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會德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促進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具有積極作用。運用翻轉課堂提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效果,需要從課前教學視頻制作、課堂師生合作探究、課后多維活動拓展等方面入手,實現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突破與翻轉。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 翻轉課堂 三步教學法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靶蝿菖c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這就為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途徑。為切實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成效,本文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理論,探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流程重構?!胺D課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學生在課外觀看教師創(chuàng)建的教學視頻并完成相關任務,在課堂上師生互動交流實現知識內化的一種教學形式。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是“以生為本、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它從課前準備、課堂學習、課后拓展三個環(huán)節(jié)實現了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突破與翻轉,對促進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一、課前教學視頻制作
目前,多數高校高度重視《意見》要求,在教學任務中明確了“形勢與政策”的學分(本科生為2學分,??粕鸀?學分)和學時(每學期不低于8學時),切實將形勢與政策課納入思政課管理體系,納入學校教學計劃,為建設形勢與政策課作出了周密部署和安排。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和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其只是思政課4門主干課程的補充,有的甚至將其視為公共選修課來看待,加之純理論化的授課形式和教學學時的短暫性、階段性限制,造成了一些教師備課不認真、學生上課但求過的現象,“形勢與政策”課的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被大打折扣。
怎樣才能精心準備好“形勢與政策”課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制作教學視頻。教學視頻是教師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制作的PPT課件、資料包和相關視頻,通過一定的網絡教學平臺讓學生在線觀看,它有助于打破時空限制,使學生提前了解課堂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認真思考如使何用更好的教學視頻來吸引和留住學生。為此,要把握以下幾點要求:第一,教學視頻內容要有針對性。教學內容有無針對性直接決定形勢與政策課的解釋力。只有回答學生現實關切和思想困惑的理論,才能讓學生感到“切實管用”,產生親和感?!澳恐袩o人”、缺乏針對性的內容,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疏遠。從這個意義上,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視頻要在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從學生關注的深層次問題出發(fā),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結合國內外形勢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性,結合理論研究前沿增強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用“新鮮供給”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第二,教學視頻形式要有新穎性?!?0后”大學生是網絡的原著民,他們思維活躍,對新媒體技術比較熟悉,有著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因此,制作教學視頻一定要考慮學生的這一接受特點和感受需求,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可視性、立體化優(yōu)勢,建構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情況,教學視頻要力求短小精煉,避免因時間過長學生不愿觀看的情形。第三,教學視頻問題設置要有啟發(fā)性。教學視頻制作不僅要符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把其“帶進來”,還要合理設置問題,讓其“沉下去”。教師要圍繞教學目的,精心選擇幾個具有一定難度的、學生感興趣的熱點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上來。比如,講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時,教學視頻可設置一些跟“三農”有關的問題(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意義和豐富內涵是什么?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面臨的問題和短板在哪里?)利用學生有在農村的生活經歷和對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弊端的親身體會,引發(fā)其思想共鳴,促使其進一步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
二、課堂師生合作探究
長期以來,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大多采用“注入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雖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不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這種老師只管教、學生只管學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往往是教師下了很大氣力備課、上課,學生卻并不待見,課堂上經常出現“你講我聽,你打我通”或“你講你的,我玩我的”現象,形勢與政策課儼然變成了教師的“獨角戲”。一些教師雖然也在努力探索師生之間良性互動的方式方法,但由于自身的理論水平、授課經驗有限,往往使得師生之間的互動淺嘗輒止,無法深入下去,從而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運用翻轉課堂方法革新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完成教學互動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角色的轉換。在翻轉課堂中,課堂學習的關鍵任務就是將課前所學知識進行內化和提升,教師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建立與學生的良好協作關系,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把對問題的討論和思考逐步引向深處。為此,要注意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對形勢與政策課的焦慮、厭惡和逆反心理?;邮浇虒W強調師生在平等交流的過程中,達到不同觀點碰撞交融,進而激發(fā)教與學的主動性。教師要努力探索現代條件下情感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加大師生之間的互信互融,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扮演好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角色,同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把自身“擺進來”。這是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基礎和前提。二是開展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匯報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辯論賽、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等探究式活動,獨立解決課前學習所遇到的問題和教師布置的任務。對于學生關注度高又比較復雜的一些問題,教師要做好答疑解惑,并根據不同情況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以做到放權學生又不放任自流。三是做好總結和引導,使師生的互動交流形成閉環(huán)。課堂上的合作探究學習,離不開教師的總結和引導。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要指導和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并完成任務,鼓勵小組討論交流和匯報分享學習心得,還要對學生討論的內容、學生和小組的課堂表現等進行總結與點評。對于正確的觀點和良好的表現,要旗幟鮮明地給予肯定;對于錯誤的觀點或表現不足的地方,也要給予精當的點評和引導。只有如此,才有助于實現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才能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翻轉課堂探究式學習和參與式學習帶來的快樂。
三、課后多維活動拓展
當前,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主要集中在課堂上,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也就意味著教學任務的完成,因此,很少見到有學生在課下繼續(xù)與教師交流和探討相關話題,甚至有的學生課上完了,連任課教師的名字都不清楚。對部分學生來說,上課就是“差事”和負擔,下課即是“解放”和“自由”。對學生的評價也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即用學生的課程成績來評價學生,忽視了對其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評價。這種片面性的評價方式反過來又加劇了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短期行為。
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后拓展并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效果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關于課堂延伸的理念給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翻轉課堂的革新性意義在于,大學課堂不僅僅局限于45分鐘,學生課后的總結鞏固也需要進行有效的監(jiān)測和利用。從這個意義上,課后拓展為學生繼續(xù)深入學習提供了重要保證。根據教學實踐,筆者以為,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做法:一是以制作微課的方式進行課后拓展。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教師可根據授課內容,布置一定的專題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協作的方式完成微課制作,小組成員要明確任務分工,合力完成微課的選材、拍攝和后期制作,然后教師從中遴選部分優(yōu)秀作品進行公開展示和評比,視各小組的完成情況給出不同的成績,這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也增強了學習的成就感和對形勢與政策課的認同感。二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進行課后拓展。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教師要以重大節(jié)日和各類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精心指導和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的各種形勢與政策實踐課,比如,組織學生參加國情調研活動,組織學生聽取形勢與政策專題報告,鼓勵他們結合形勢與政策實踐活動撰寫報告和論文,并根據報告和論文的質量給予相應的成績,以此激發(fā)他們延伸學習和深入探究的積極性。三是以在線交流的方式進行課后拓展。教師要善于利用移動交流平臺(如QQ、微信、微博、網絡易班、公眾號等),拓展與學生互動交流的時空。通過在線交流,把學生的學習心得、困惑難題和教師的思想觀點、意見建議結合起來,建立密切的師生共同體,既做學生的良師,也做學生的益友。教師可依據學生與自己在線互動的問題、時長、頻率、效果等,對學生的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進行分類考核。在分類考核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權重綜合評定學生的成績,讓每一名學生的付出和努力都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以增加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