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海
【內(nèi)容摘要】初中物理本身是一門探究性非常強的學科,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問題的提出,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掌握了知識,理解知識的內(nèi)涵。但是很多教師在探究式教育中對于問題的提出現(xiàn)狀并不樂觀,提出的問題形式化嚴重,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問題提出的原則和方法,提高問題提出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育 問題
引言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所以探究式教育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加強探究式教學來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式教學中,問題的提出是一個關鍵的內(nèi)容,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而要想成功發(fā)揮提問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師要掌握提問的原則和方法。
一、探究式教育中問題提出的現(xiàn)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雖然教師意識到了提問的重要作用,但是提問的效果卻并不容樂觀,教師提出的問題一般比較封閉,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也很難跟隨者教師的思路來思考和學習。現(xiàn)代教育非常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而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一定要提高課堂的開放性,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中也是一樣。但是目前很多教師的提問都比較封閉,沒有留給學生探究的空間①。另外,教師提問過程中的形式化非常嚴重,很多教師在課堂中會提出問題,并且也會給一定的時間給學生探究,但是并不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往往是幾分鐘之后還是教師來講解相關的知識,直接給出答案,沒有真正了解學生的探究過程、在探究中遇到哪些難題、該如何去解決等。教師的提出的問題過于單一,提問的方式比較單一,沒有采取多樣化的問題導入,同樣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
二、探究式教育中問題提出的原則
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中,問題的提出是重要切入點,關系著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參與度,是探究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問題導入環(huán)節(jié),要合理設計問題。合理設計問題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②。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遵循趣味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啟發(fā)性原則和層次性原則等,趣味性問題主要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才能主動學習;教師設計的問題要能夠激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針對性,一般是針對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和解決物理的方法來設計;啟發(fā)性就是要指問題要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方向或者正確的方法;層次性原則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要能夠循環(huán)漸進,由簡單到困難,才能一步一步引導學生來深入理解知識③。為了確保提問的有效性,教師提出的問題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困難,同時教師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
三、探究式教育中問題提出的方法
1.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提出問題
初中物理是一門和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而新課標也明確指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定要加強生活化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出問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實際生活實例入手來引出問題,通過列舉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或者物理原理來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問方式。例如,在學習“多普勒效應”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例入手來提出問題“為什么坐在前面的學生比坐在后面的學生更能聽清楚老師將的話?”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來拉近學生和物理學科之間的距離,激發(fā)求知欲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還能夠引發(fā)學生對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思考,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2.通過演示實驗來引出問題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很多物理知識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引出來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演示物理實驗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來思考,讓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更直觀地感受物理知識,對物理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電阻”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計一個串聯(lián)電路,讓學生觀察燈泡的亮度,而教師則調節(jié)變阻器的大小,提出問題“燈泡的亮度和變阻器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進行思考,分析電流、電阻和燈泡亮度之間的關聯(lián),引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有利于探究式教學的開展,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結語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關注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而要想取得良好的探究效果,就對教師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提問時要遵循層次性、趣味性、針對性和啟發(fā)性的原則,可以通過生活實例以及物理實驗的方式來引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注釋】
① 楊貴文.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中問題提出的原則與策略[J]. 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22(2):132-133.
② 陳志遠. 初中物理教育中課堂問題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探究[J]. 初中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5(2):3-3.
③ 楊元濤. 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6(15):124-126.
(作者單位:廣西北海市銀海區(qū)福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