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文克
摘 要 朗讀教學的目標,主要為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通過對文章的朗讀練習,實現(xiàn)學生對作者感情色彩和語文知識的理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基本素養(yǎng)。做好初中語文朗讀教學,需要教師優(yōu)化日常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高效率朗讀策略,促進其在朗讀教學中獲得更好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 朗讀教學;初中語文;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C41,N945.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9-0192-01
當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模式不夠科學合理,更多地是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挖掘朗讀的作用。導致學生只是單純進行文章朗誦,沒有做到朗讀與理解的有機統(tǒng)一,影響朗誦教學的效率。為優(yōu)化朗讀教學的效率,筆者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語境、全面開展競賽式朗讀教學和突出學生主體作用三個角度進行入手,實現(xiàn)學生從朗讀教學中獲得全面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語境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語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全面的把握,明確全文的基本基調(diào)。這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會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利于其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下冊《海燕》時,筆者會問學生這個短文應當以怎樣基調(diào)來朗讀。此時,很多學生說:“以高亢激昂的感情來朗誦全文,表現(xiàn)出雷雨時海燕的堅強與勇敢”。筆者在這個時候?qū)W生分析道:“在朗誦全文時,一定要結合作者創(chuàng)作的背景進行朗誦,這樣文章會變得更有感染力”。接著,筆者將高爾基當時創(chuàng)作背景給學生進行詳細分析,讓學生明確“海燕”指代的是“革命者”;“烏云”、“狂風”、“暴風雨”代表的是“反動勢力”;“海燕”飛行的種種動作代表革命者的不懈斗爭。在這個時候,學生在朗讀文章時,明確在哪些方面語言洪亮,在哪些方面要語氣低沉。在語速上可以靈活應用輕緩、急劇來朗誦全文。這樣,學生對文章朗誦變得更具感情色彩,讓學生融入到當時環(huán)境當中來體會“海燕”的精神,實現(xiàn)對作者寫作意圖的全面把握。
二、全面開展競賽式和合作式地朗讀教學
筆者在朗讀教學過程中,通常會讓學生之間進行朗讀競賽,讓班級其他學生來評價朗讀的效果。這樣,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同時,其他學生通過對朗讀者的評價,積極學習到他人的優(yōu)秀做法,提升自己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促進其更好地掌握文章基本內(nèi)涵。這樣,學生通過競賽式的教學,讓班級學生整體水平得以提升,促進其語文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例如,筆者在講解八年級下冊《背影》時,筆者會讓學生相互去朗誦全文,通過比賽來分析哪位學生對文章理解更為準確。在學生朗誦完畢后,筆者讓學生去分析哪位學生朗誦的效果更好,并將自己的見解分析給大家。這時,學生通過分析得出,朗誦較好的學生對“父親背景”、“買橘動作”、“語言交流”做得到位,將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父親的不舍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朗誦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競賽式的教學,同時還需要合作式教學,讓學生形成團隊協(xié)作的氛圍,促進班級學生從朗誦教學中獲益。例如,在講解九年級下冊《故鄉(xiāng)》教學中,筆者會從文章中抽取片段讓學生進行朗讀練習,通過扮演“魯迅”和“閏土”的角色,來現(xiàn)實演練下當時的情景。這樣,學生通過合作練習,讓學生主動去和他人進行交流學習,得到最為恰當合適的語言描述朗誦全文。接著,筆者讓班級學生同桌為一組進行角色練習,讓學生互相來調(diào)整角色來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揣摩,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最后,筆者對學生合作的效果進行總結評估,指導學生應該在哪些方面來重點提高,幫助其更為科學地來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突出學生朗讀練習的主體作用
朗誦教學主要是圍繞學生主體開展的,需要讓學生獨立完成相應的朗讀任務。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把握文章內(nèi)容的主體含義,達到對文章中心思想的全面掌握。
為更好發(fā)揮朗讀教學的優(yōu)勢,需要教師突出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引導者和踐行者。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圍繞學生進行朗讀練習,讓他們來主導課程的進度。例如,在講解《沁園春·雪》時,筆者首先會讓學生去朗誦全文,對文章大致內(nèi)容有全面的理解。接著,筆者會問學生:“同學們,在這首詩歌中,作者應用怎樣的修辭手法呢?”這時,學生通過縱觀全文回答道:“應用夸張、比喻、對仗等修辭手法來行文的”。此時,筆者會引導學生道:“不同修辭手法要應用不同的朗讀技巧,要充分將文章所描寫的形態(tài)詳細地展示出來,給大家營造當時的環(huán)境”。這時,學生通過對“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等內(nèi)容的分析,積極應用恰當?shù)睦首x形式來表現(xiàn)當時的情景。最后,筆者對學生總結道:“在朗誦文章時,一定要做好文章詞語的斷句,通過自己的朗誦將句式中的氣勢表現(xiàn)出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通過筆者的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實現(xiàn)對文章全文的把握,可以通過朗誦做到與寫作人員的完美融合。
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誦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提高對其的重要程度,積極應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優(yōu)化朗誦教學,讓學生從教學中獲得更好發(fā)展。這樣,學生對朗誦教學才會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朗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有效提高,促進語文教學質(zhì)量得到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