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引弟 鄧西明
摘要高原訓練在不同項目及監(jiān)控指標的選擇上均有所差異,本文通過高原訓練的研究進展、監(jiān)控指標及xx省足球隊隊員運動訓練的監(jiān)控,以探索在高原訓練中如何進行針對化、個性化的監(jiān)控,并將監(jiān)控與運動訓練緊密結合等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原訓練 訓練 監(jiān)控
一、前言
高原訓練經(jīng)過幾十年的不同層次的研究和應用,在訓練方法、監(jiān)控指標及實施形式上不斷有了新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探索。由最初的傳統(tǒng)高原訓練,到后來的仿高原訓練(模擬高原訓練一模擬艙),包括高住高訓(Hi-Hi)、高住低訓(Hi-Lo)、高住高練低訓(HiHi-Lo)、低住高練(Lo-Hi)間歇性低氧訓練(IHT)等多種方式。不同形式高原訓練均存在優(yōu)缺點,但實質(zhì)上都是讓運動員接受運動和缺氧的雙重刺激,產(chǎn)生強烈的生理應激,以調(diào)動機體的潛力,為運動能力的提高奠定生物學基礎。近些年,高原訓練的進展主要表現(xiàn)在(1)機體在器官、系統(tǒng)(生理生化)水平對其適應;(2)機體在細胞、分子水平對其適應。高原訓練負荷的評定指標一般為心肺功能(心率、最大攝氧量)、血常規(guī)(HB、RBC、HCT)和生化(血尿素、肌酸激酶)等。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XX省足球隊隊員
(二)研究方法
測試法(Polar RS400、M400)、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文獻資料法
三、XX省足球隊高原集訓
(一)XX省足球隊隊員基礎數(shù)據(jù)
XX省足球隊隊員進行YOYO、安靜心率、最大攝氧量等測試,其最大攝氧量、安靜心率數(shù)值間表1。
(二)訓練時間
XX省足球隊海埂集訓訓練內(nèi)容的時間分配間表2.
在海埂集訓的有效訓練每次大強度訓練時間為1.40小時左右。體能訓練多于技戰(zhàn)術訓練,體能訓練以有氧耐力和力量訓練為主,怏速力量、速度耐力和爆發(fā)力訓練較少;技戰(zhàn)術多以傳接配合為主,對抗訓練較少。
(三)負荷強度的監(jiān)控
以一次訓練課的平均心率來評價訓練的強度。本次集訓每次訓練課的平均心率。
由圖1可知,海埂集訓期間的平均訓練強度基本呈波浪形上升的趨勢。
(四)負荷量的監(jiān)控
運用每堂課的總心率米反映訓練量,總心率=每項練習的平均心率*練習時間,所有練習心率相加,即得出總心率。總心率的變化可反映出訓練量的變化。
從集訓期間運動員每日訓練中的心率來看,運動負荷量的安排基本呈波浪形。
(六)綜合分析
以訓練課的總心率代表訓練量,以平均心率代表負荷強度,將得到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變化。
由上圖可知,在訓練的起始階段,訓練的負荷量較大,負荷強度相對較小,訓練的最后階段則表現(xiàn)出訓練負荷強度與訓練量共同增大的趨勢,對運動員的機體刺激較大。
四、結論
(一)足球運動員賽前通過適宜的高原訓練可有效提高專項競技能力和運動成績。賽前高原訓練的關鍵在于負荷量度的把握和復合節(jié)奏的安排。
(二)高原期間的主要訓練目的是在保持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基礎上,提高運動員耐受乳酸和乳酸峰值的能力。加強義務監(jiān)督,科學客觀的評定運動員的訓練情況。
(三)下高原后的主要訓練目的是通過整合前階段訓練所獲得的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