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子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7-122-01
摘要 長期以來我國奉行應試教育,重智育、輕體育,其累積效應就是將大學生們一批批地生產(chǎn)成了高度近視、手無縛雞之力,缺乏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不足的書呆子。當代大學生亟待加強生命安全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有機地融入生命安全教育,可以極大增強高校在校生的應急自救互救能力與安全意識,讓他們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
關鍵詞 大學生 生命安全 體育教學
現(xiàn)在的80后~00后屬于“捧在手里怕摔了,頂在頭上怕曬了”的獨生子女,家長和社會特別關注他們的人身安全。與此相應的是,今天兒童、中小學生的安全知識普及得非常廣泛,中小學都開展了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尷尬的是:長期以來,從社會大眾到莘莘學子,都想當然地以為高校是安全穩(wěn)定的象牙塔,高校也往往忽視對在校生的安全教育,造成了當代大學生反而缺乏安全知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不如小朋友的怪現(xiàn)狀。大學校園意外傷亡事故也頻頻發(fā)生。大學生生命安全教育是當前大學教育亟待補上的一塊短板。造成大學生安全意識薄弱、自我保護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長十幾年如一日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動手能力差,有高校多年來忽視素質(zhì)教育,忘記了“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教育宗旨,僅僅進行一些陳舊的生存訓練敷衍。目前,鍛煉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立竿見影的方法,莫過于利用現(xiàn)有的體育課,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體育課的內(nèi)容中。
一、生命安全教育
1968年,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首創(chuàng)“生命安全教育”,1979年澳大利亞明確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未來教育有四大支柱: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和發(fā)展,其中“學會生存”為一切教育的基礎,試問一個人如果不能生存,那么他如何學習、工作、生活呢?而且,“學會生存”還可以更充分的發(fā)展自己的人格,并能在生活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責任感。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也在心理需求層次理論中指出:人最為基本的個體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我國高校在校生生命安全現(xiàn)狀不值得樂觀,大學生自殺率已經(jīng)超出全國自殺率一倍以上,廣州某高校曾經(jīng)在十天之內(nèi)四人自殺,武漢大學也發(fā)生過博士生自殺的事件;同學、同寢之間的互相傷害、殺人斗毆亦屢見不鮮,甚至發(fā)生過震驚全國的馬家爵事件,鮮血淋漓,觸目驚心。這無疑反映了相當數(shù)量的當代大學生經(jīng)不起壓力和挫折,自卑消極,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對生命的熱愛、尊重和珍惜,對家庭和社會沒有責任感,且缺乏自衛(wèi)本領、缺乏應急自救與互救技能。此外,近年來高校學生體質(zhì)逐年下降,視力、體能、肺活量一屆不如一屆,每年馬拉松長跑中幾乎都有幾個大學生猝死。
二、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大學體育教學
在傳統(tǒng)上,我國體育教學就帶有封閉性軍事化訓練的色彩,宗旨就是“鍛煉身體,保衛(wèi)祖國”,為部隊提供源源不斷的后備生力軍。體育教學,通過不斷練習跑步、跳躍、攀登,增強學生的體力、速度、柔韌性、靈敏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強健學生的體魄。更重要的是,通過集體性的吃苦鍛煉,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加強他們的生命體驗,強化他們的生命意識,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起對自己、對同學、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走出封閉的內(nèi)心,融入集體。體育不僅僅是體質(zhì)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智育和德育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梢哉f體育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和生命安全教育有緊密的關系,是生命安全教育當之無愧的最佳載體。
(一)將生命安全教育與大學體育教學相結合,首先應該改革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內(nèi)容,向?qū)W生尤其是女生傳授自衛(wèi)術,使學生掌握實用的基本自衛(wèi)本領。
(二)寓險于樂,寓教于樂,有意強化體育游戲的難度,增加攀巖的練習,讓學生在“好玩”中掌握高樓發(fā)生火災時的逃生技巧;在操場上組織“老鷹捉小雞”之類的跑步比賽,讓學生們在游戲中學會遇到壞人如何快速逃生;組織團體對抗性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28年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公開呼吁:全世界每個人都應該至少掌握一兩種救生技能。所以有必要在體育課上定期舉行防震、防火災、防車禍、防緊急意外事件的演習,并安排課時,專門傳授救生技能。
三、結束語
體育課兼有學科性和活動性特點,并以大量課外體育活動為其強大支撐,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還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各種自救能力,避免機械外力的傷害和人身傷害。它能使大學生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本領,具有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體力,并給人以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有效發(fā)揮體育教學獨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可以幫助大學生加強自身安全修養(yǎng),保持健康心理,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和防范技能,增強自我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