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大學課程改革究竟需要改什么?

        2018-09-17 09:34:52高江勇周統(tǒng)建
        中國大學教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高江勇 周統(tǒng)建

        摘 要:目前,大學課程教學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唯獨缺了一份“真”,少了一份“實”。課程目標遲遲未能實現(xiàn),固然與觀念落后、課程開發(fā)能力偏弱有關,但是,現(xiàn)實中課程改革屢屢擱淺的更大的原因在于課程實踐中人的缺失。歸根結底,大學課程改革最終應該是“人”的改革,不僅是理念的更新,更是每一位大學人必須走出舒適區(qū),實現(xiàn)從舊我向新我的轉(zhuǎn)變。

        關鍵詞:大學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精神重塑

        大學課程是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基礎,中外優(yōu)秀大學在其發(fā)展的征途中無不留下獨特的追求卓越的課程哲學腳印[1]。誠如有學者提到的:大學的產(chǎn)品本質(zhì)上乃是大學的專業(yè)和大學課程[2]。然而,細致考查當下的國內(nèi)大學課程,我們卻不得不經(jīng)常面對大學課程建設落后的尷尬。比如,一段時間以來不少高校開設的通識課程和專業(yè)課程卻屢屢淪落為“水課”[3],而學生也樂意享受“醬油課”[4]。這種常態(tài)也不斷地刺激我們的神經(jīng):為何重視大學課程建設的呼聲不斷高漲,而實際的大學課程其質(zhì)量仍難以令人滿意?為何大學課程改革的理念引進不少,課程大廈的設計圖紙也非常時髦養(yǎng)眼,但最終收獲的卻是一座又一座課程建設的爛尾樓。直面這些問題,促使人們反思,大學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究竟是什么?在改革的語境下,大學課程究竟需要改什么?對此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不僅必要而且緊迫。

        一、大學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大學課程體系改革迷向

        從專業(yè)育人整體目標考查,大學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一套相互銜接、互相支撐,層層遞進的課程體系。一段時間以來,國內(nèi)不少大學從各自的人才培養(yǎng)定位和培養(yǎng)目標入手,圍繞專業(yè)設置,對本校課程進行了大幅度的調(diào)整完善。比如,組織各方專家進行論證、調(diào)研,對課程結構、課程標準、課程計劃、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深入的修訂和完善。但是,由于尚缺少清晰的課程建設理念,尤其是對大學課程體系仍然鮮有系統(tǒng)化的改革思路[5],所以課改經(jīng)常會迷失和淹沒在各種文件和會議之中。也正是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缺少一種哲學上的反思和建構[6],缺少了自己的沉淀和思考,跟風和盲目引進就成為必然。于是,往往會出現(xiàn)課程改革在面上的陣勢和動靜很大,但是課程改革華而不實,難以觸及深層矛盾,東拼西湊,難見成效。

        時至今日,課程改革由于缺少清晰的思想和思路,許多具體工作仍停留在表面上,甚至在一些基礎性問題上打轉(zhuǎn)轉(zhuǎn)。比如,針對被廣為詬病的學生專業(yè)視野狹窄、知識缺乏貫通、人文素養(yǎng)低下問題,不少高校給出的改革藥方是: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增加和拼湊通識課程門數(shù),以增加其學時比重。又如,為了急于改變大學生普遍存在實踐能力不足的現(xiàn)狀,不少高校不顧專業(yè)性質(zhì),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隨意縮減理論課,猛增實踐實訓課程。然而,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究竟如何銜接,實踐環(huán)節(jié)課時究竟增加多少為宜,則鮮有細致的研究和思考。到頭來,盡管修訂完善的課程體系從學分總量上看,似乎也沒有多大毛病,但是課程整體的結構質(zhì)量難以令人滿意[7]。這種將大學課程體系改革簡化為對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圖紙)進行修訂的做法,僅僅滿足于課程數(shù)量的加法和減法。經(jīng)過一番課改大動作后,通識課程比例有了相應的增加,實踐課程也有了相應的加強,但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難有明顯起色。

