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青
【內容摘要】近年來,微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生物的教學也逐漸向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靠攏,生物學科作為一門必須要經過探究性實驗的課程,合理的應用微視頻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然而,如何錄制更加有效的微視頻是生物教師們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就這一重要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為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微視頻 初中 生物 教學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出臺,教師們更加注重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將微視頻加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就是當代教學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一些地區(qū)的中學生物教師們已經開始嘗試這樣的教學方法。有研究表明,微視頻有“短、快、精”的特點,深受學生們的歡迎,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在師生心目中生物學科的“地位”,讓學生們更加注重生物學科的學習。
一、精心安排視頻內容
選擇恰當的內容是成功制作微視頻的第一步,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師們都沒有制作微視頻的教學經驗,不少教師們都會在視頻內容的選擇上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如何取舍課堂內容?選擇什么樣的形式?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們在錄制視頻之前就考慮好。在初一階段,有一些探究性的課程內容,這一類探究型的實驗非常適合利用微視頻進行教學,例如非生物因素對于生物的影響、影響種子萌發(fā)的條件、綠葉在光照條件下制造有機物的過程、測定生物總能量、甚至是簡單的饅頭在口腔經過的過程等等。這些探究性試驗不僅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還具有一定的學習的意義,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們往往只能播放視頻或是自己在講臺上演示給學生們觀察,如果采取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的形式,學生們就能夠充分了解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過程的含義。
在通常狀況下,學生們都會對于動手操作實驗提起足夠高的興趣,也會樂于進行課前預習,這也能為第二天學生們進行實驗操作打好基礎,避免出現一些基礎性問題。教室么如果能夠在進行實踐課之前就將實驗需要操作的內容、需要注意的問題制作成一個精美的小視頻,讓學生們在上課之前觀看,自然能夠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將實驗的整個流程,如目的、步驟、結果等等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必然會促進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們一定要提前考慮到微視頻背后的意義和價值,對于一些傳統教學模式就能夠實現教學目標的知識點,就不需要進行微視頻的制作。除了視頻內容的把握之外,每一支視頻的容量也要進行恰當的選擇和把握,進行一定的篩選。新課標提出,進行微視頻教學的教學內容必須要包括教學重點、學生們的學習難點以及學生們在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的點,如果是學生們自己閱讀課本就能了解的知識點一定不要作為視頻內容錄制。例如,在初一年級生物教材中的《種子的萌發(fā)》這一課,由于知識點復雜、繁瑣,如果想要將這些內容全部制作為視頻則至少需要20分鐘,學生們觀看完20分鐘的視頻很容易就會產生知識點的混淆,因此教師們可以根據種子的萌發(fā)階段將20分鐘的視頻分為2個10分鐘左右的視頻,再讓學生們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能夠較為清晰地表達視頻展現的知識內容,還能夠有效的進行知識的歸類,足以說明,教師們必須要注重視頻內容的“精煉”。
二、合理制作清晰表達
在設定好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師們就可以制作課件,以融合微視頻,一般課件常常以word、ppt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因為微視頻是穿插于這些課件之中的,因此課件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微視頻的質量。教師們要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課件要制作的簡潔明了,讓學生們能夠一眼掃過就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題。課件的制作教師們最常用的形式就是PPT,教師們要合理的選擇背景和字體的顏色、大小,以免影響微視頻的展示。當然,不論是課件還是微視頻,都是更好的為課堂服務的,因此,教師們必須要牢牢圍繞教學內容,掌握好教學節(jié)奏。
除了課件的制作之外,教師們的講解、表達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微視頻中只會出現課件和聲音,因此學生們是完全按照教師們的聲音來學習課件的,教師們要格外注重自己的口頭表達,把握錄制過程中的一些技巧。首先,教師們必須要做到清晰的咬文嚼字,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為學生們無法看到教師本人,因此對于教師的發(fā)言有很高的要求,必要的情況下,教師們可以事先準備好講解稿,并在錄制前嘗試念幾遍,掌握好準確的發(fā)音。第二,教師們要掌握好發(fā)聲的節(jié)奏感,節(jié)奏感包括語音、語調和語速,教師們要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適當的調整講解知識的節(jié)奏感,對于一些較容易了解的知識點,可以適當的放快語速,對于難度較高的、重點的知識點,如初二年級學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點內容時教師們可以放慢語速、加強語氣,從而讓學生們意識到該知識點的重要性。第三,是親切感,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們感覺到一對一的教學感覺而不是嚴肅、死板的念書。對于親切感的學習和把握,教師們可以參考一些電視宣傳片,模仿他們的語氣,用更加動聽的聲音引導學生們利用微視頻進行學習。
三、研究錄制處理工作
除了教師們對于教學內容的把握、教學語言等的斟酌,還要注重在錄制階段和后期處理時需要注重的要素。首先,教師們要選擇一個恰當的錄制場地,因為錄制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雖然教師們可以利用各種設備進行后期的剪輯、調試等等,但是如果能夠做到一氣呵成,必然能夠大大提高視頻的流暢程度。
因此,教師們在錄制的過程中應該盡量的選擇安靜的場所,盡可能的降低視頻中出現其他雜音的概率,例如,可以選擇在無人的辦公室、較高樓層的空教室等等。其次,教師們要選擇恰當的視頻軟件,隨著微視頻的發(fā)展,錄制視頻的軟件也越來越多,每一個軟件都有其自身的亮點和短板,例如有一些軟件能夠直接進行剪輯、編輯,有些軟件能夠提高視頻的流暢程度、有些軟件能夠加強音色等等,教師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進行選擇和操作。第三,教師們要注重麥克風的使用,雖然麥克風能夠有效的集中音量,但是卻很容易造成噴麥、呼吸噪聲的現象,并且減少使用麥克風還能夠加強收音、減少噪聲。對于教師們來說,大部分教師都利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但是由于筆記本電腦的麥克風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們往往會選擇麥克風,因此必須要反復選擇恰當的距離,盡可能的減少由于麥克風離嘴太近造成的呼吸聲、爆破聲或其他影響微視頻聲音的噪音等,需要教師們不斷的去調試最終確定最佳的錄音點。第四,要進行適當的停頓,因為教師們的講解都是提前寫好稿件的,因此很容易就會照著稿件順暢的年下來,沒有停頓,對學生們理解造成障礙。當然,如果停頓的時間較長,也會讓學生們感覺到疑惑,打斷了營造好的學習思路。除了教師們在錄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點之外,教師們也要提醒學生們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微視頻進行生物學學科的學習,例如,在初中階段學習單子葉植物、多子葉植物的區(qū)別時,教師們就可以在課件上提出一些問題,并注釋字幕讓學生們暫停思考該問題,待學生們有一定的思路時再繼續(xù)播放,問題的答案教師們可以留在課堂上解答,或是作為視頻的彩蛋放在視頻的最后公布。這樣的方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也不會拉長微視頻的時間,最靈活的時,可以由學生們控制時間,進行充分的思考。
總之,微視頻的制作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從教學的講解內容、課件制作的形式、軟件的選擇、錄制視頻的環(huán)境選擇等等,教師們還要注重許多錄制方面的細節(jié)問題,最重要的是,教師們要結合生物學科的學科特點進行微視頻課堂的設計,為當代生物教學帶來新的轉機,促進學生們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與教師們共同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陽山實驗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