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階段評價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具有雙重要求,一方面要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的,另一方面要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減負。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在筆者看來,最為重要的是將課堂效率提升上來,這不但可以減少學生們課內的學習壓力,同樣也可以減輕他們課外的學習負擔,除此之外,也是對新課改相關理念的一種積極響應。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減負;課堂效率
一、重視備課環(huán)節(jié)
減輕學習負擔,僅僅是針對學生而言,而不會涉及到教師,實際上,在減負的背景之下,教師的壓力會增加。第一,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要充分的準備,真正的把握教材的整個架構,找準其中的難點以及重點,熟悉每個章節(jié)的連貫性以及整體性,真正的認識到教材應當實現(xiàn)的教學目的。第二,要耐心的觀察班級的所有學生,實行針對性的教育,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為了優(yōu)化教學過程,就必須要選擇最佳的教學手段。當然,教學手段應當盡量的豐富,可以同時采取兩種以上的教學手段,這樣有利于將知識更加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他們深入的了解知識,并且用一種強烈的求知欲去探索知識,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
二、引發(fā)興趣,加強自主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具體教學當中,必須要營造一種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讓他們感受到平等、輕松的學習氛圍,筆者在課堂環(huán)節(jié)就鼓勵學生自由討論,并且積極交流,對于他們所提出的獨到觀點,給予及時的肯定,從而增強他們的成就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也就更加喜歡學習。在一次學校賽課中,我選擇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的綜合實踐活動“確定起跑線”作為參賽內容,筆者先運用視頻手段啟發(fā)學生:“你們都看過運動會,我們來觀察視頻,看一看400米跑步是怎樣起跑的?!蓖ㄟ^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而學生們在觀看之后,得出的結論是:“400米跑步的起跑位置是不同的?!蓖ㄟ^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提出問題,更符合學生的心理,他們會積極的表達各自的看法,感受到探索的快樂,因此,也就會喜歡上數學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之下掌握數學內容。
(二)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
眾所周知,數學常識源自于生活,和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在應用教材時,要有創(chuàng)新性,使教學更加的接近生活。舉個例子,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有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是“自行車里的數學”,筆者就著眼于學生平時熟悉的自行車,通課件動畫和實物進行演示,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很親切,由此也就理解了自行車前、后齒輪之間所存在的關系,接下來,筆者又通過讓學生測量前、后齒輪的齒數以及后車輪的直徑,最后,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計算,得出自行車蹬一圈可以走多遠,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使學生親近數學,認識到數學知識和生活密切相關,因此也就喜歡上了數學學習。
(三)加強動手能力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數學,必須要督促他們動手操作,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激發(fā)他們對于數學的一種興趣。在教學實踐當中,必須要真正的了解學生的思維特征、認知程度以及興趣愛好,結合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比如某些實踐活動,包括拼一拼、量一量、擺一擺以及數一數等,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從而深入的了解知識。我校每個學期每位老師都會上一節(jié)公開課,以我聽過的其中一節(jié)課 “認識圖形”這個內容舉例,要求學生展示出各自所準備的圖形,并且自由的擺出圖形,教師會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可以告訴我這是由哪幾個圖形所構成的嗎?”經過思考之后,學生們會積極的回答問題,指出圖形的名稱,然后教師會繼續(xù)發(fā)問:“實際上還有更多的圖形適當的拼擺之后,也會出現(xiàn)變化,同學們,你們希望嘗試一下嗎?”通過這種教學手段,可以為每個學生都提供展示能力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的表現(xiàn)自我,賦予他們主體地位,而且還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善于真正的動手操作。這樣的課堂真正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聽課老師一致認為這是有生命力的課堂。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實現(xiàn)“減負增效”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如果合理的采用其他輔助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等,不但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的完善,還可以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效果。首先,在講授新課之前,可以應用電教媒體進行導入,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學會如何自主的學習,最終在融洽的學習氛圍當中,掌握數學知識。在聽二年級下冊的一節(jié)公開課《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這個內容時,年輕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了猴媽媽給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形,由此實現(xiàn)了新課的導入,充分體現(xiàn)出數學所具有的互動性、娛樂性以及常識性,使教學課堂更加的直觀精彩,改變以往枯燥單調的課堂氛圍,這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喜歡上數學這門課程。其次,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們講授新課程,有利于體現(xiàn)出學習的難點以及重點。通常來講,多媒體是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合,將聲音與色彩融合在一起,如果正確的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使那些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提高學生們的感官認識,尤其是某些數學知識,教師很難講的清楚,學生也很難真的理解,利用多媒體可以達到精講的目的,準確的找出其中的難點與重點,最終保證較高的教學質量。最后,在練習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正確應用多媒體手段,就不需要書寫板書,也就不需要擦拭,這樣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向學生提供更多的習題,保證練習的質量與數量。
四、結語
教學活動離不開課堂,同樣的,新課改也需要課堂作為主要的載體,新課改提倡“減負增效”,必須將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的提高教學水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對于教學工作者來說,必須要正確的看待課堂教學,并且找到其中不完善之處,只有在這種理念之下,才可以進一步的完善課堂教學,真正的把握新課改的核心要求,減輕學生壓力,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費書群.乘上“減負高效”之舟 徜徉“趣味生成”課堂——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做到減負高質[J].小學教學研究,2017(23):47-48.
[2] 彭榮.小學數學減負提質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6):242.
作者簡介:
姓名:周振鋒,出生年月:1981.4—,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湖南永州,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作者單位全稱:廣州市白云區(qū)廣外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