        2.大學專業(yè)課程的承載力縮水

        無論課程體系的圖紙設計多么動人,如果缺少基于專業(yè)框架下每一門具體課程的支撐,落實人才培養(yǎng)方案、促進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提升無疑還是水中影??疾橐恍┌l(fā)達國家大學課程建設不難發(fā)現(xiàn),國外更加強調(diào)跨界、跨學科、跨專業(yè)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和課程設置,不少大學通過設置專業(yè)的組織管理機構來強化課程管理和質(zhì)量監(jiān)督[8]。在實踐上,更重視課程的多學科交叉,同時重視每一門課程的開設條件和保障體系,比如要充分評估課程教師的學術能力、課程理念、教學履歷經(jīng)驗、同行評議等。總的來說,國外大學專業(yè)的設置比較靈活,不少大學會根據(jù)學生培養(yǎng)的需要自主設置專業(yè)(或稱專業(yè)方向),但相比較而言,國外大學對專業(yè)平臺上的具體課程卻是斤斤計較,嚴把課程質(zhì)量關,保證每一門課程的開出有著科學而嚴格的考核程序[9]。

        反觀國內(nèi),不少大學依然難改“重規(guī)劃、輕建設、重數(shù)量、輕質(zhì)量”的積習,熱衷于上馬新專業(yè),擴大新領域,而對專業(yè)課程建設下的功夫還遠遠不夠。應該說,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大學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重視,不少高校也越來越加強課程體系的建設,包括課時的調(diào)整、同類課程的整合、不同課程模塊的配置等,新版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令人耳目一新且使人充滿期待。然而,如果稍微深挖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不少高校課程建設中普遍存在賬面課程與實際課程名實不符、因人設課等現(xiàn)象[10]。于是,裝點門面的“名師進課堂”退變成寥寥稀少的幾次講座,美其名曰“自主性的課程教學”演變成了課時和教學內(nèi)容的隨意縮水,靈魂燈塔的神圣光環(huán)卻難以掩蓋大學教師育人精神的困頓??v然外包裝如何光彩照人,卻依然遮蓋不了課堂上師生之間無精打采的相互應付。套用小品中的調(diào)侃:“課改最大的悲劇是人來了,但心沒了”,教師不(用心)教,學生不(用功)學,到頭來,名目繁多的課程建設和課程改革項目背后,產(chǎn)出的卻是一具又一具空心化了的課程教學。

        二、大學課程改革進程中人的透析

        1.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浮”

        對于當下大學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下降,使得國內(nèi)不少大學開始對各自課程進行查漏補缺或者增補修訂、完善更新。無論是行政機構的課程管理者,還是課程專家、教師,也加強了課程教學改革的力度。然而,長期以來受到實用主義和拿來主義思想的影響,引進國外新潮的課程理念和做法成為優(yōu)選。一時間,通識課程、頂峰課程、體驗課程、校本課程,以及近來風靡一時的微課程、數(shù)字化課程等一堆新名詞紛來沓至。然而,缺少充分的自我消化和吸收,囫圇吞棗套用這些理念和名詞,而其內(nèi)在的思想精髓或許并未真正掌握,課程建設思想依然落后,課程建設缺少內(nèi)涵。

        課改為何總是上了色卻難以入味?除了課程研究積累不夠之外,恐怕還與我們一貫輕視理論探究有關。尤其受到當下學風、教風浮躁風氣的影響,在課程大綱修訂過程中,急學急用普遍,始終缺少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缺少嚴謹?shù)倪壿嬎伎?,形式主義泛濫。由于普遍沉不下心來鉆研課程,缺乏一種求是精神,缺乏自身的參悟,所以許多工作浮于表面,或者僅僅是考慮解決短期和近前的問題。進言之,對于究竟需要什么樣的課程,大學課程教學中究竟存在哪些真問題,我們可能真的并不十分清楚。

        2.課程改革過程中的“躁”

