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茜 贠妍 王昱耀
摘要:首先從共享書屋的發(fā)展、共享理念的產(chǎn)生等角度,強調(diào)了共享書屋引入高校的重要性,然后以共享作為切入點,根據(jù)對省圖及成都已有的24小時共享書屋的調(diào)研對比,從而引申到在高校引入共享書亭的可實施性,以及引入后相關的場地安全、服務費用、成本控制、分析反饋和監(jiān)督管理等有效機制。
Abstract: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ring bookstall and the creation of shared ideas,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bookstall in universities is emphasized. Then, using sharing as an entry point,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provincial maps and existing 24-hour shared bookstall in Chengdu, it has been extended to introduce the implementability of shared bookstal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related mechanisms such as site safety, service fees, cost control, analysis and feedback,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關鍵詞: 共享書亭;圖書服務;高校;可實施性
Key words: shared bookstall;book service;colleges;implementability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6-0254-02
1 共享書屋與共享書亭的概念
1.1 什么是“共享書屋”?共享書屋在我國的應用
共享書屋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即把閑置的圖書放置在家門口,和鄰居、朋友、陌生人進行分享。而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后,因“共享”被賦予成為新五大發(fā)展理念之一,共享書屋的意義也從原來簡單地書籍分享,變成改善全民閱讀氛圍,提高全民閱讀時間的技術平臺,其對于人民群眾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著重要意義。
在我國,共享書屋的概念興起時間較晚,但發(fā)展迅猛,從2017年3月深圳“創(chuàng)意小書屋”活動的開始,短短數(shù)月時間,洛陽、成都等大中型城市遍紛紛開展不同形式的共享書屋活動。相較于傳統(tǒng)圖書館借閱方式,共享書屋為市民閱讀提供了較大便利,不用跑遠路便能借閱書籍,不用受限于固定的借還書時間。但是共享書屋在極大方便市民閱讀的同時,也暴露出較多的問題,主要有書籍更新速度慢、服務人群寬泛、書屋損耗嚴重等。
1.2 什么是“共享書亭”?共享書亭的優(yōu)點
“共享書亭”是面向全國高校的新型共享書屋,它通過機械傳送、半自動化的技術支持,服務廣大師生的閱讀需求。與城市共享書屋的比較,共享書亭存在優(yōu)點有:①服務對象統(tǒng)一,服務對象人員素質(zhì)較高,設備損耗度低;②共享書亭的外觀設計可以與各高校完美契合,可以生成不同高校的logo,弘揚學校文化,增強學校凝聚力;③可根據(jù)學校在校師生專業(yè)的地理位置分配,擺放針對性書籍,出門及可隨時查閱需要用書;④服務分流,緩解圖書館的壓力,彌補圖書館時間的缺陷,可提供更完善的借閱讀書服務。
2 高校引進“共享書亭”的新時代背景
2018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fā)《關于開展2018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锻ㄖ芬?,各地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創(chuàng)新思路、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舉措,突出全年化、常態(tài)化、制度化和體系化、工程化、項目化,廣泛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活動,掀起新時代全民閱讀新熱潮。而共享書亭在高校的推廣實施,是順應黨的方針和要求,為全民閱讀提供堅實的中堅力量。
3 高校師生與“共享書亭”
3.1 組織高校調(diào)查問卷
針對高校師生對“共享書亭”的態(tài)度,我們進行了在西北某高校的問卷調(diào)查。本次調(diào)查從全校范圍展開,累計收回203份,其中有效問卷148份,有效率為72.9%。本問卷反映師生對“共享書亭”可行性看法。本次調(diào)查問卷的特點如下:①問卷題目涵蓋范圍廣泛。②調(diào)查結果真實可靠。
3.2 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3.2.1 書籍種類的需求
讀者對書籍種類的需求是進行圖書設置的又一重要指標,根據(jù)種類的比例確定不同書籍分布,比例越高,讀者的需求度就越高,書籍的數(shù)量就需要越多,反之則越低。其中宿舍樓或教學樓的專業(yè)分布較為混亂。
圖1說明文學類和工具類圖書為讀者的主要需求對象,這反映出學生的思想與興趣沒有得到學校的重視,需求率越高即代表滿足率越低,故在日后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應加大這方面圖書的比率。
3.2.2 讀者借閱圖書的時間段
讀者節(jié)約圖書的時間段是本項目一開始的出發(fā)點,也很大的限制了讀者對圖書的借閱。因我校上午的課程多為4節(jié),故設置為一個選項。
圖2說明,有近三成學生一般會在一天課上完后借書(圖書館自助借閱系統(tǒng)已關閉),而半數(shù)學生集中在下午第三四節(jié)課借閱,這可能會在一定方面上影響借書效率,所以本項目能在這兩段時間內(nèi)緩解圖書館的壓力或者是提供借閱服務。
3.2.3 讀者對圖書館的滿意程度
讀者對圖書館的借閱的滿意與否間接決定了本項目的可行性。
圖3說明,有近一半的學生對圖書館的借閱服務略有不滿,結合圖3,現(xiàn)有的借閱服務繼續(xù)改善。
3.2.4 對共享書亭的可行性的試探
讀者的態(tài)度決定了項目初期的發(fā)展可能性。
圖4說明大部分師生愿意嘗試共享書亭的。
3.3 問卷調(diào)查結果
在問卷調(diào)查中,學生對工具類用書的需求占到總數(shù)的24%,使用工具書的時間較短,且部分工具書獲取有用知識點較少,想要隨借隨還。還有半數(shù)以上的師生對本校的圖書館借閱服務不滿意,理由大致為圖書難找,針對性差,圖書借閱時間與正常作息時間不符等。在調(diào)查“是否需要共享書亭”時,有88%的師生表示需要。此調(diào)查表明在全民閱讀的今天,高校師生對書籍的需求正在迅猛增長,“共享書亭”的出現(xiàn)能夠極大程度滿足師生對知識渴望的滿足,也能在多次的借與還之間,加強學術的交流。因此“共享書亭”不僅是探索知識的紐帶,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梁。
在調(diào)查中,師生還為了書亭的發(fā)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借閱圖書與誠信掛鉤,利用校園卡、身份證等,建立借閱者誠信記錄檔案,將書籍資源合理分配,使“共享書亭”的生命周期能夠最大限度的延長。
4 小結
在文化日益發(fā)展繁榮的今天,共享作為一個新興名詞,已逐漸拓展成為共享經(jīng)濟、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發(fā)展模式,這種共享性經(jīng)濟可以有效地利用一些閑置資源,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減少資源的浪費。而“共享書亭”的出現(xiàn)是歷史的必然,對于共享書亭服務引入高校的實施,正是基于“共享”這一理念所開展的,強調(diào)公益性、完整性、統(tǒng)籌性及共享性,最大可能服務于高校讀者,并與傳統(tǒng)圖書館相結合,更好的做到服務于人,發(fā)展于人。
參考文獻
[1]榮幸,基于眾籌理論的圖書館眾創(chuàng)空間構建[J].新世紀圖書館,2016(10):8-10.
[2]張新鶴,肖希明.我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0.
[3]聚焦十八屆五中全會——專題報道——人民網(wǎng)[EB/OL].【2017—04—20】,http://cpc.people.com.cn/CB/67481/399243/index.html.
[4]Lipinski ,Tomas, Minow , Mary ,and McCord , Greetchen . The Librarys Legal Answers for Makerspaces –e Editions e-book. Chicago: ALA Editions 2016.
[5]趙樂.“共享”理念研究【D61】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