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娟
摘 要:群文閱讀理念走進我國教育界也不過是不到十年的時間,尚處于起步階段,也是一線語文教師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同一個議題,選擇多個文本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閱讀,并鼓勵學生在對比閱讀思考中提高閱讀鑒賞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各方面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基礎知識
群文閱讀又稱為多文本閱讀,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確定某一議題,然后選擇多個文本放在一起進行閱讀,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中的基礎知識,更加輕松地理解文本大意。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文本的挖掘工作以及議題的確定工作,要給學生搭建起自主思考、探究的平臺,使學生在多文本的對比閱讀中掌握知識,提高語文學習的基本能力。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方面開展群文閱讀活動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多文本的閱讀中豐富知識,提高效率。
一、修辭手法——群文閱讀
修辭手法屬于語文教學中的基礎知識,而且了解和學習常用的修辭手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語文文本中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能讓學生感受修辭手法的應用作用。但是,從目前的初中語文修辭手法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重視修辭手法的教學,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應用方面,很少有學生將所接觸過的修辭手法的應用與自己的寫作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導致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依舊平淡無奇。所以,為了提高學生修辭手法的學習效率,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我們可以借助群文閱讀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認識,使學生在自主理解、對比分析中真正掌握每種修辭手法的特點,進而為學生的有效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閱讀《春》時,眾所周知,這是一篇運用了大量修辭手法的散文,所以,為了幫助學生了解修辭手法的應用效果,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在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我還選擇了《山中訪友》《濟南的冬天》這兩篇文章來進行群文閱讀活動,這兩篇文章一篇是我們學習過的,一篇是下節(jié)課要學的,三篇文章形成一個小組進行群文閱讀活動就是為了讓學生學習修辭、應用修辭。因此,在這一群文閱讀活動中,我先組織學生結合教學內(nèi)容對《春》這篇文章中使用的修辭手法,比如:比喻、擬人、排比等等,并引導學生將文本中的句子進行整理分析,同時,初步總結出這些修辭手法的應用作用。接著,組織學生將這一群組的文章進行合作交流,即結合自己本節(jié)課所學的修辭手法的知識對《山中訪友》《濟南的冬天》這兩篇文章中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進行整
理,分析每個句子的特點,并嘗試著去應用。最后,要求學生將這三篇文章中所涉及的修辭手法進行整理,同時形成表格,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強化了對修辭手法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二、文學常識——群文閱讀
文學常識也是語文基礎知識內(nèi)容之一,而所謂的文學常識主要包括文本作者以及作者的基本信息等等,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基本內(nèi)容。所以,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好“主題”,要通過不同主題的設定來幫助學生積累不同的文學常識,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例如:以“時期”為主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文學常識。
秦朝以前:《詩經(jīng)》《楚辭》,其中,《詩經(jīng)》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并按照《風》《雅》《頌》三個部分進行的劃分。其中《關雎》《氓》都是出自《詩經(jīng)》……
唐代: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其中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寫出了李白的自信……
……
總之,組織學生按照“時期”進行劃分,之后再對不同時期的文本進行群文閱讀活動,以“唐代”為例,我們可以在這一大主題下劃分不同的小主題,比如:對李白詩詞進行群文閱讀,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卻感受一個相對完整的李白形象等等??傊诮柚何拈喿x活動幫助學生積累文學常識時,教師要做好群文閱讀主題的劃分和選擇,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條理地進行記憶,不會因為太多、太亂而記混。
三、表達方式——群文閱讀
所謂的表達方式是指閱讀文本中運用的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方式,這屬于語文學習中的基礎知識。而我們該如何借助群文閱讀活動來組織學生學習文本中的表達方式呢?
例如:在閱讀《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為了讓學生學會描寫這一表達方式,我將這篇文章與《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三顧茅廬》這三篇文章組成了一個群組,引導學生對這四篇文章中的“人物描寫”進行了分析,引導學生去感受這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都是以怎樣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中是通過細節(jié)來描寫各人物的形象特征的,比如:文章有多處描寫“笑”的句子,在這一“笑”的描寫中將在場的各個人物的性格再次進行了展示,比如:王熙鳳、鴛鴦的笑,說明了她們是善于計謀的人等等。之后再引導學生去分析其他三篇文章中的描寫方式,比如:《范進中舉》中的語言前后對比描寫等等,這些都是本節(jié)群文閱讀活動所要合作交流的內(nèi)容,也是有助于提高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效率的。
作為新時期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重視群文閱讀活動的開展,要通過不同群文閱讀主題的確定來為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敬惠.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實踐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8).
[2]裴英麗,史繼鋒.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J].語文知識,201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