        眾所周知,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和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慢功。換言之,基于課程的教育教學活動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慢活。但我們卻始終跳不出這樣的誤區(qū),總嫌本科人才培養(yǎng)工作見效慢,老想著能快點出活。所以,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導下,不斷加大投入,構建各種平臺,搞各種工程項目改革,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也正是缺少了應有的耐心,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必然會追求那些外在的顯性指標。比如,學校更加關注精品課程的數(shù)量有多少,課程平臺建設了多少個,全國教學成果獎獲得多少個,全國教學名師增加幾個,等等。而一線任課教師可能會關注,通過努力爭取能獲得多少個教改研究課題項目,有幾個國家級和省級的,發(fā)表的教學改革論文有幾篇。在這種量化崇拜的理念驅(qū)使下,使得人們更容易滿足各種數(shù)字化的成績。應該說,這些指標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課程教學改革的進步,但是,達到這些指標就一定能代表我們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高了嗎?恰恰相反,對數(shù)量指標的過分追求,可能使我們更容易蒙蔽和掩蓋一些深層次問題,進而忽視對一些內(nèi)涵質(zhì)量方面的追求。在現(xiàn)實中,不少學校紛紛上馬建設各種人文課程或者通識課程平臺。然而在熱鬧的背后,我們卻不得不無奈地接受在大學校園相當比例的學生不愛讀書、不會讀書、不愿讀書的現(xiàn)實[11],有知識沒文化現(xiàn)象依然如故[12]。通識教育薄弱的原因縱然有千百條,但是,缺少培育濃厚的讀書環(huán)境和氛圍難道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嗎?

        3.課程教學管理過程中的“虛”

        課程改革是一項耗時費工的系統(tǒng)性“里子”工程,其開展需要每一個大學人能沉下心來,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推進。當前大學課改中值得引起關注的一種現(xiàn)象是:在各種場合,大家都能認識到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對當前課程建設中所存在的問題大家也都一致認為亟待需要改革,但是究竟需要改什么、由誰來改,則要么缺少相應的下文,要么就是躲躲閃閃。在多數(shù)情況下,總習慣于要求改變別人,對于是否需要改變自己則顧左右而言他。所以,當前課程改革存在的最大阻力或許不是別人,而正是來自我們自身。一是對課程設置不愿真管。目前,大學課程設置和管理更多的是基于從是否有利于“好管”角度出發(fā),而較少考慮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和知識體系的掌握。尤其是當前學生學習需求的多樣化激增,客觀上造成了課程管理工作負荷加重。另外,一些內(nèi)容過時的老化課程、重復設置的課程本應該淘汰、退出,但由于擔心會觸碰到一些教師的利益,而不敢動真格的。二是對學生課程學習的管理不敢碰硬。在此,我們不得不提到在我國近現(xiàn)代有重要影響的西南聯(lián)大。眾所周知,西南聯(lián)大曾經(jīng)是以培養(yǎng)高質(zhì)量人才而聞名遐邇,除了嚴謹?shù)膶W術氛圍、眾多的學術大師條件外,關鍵因素就是其嚴格的考試制度。據(jù)說西南聯(lián)大學生的畢業(yè)率只有52.08%。能夠通過嚴格考核的,其學習能力和素質(zhì)絕對不會太低[13]。

        反觀今天的大學教育,由于“寬進寬出”的學習管理制度,使得進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失去了對學習探索的動力,幾乎毫不費力皆能順利畢業(yè),學生的學業(yè)含金量可想而知。到頭來,管理者不管,教師不教,學生不學,每一次轟轟烈烈的課程建設后教學質(zhì)量難見提高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

        三、大學課程改革究竟應該改什么

        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的本科教育更需要一流的課程。今天我們所討論的大學課程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以現(xiàn)實課程問題的解決為指向的。

