時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并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義。對于作品主題的理解往往不能求得答案的統(tǒng)一。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常常遵循教材和教參,對學生做出統(tǒng)一的引導, 這在客觀上顯然無視于閱讀主體思維的個性差異,將學生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導向固化在千篇一律的模式和誤區(qū)中。
4. 教師要鼓勵學生對作品主題作出多元的解讀,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人類思維的最高表現(xiàn),是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檢驗一個思維過程是否屬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范疇,有三個重要的標準:一是學生對作品作出多元化理解,以其個性鮮明的思維為基礎,獨立思考解讀作品的意蘊;二是學生解讀結(jié)果往往是多樣的,從而表現(xiàn)為很大程度上的發(fā)展;三是學生的解讀過程常常是一種探索的思維活動,學生得到不同的主題解讀,都會無一例外有新的因素,具有很強的新穎性。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閱讀活動。英語閱讀課除了在教室搞好精讀之外,每周都舉辦讀書活動,以讀書感情交流會、隨筆比拼、摘抄經(jīng)驗交流、朗誦會、辯論賽、劇本表演、演講比賽等展示閱讀成果,豐富同學們的學生生活,活躍他們的課外活動,使其讀書熱情更加高漲,讀書的收獲更加豐富,得到更為全面的鍛煉和提升。
三、成效
(一)英語閱讀的意識已經(jīng)深入人心。應認識到閱讀的必要性,把閱讀當做生活的必需,學習的必須。以良好的課堂紀律,保證教師不在的時候,學生也能夠自主自發(fā)地專心閱讀,在“書”的海洋中暢游。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大腦靈活了,素養(yǎng)提高了,英語成績明顯提高……讀書會變成一種享受,一種幸福!
(二)英語閱讀習慣更加規(guī)范。從自主借書到按時還書,從課前準備到認真摘抄,從隨時標記記錄到記后感悟分析,從認真查閱工具書到讀后感悟,從確定讀書書目到讀后感的主題確立,從閱讀過程到每周閱讀活動的開展……,這一切都在有序地進行著,學生的閱讀行為正在走向成熟。
(三)英語閱讀助力高效課堂建設。毋庸置疑,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海量閱讀中補充營養(yǎng),寫作和閱讀有明顯的突破,對于高效課堂的促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舉辦班級“讀書匯報會”,讓學生展示讀書成果;“閱讀手抄報展評”,在圖文并茂的形式中展現(xiàn)自我;繪聲繪色的講述,在你講我聽中成長;“誦讀大比拼”,加深了孩子們對經(jīng)典作品意蘊的領會,提高了學生的朗誦水平。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英語閱讀讓同學們受益匪淺,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了滿腹經(jīng)綸的積累,就會出口成章,就會下筆成文。
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重視閱讀方法指導,優(yōu)化我們的課堂閱讀教學,不斷積累和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就能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西部偏遠地區(qū)高中英語任意選修課的開發(fā)與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4]GHB1663。)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