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慧玲
摘要:小學語文作文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內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在有著重要的作用。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文化修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學生提升自身學識的積累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注重對小學生作文寫作和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小學語文作文課堂教學之時,要盡可能貼近日常生活,以小學生為教學主體,進一步完善作文的寫作引導,并且把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中,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研究
引言:
以往在進行小學作文教學的時候,很多語文老師往往會過度的關注作文教學的結果,而對學生的進步和努力重視程度不夠,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及時調整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把作文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小學生充滿學習的動力和自信心。小學作文教學是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能力進行檢驗的最直接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積極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作用,不斷開發(fā)和挖掘學生的潛能,并在作文教學中重點對學生進行寫作和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重視作文教學的課堂討論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支持。學生對寫作文總感覺很難,很枯燥。為了緩解學生心理,我們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思維,所以營造一個民主、和諧、愉悅的寫作環(huán)境,對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有積極作用。首先,我們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寫作,寫作完成后,再讓學生上臺來朗讀。教師對作文題目進行簡單的解析和引導之后,讓學生自主構思寫作。部分學生因為對命題陌生,加上教師的引導較為簡單和有限,無法在腦海中構建清晰的寫作思路和框架,此時就會產生壓力,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失去了對寫作的興趣,甚至抵觸作文學習。因此,教師必須意識到這種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可在作文教學時增加學生討論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這樣不僅活躍課堂氣氛,同時還能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中啟發(fā)和激發(fā)寫作靈感。例如:在寫《我最愛的節(jié)日》這篇作文時,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對“節(jié)日”這個話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圍繞自己最愛的節(jié)日是什么、喜歡這個節(jié)日的理由以及在這個節(jié)日時是否發(fā)生過什么有趣或印象深刻的故事等展開討論。通過相互交流討論的過程,學生的思路被逐漸打開,開始有一些關于“最愛節(jié)日”的靈感和素材被激發(fā)出來,從而豐富作文內容,提高寫作質量。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開始被廣泛的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也不例外,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直觀、清晰的教學思路,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視頻,從而有效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例如,在進行“圓明園”有感作文寫作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與圓明園相關的視頻,并向學生詳細地介紹圓明園的背景、發(fā)展歷史以及政治文化等,讓學生對圓明園有個簡單地了解和掌握,為后續(xù)作文的寫作提供參考。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再讓學生進行作文的寫作,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而且還能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注重觀察生活,寫出真情實感
作文教學的過程,也是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過程,通過觀察生活學生才能夠體會現(xiàn)實的生活,在觀察生活中學生也能夠找到自己要寫作的內容。小學生本身是充滿好奇心的,也是想要去探索生活的種種樂趣的,但是學生在觀察的時候往往是沒有目的的[2]。因此,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觀察。學生在剛開始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先重點觀察一件事情,這樣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夠目標明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生活,從生活中來汲取素材。在觀察生活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隨筆的形式來進行記錄,在生活中要多聽、多想、多問,這樣在進行表達的時候才會有自己的思維,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3]。比如教師讓學生以《日落的美景》為題目來進行寫作,在進行寫作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來對日落的情景來進行觀察,讓學生在觀察中來體會大自然賦予的一切,在觀察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一切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寫作的時候,學生就可以根據這些現(xiàn)實性的素材來進行寫作,描寫的內容、用詞也不會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表達的內容具有真實感。
四、加強學生課外閱讀,不斷提高寫作技巧
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集中反映,僅僅通過語文課內的基礎知識學習是不夠的,尤其是當前大部分小學生的寫作缺乏素材,導致學生無法提筆寫出有內容、有質量的作文。因此,作文教師可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記錄每天的學習生活,摘抄文中精美的句子[4]。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進行日常閱讀的積累,鼓勵學生多閱讀一些經典書籍,可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名著或者其他閱讀材料,以此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讓學生閱讀后堅持寫讀書心得,這樣不僅使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同時還能從閱讀中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還可建立班級作文園地,讓小學生把自己閱讀的書籍或好的文章材料放入作文園中,與其他學生相互分享和交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來獲取寫作的資源,同時還需要不斷夯實寫作基礎,在表達過程中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激勵式的教學,鼓勵學生,使得學生能夠逐漸喜歡上寫作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鄒金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J].考試周刊,2015,11(40):124-125.
[2]王艷.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18(07):113-114.
[3]龍慧貞.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科教文匯,2018,16(05):145-146.
[4]劉申.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 教育教學論壇,2017,12(10):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