        1.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求真

        (1)本真。從目前整體課程改革進度來說,容易改的基本都改了,剩下的都是比較難啃的骨頭?;蛘哒f,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水區(qū),是一場觸動靈魂、觸動利益的深水區(qū)攻堅戰(zhàn)。因為,當外部條件建設達到必要的水準后,課改的主要推動力在于“人”主體性的發(fā)揮。我們不禁要追問,大學人有沒有不忘初心,牢記自己的根本價值和使命?大學人的初心難道不是扎根講臺,精心育人嗎?然而,受到當下浮躁社會風氣的影響,不少大學人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初心,隨波逐流,熱衷于上項目、拼論文,甚至上了心思赤裸裸對官和錢的崇拜,這是大學人理想的丟失,甚至是教師職業(yè)追求的倒退。試想,精神上缺了鈣的教師還能培養(yǎng)出有正義感、有責任擔當?shù)纳鐣駚韱??培養(yǎng)學生不要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首先得拷問一下每一位大學教育工作者,自己是不是一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以,這不是對當下每一位大學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額外要求,這是教師職業(yè)光環(huán)的應有之義。唯有這樣的反思,才有可能過濾思想上的雜質(zhì),不斷凈化大學人的心靈,提升境界,在浮躁的外部環(huán)境下能更沉下心來,把心思用在課程教學上,把自己的感情投入進來。

        (2)較真。課程改革理念的創(chuàng)新固然重要,而如何真正有效地將課程理念落到實處,在當下則顯得更為寶貴。為了進一步加強本科課程教學的中心地位,規(guī)范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zhì)量,不少大學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如領導聽課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生評課制度、教學工作一票否決制度等,旨在引導教師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但是,我們卻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如此嚴苛的課程質(zhì)量管理制度下,無論是教師給學生的考試打分,還是學生給老師的評教得分都不低。為何如此優(yōu)秀的考核分數(shù)不能等價換置為高質(zhì)量的課程教學呢,難道是我們的錯覺?為何我們的課程管理制度會失效?這恐怕與我們?nèi)鄙僖粋€“嚴”字脫不了關系。就今天學生群體而言,學習狀況令人擔憂。根據(jù)統(tǒng)計,有的大學學生缺乏動力,厭學,為考試而學習的比例高達77%[14],而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的調(diào)查顯示,84.7%的大學生坦言當前大學生逃課現(xiàn)象嚴重[15]。相當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學校以怕影響穩(wěn)定為借口,有意無意地放松了對學生的考核要求,學生一旦入校,管你學不學,都可以順利畢業(yè)。如此零淘汰的“示范”效應迅速擴散,使得不愿學、不肯學群體的比例越來越高,嚴重影響了良好教風和學風的形成。為了切實扭轉(zhuǎn)這種局面,現(xiàn)在不少大學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對學生學業(yè)進行嚴格考核的重要性。愛之切,責之深。有的學校也因此出臺了學生學業(yè)警示制度、學業(yè)考核淘汰制度[16]。

        在嚴格的淘汰制度壓力下,學生學與不學的結果將會有很大差別。試想一下,如果學生都愿意多讀書、肯讀書、廣讀書,學生的知識量和知識結構必然會有一個提升,學習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自然也會增加和改善。一句話,我們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的執(zhí)行力。只要敢于碰硬、執(zhí)行到位,克服眼前利益,不僅能長久地贏得學生的認可,也會最終贏得社會的認可。

        (3)認真。無論多么嚴密的制度,都不如內(nèi)心的認同和對教師事業(yè)和教學工作的熱愛[17]。教材內(nèi)容再好,那也是教材編寫人員的作品,只有課程實施者加入了自己獨到的理解,死板的課程才能變活。就像大自然風景再優(yōu)美秀麗,如果缺少了畫作者用心的描繪、用心的體察感悟,就沒有辦法把它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滿意作品。同樣的道理,大學課堂吸引不吸引人,靠的是教師潤物細無聲的慢火細燉,靠的是教師俯下身子的千錘百煉。教師只有在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有了自己的哲學觀后,才能真正將課程教材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才能把課講透、講深,才能在課堂上激活學生的心靈,并在精神上和學生相遇。這樣的教師才能真正擔負起學生學習引導者的角色。

        除了強調(diào)教師在教學上下真功、用真情外,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也必定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高質(zhì)量的課程學習不再是單向度的知識流動傳輸,而是建立在學生與授課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當學生經(jīng)過努力達到理解極限這個臨界點時,如果能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學生就可能一下子豁然開朗并獲得新的認識。這也就很好地詮釋了何為“師生共同體”,就是學習目標、方向共同一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統(tǒng)一。只有教師認真地教、學生認真地學,才有可能獲得穩(wěn)定的教學成效和學習質(zhì)量。

        2.課程改革過程中的求實

        (1)務實。在今天,我們談及大學課程的改革,絕不是簡單地為了改革而去改革,而是要深刻把握當下大學課程所面臨的具體問題,努力解決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以,必須保持一種嚴謹而務實的態(tài)度。正如有學者所言,我們對課程建設理念和理論的探尋,并不僅僅是為了發(fā)表幾篇論文,教育研究的最大生命力在于能夠影響實踐,包括影響教育教學改革,為一線的教師和學生,為各類各級學校管理者提供新視野、新思路和新見解。大學課程改革要取得實效,必須準確把握當下大學課程存在的困惑和問題。無論是大學校長,還是一線教學老師,或是教學管理者、圖書管理員、實驗員,每一個大學人都應該基于道義和良心,系統(tǒng)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追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學生的學業(y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學生的日常生活放在心上,是否能對學生各種各樣的瑣碎事、繁雜事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抱怨。在行動上,是否能從自身做起,多一份嚴格之心、多一份探究之心;站在大學講臺上的教師,是否都力爭能有自己的教學心得,都有自己的一份新的理解。事實上,當一個教師能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課程教學“道道”,他也就成為課程教學的建構者和發(fā)展者。唯有這樣,大學課程改革才能真正接上地氣。進而言之,課程改革成功的標準,不是推出了一套新理念、新課程、新方法,而是這些對教師而言的外來之物,是否轉(zhuǎn)化為教師日常教學生活的一部分,把新理念轉(zhuǎn)化為新活法[18]。

        (2)踏實。從根本上說,大學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如何實現(xiàn)在有限的課程容量下,最大程度地開發(fā)和拓展學生的潛能,使學生不斷地自我發(fā)展、自我成長,逐漸成為一個能自我實現(xiàn)的人。這一切不僅依賴于大學課程體系的整體質(zhì)量,而且更有賴于每一門具體課程的質(zhì)量。課程體系大廈根基牢不牢,關鍵在于燒制的每一塊磚頭硬度夠不夠。經(jīng)常有人說,教育改革不缺口號,缺少的恰恰是如何把一件一件的小事情做實。

        具體來說,作為課程實施者,一線教學老師需要研磨打造好每一門課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把每一門課程、每一堂課都按照精品的標準來做。我國史學大家陳寅恪在講授“隋唐史”時曾經(jīng)聲明:“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

        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也不講。現(xiàn)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這是何種過硬的氣魄和精神!有一位教學名師在一次學術講座上也不無感慨地說過:“上一節(jié)好課,或者幾節(jié)好課是有可能的,但是要把一門普通課程的每一節(jié)課都講得能吸引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能把一門課程講好是一個硬功夫。在當前學風浮躁背景下,更是對每一位大學人靜下來做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一些國外著名大學相比,我們的差距在于:我們習慣上認為的小事,人家是一件一件地把它做好做實。所以,借鑒學習國外課程教學的先進經(jīng)驗,不僅僅在理念上,更在于對事情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句話,如果能把課程教學中的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好做實了,我們距離一流本科課程以及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標也就不遠了。

        (3)厚實。說實話,當今的大學課程教學什么都不缺,唯獨缺少一種感動!現(xiàn)在的大學課程教學很像一部部肥皂劇,打打鬧鬧很熱鬧,但缺少深度、缺少令人回味的地方,更缺少心靈的震撼和洗禮。為何我們的大學課堂失去了磁性,不再吸引人?教育家梅貽琦說過:“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游也。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不求而至,不為而成”[19]。設想一下,如果學校的水池水很淺,教師的思想水庫存量也不豐裕,學生能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暢游起來嗎?

        在當今這個過分崇尚效率、業(yè)績、產(chǎn)出的稍顯浮躁和淺薄的社會氛圍下,厚實的學風顯得更難能可貴。有的教師講課已經(jīng)講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味同嚼蠟、毫無新意,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別人(教材)的話語,令人昏昏欲睡;而有的教師卻能一支粉筆,不急不忙中能把別人看起來乏味的知識講得津津有味。有人講,教師不就是個教書匠嗎?把教材講活講透徹,不僅要具有嚴謹?shù)慕田L和學風,更需要深厚學養(yǎng)的緩慢積淀。厚學,才能厚積薄發(fā),才能有感而發(fā)。能把看似簡單的一門課、一堂課講好,能講得吸引學生,引領學生探索學問,是需要豐富的科研閱歷和人生閱歷支撐的。所以,要成為一名贏得學生喝彩的大學教師,唯有在自己的學問上不斷求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厚實[20],才能真正成為學子們求學道路上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1] 常思亮.大學課程與大學超越[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1):27-29.

        [2] 周光禮.“雙一流”建設中的學術突破——論大學學科、專業(yè)、課程一體化建設[J]. 教育研究,2016(5):72-76.

        [3] 陸國棟. 如何打造真正的大學課程[J].中國大學教學,2016(2):10-13.

        [4] 胡樂樂.“醬油課”與大學精神相悖[N]. 光明日報,2012-04-18(4).

        [5] 劉道玉. 論大學本科課程體系的改革[J]. 高教探索,2009(1):5-9.

        [6] 周海濤. 大學課程目標與內(nèi)容調(diào)查報告——對三所綜合性大學本科課程的調(diào)查分析[J]. 教育研究,2004(1)65-71.

        [7] 樊華強. 我國大學實施通識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 當代教育與文化,2014(2):105-108.

        [8] 樂毅. 亞洲一流大學本科課程設置與課程管理特點評析[J]. 中國高教研究,2015(2):46-53.

        [9] 葉信治,林麗燕. 美國大學課程審批制度述評[J]. 高等教育研究,2014(4):94-102.

        [10] 胡弼成. 個體發(fā)展指向:大學課程體系的本質(zhì)[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6):1-5.

        [11] 孟和. 在實踐中學習通識教育[EB/OL]. http://www.sjtupmm.com/article-3890.html.

        [12] 田學斌.文化的力量[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93-97.

        [13] 陸道坤,蔣葉紅. 從通識教育到一流本科建設——基于西南聯(lián)大的研究[J]. 大學教育科學,2016(5)94-100.

        [14] 張展基,陳建平. 理工科專業(yè)大學生學風狀況調(diào)查與分析[J]. 中國成人教育,2010(4):85-86.

        [15] 暢軍亮,吳丹.基于扎根理論的大學生學習倦怠研究——以X大學為例[J]. 高教探索,2016(8):62-65.

        [16] 陳珂. 南京林業(yè)大學一年半勸退49學生[EB/O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9/357607.shtm.2016-12-20.

        [17] 肖永明. 肖永明正解《大學》:不修內(nèi)圣 再嚴密的制度也是空文[EB/OL].http://guoxue.ifeng.com/a/20151113/46228297_1.shtml.2016-11-18.

        [18] 葉瀾. 一個人和她的教育改革[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50429/n412103707.shtml.2016-12-05.

        [19] 瞿振元. 現(xiàn)代師生關系:學習共同體[N]. 中國青年報, 2016-12-02(8).

        [20] 馮維明,張會杰.大學的課堂何以精彩——一位教授的經(jīng)驗分享[J]. 教師教育研究,2015(9):29-33.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課題:新常態(tài)下高水平特色大學教育教學體系的間性改革,課題編號:2015JSJG005;2017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課題:林業(yè)高?!熬G色基因培植”人才特色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2017JSG032]

        [責任編輯:夏魯惠]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8:04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chuàng)客教育影響分析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11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7:08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49
        當前農(nóng)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構建和改進現(xiàn)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4:29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diào)查研究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0:36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shù)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4区| 久久高潮少妇视频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高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传媒在线无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 所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中文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国语版| 日本黄网站三级三级三级| 国产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久热手机在线视频观看| 人妻少妇久久中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好吊妞人成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区福利视频免费看| 校园春色人妻激情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办公室沙发系列高清|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 中文字幕美人妻亅u乚一596| 中国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 麻豆影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国产精品久久网| 亚洲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在线一二三四区 |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精品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网站| 欧洲亚洲视频免费| 亚洲av少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