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社會潮流影響和家庭成長中存在的父親的缺失、游戲的缺失以及同伴的缺失導致的。因此,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多帶領他們進行戶外活動,轉移其注意力。學校、老師要與孩子多進行心靈溝通,從而使兒童遠離電子游戲,回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來。
關鍵詞:網絡游戲 沉迷 正確引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211-02
當各大媒體頻頻爆出沉迷網絡游戲的孩子自殘自殺時。我們不禁為那些勤于出入網吧的孩子擔心。孩子近視、情緒低落、精神萎靡不振、勾腰駝背、身體免疫力下降等,無不跟沉迷于網絡游戲有關。
1 形成原因
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1.1 社會潮流,追求“時尚”
我們改革開放持續(xù)到今天,我們國家原來有包容多元化的文化,“時尚”越來越在青少年中盛行,同是表現(xiàn)出年輕化,即兒童也在追求。網絡游戲的出現(xiàn),以其前所未有的獨特魅力很快成為“時尚”的內容。當學校放學,一部分學生聚集一起,不停討論網絡游戲的裝備,使用技巧,游戲卡價格,每個孩子眉飛色舞,談笑風生,沉迷于游戲角色里。于是,游戲中各種打殺角色便成了他們追求“時尚”的目標,如果哪一個孩子說不出一定方法技巧來,顯得非常的格格不入,于是大量兒童加入到網絡游戲大軍的行列。
1.2 三缺失,導致孩子尋找精神寄托
中國家庭的孩子,在成長中,存在著不同水平上的三缺失現(xiàn)象:
1.2.1 父愛的缺失
《三字經》[1]里說的“養(yǎng)不教,父之過”強調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責任。張良科在《父親影響力》中表明:父親對一個人的成功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2]。父愛相比于母愛,看似不是那么重要。但是父愛缺失的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往往缺少陽剛之氣,自己角色不清且自制力更差,他們更喜歡沉迷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到了青春期,父親的陪伴更重要,父親代表著規(guī)則、秩序和自控力。但是中國家庭教育中,父親往往忙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很少參與孩子的成長?!吨袊彝ソ逃F(xiàn)狀》[3]公布了從2014年5月開始進行的調查結果,父親主導教育的家庭不足兩成。在父親缺失的情況下成長的孩子,很多就以網絡游戲作為自己的精神寄托。
1.2.2 游戲的缺失
喜歡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目前的兒童面料沒有同伴,沒有父母的陪伴,因為缺失各種兒童游戲。如今中小學的體育活動男女生在時間和內容上并沒有太多的差別,其實男生游戲需要一定的刺激、冒險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但是學校往往面臨安全問題,要求學生校園里走路都不允許快,逐漸剝奪男生的天性,因此,網絡游戲就成了他們最好的替代對象。
1.2.3 同伴的缺失
我們人類都是群居性動物,彼此之間需要交流從而達到心靈的滿足與安全。兒童的成長永遠離不開同伴的陪伴,通過同伴的玩耍,從而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但是,目前中國城市家庭的現(xiàn)狀基本是:(1)獨生子女家庭占大多數(shù);(2)老二與老大的年齡差距大,無法實現(xiàn)同伴的作用;(3)父母忙于工作,無法與孩子多交流,基本是爺爺奶奶陪伴。這就導致網絡游戲成了孩子最好的選擇。
1.3 越阻止,誘惑力越大
很多家長也意識到網絡游戲的危害,于是就簡單粗暴地進行阻隔。不讓看電視、接觸電子產品,這無異于是癡人說夢?,F(xiàn)實生活中網絡無時無刻不在生活中出現(xiàn),你越阻止,孩子對這些東西越好奇,它的誘惑力越大。
2 探究解決辦法
2.1 國家制定出臺相關規(guī)章制度
文化部于2010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4],對網絡游戲的開發(fā)者、代理商、經營場所、經營時間做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該辦法對兒童沉迷于網絡游戲,從源頭上和制度上做出了規(guī)定。2017年文化部會議再次審議和修改,最終發(fā)布。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兒童網絡游戲而提出的規(guī)章制度,這對我國網絡游戲從開發(fā)、審批到運營健康有序地發(fā)展提出了制度上的保證,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
2.2 找準原因,正確引導
每個兒童都有自己成長環(huán)境,他們都有自己獨立看待世界的方法方式。老師和家長需要正確對待孩子玩網絡游戲,不能見到網絡游戲就當成洪水猛獸,我們需要仔細分析孩子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例如:有的兒童沉迷于交友,有的沉迷于暴力游戲,有的沉迷于智力游戲等等,家長和老師都需要認真仔細觀察,正確引導孩子,從而達到治標治本目的。
2.3 有效陪伴
陪伴不只是你人陪著,更要用心陪著。有效陪伴,首先保證基本的陪伴時間。其次要求家長在陪伴時全心全意,傾情投入,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懷下健康成長。第三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成長需求,為其健康成長提供支持與幫助??傊瑤ьI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體育運動、逛街、看電影等。孩子享受到來自父母及家人親切的關懷,怎么還會沉迷當中呢?
2.4 加強對孩子的網絡道德教育
不管是初中還是小學的學生,沉迷于游戲是一種心理歪曲的行為,父母靠打罵和一味禁止網絡游戲是不對的。在這個網絡發(fā)達的時代,網絡以及游戲是我們的生活的部分,不能讓孩子與時代脫離。因此,我們要正確利用好網絡,加強對兒童科學的上網觀、科學的游戲觀以及正確的世界觀,培養(yǎng)兒童正確健全的道德情操。
2.5 父母帶領孩子一起游戲,從現(xiàn)實中找到樂趣,從而遠離網游
父母需要帶領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健身、游戲,共同找到娛樂和玩耍的活動,這是防止網絡游戲成癮的有效方法,也利于親子之間的溝通。各大新聞媒體介紹的或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驗都不少,因為父母和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會建立良好的信任和親情。這種良好的親情關系有利于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腳力,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讀懂孩子所思所想,同是也能為孩子異常提供幫助。只有父母真正了解孩子,才能正確地加以引導他們回歸正常的學生和生活中來。
3 結語
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相關部門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網絡商家的正規(guī)經營、父母對孩子的有力監(jiān)管、正確引導,以及學校、老師對孩子的心靈溝通和人文關懷,都是讓孩子遠離網絡游戲的必要前提。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多用心教育,不要以工作忙為借口,讓孩子脫離自己的監(jiān)管范圍。老師應該好好研究兒童心理學,絕不允許使用大吼打罵、能與不能等簡單粗暴教育方式,教師需要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多一些理解和關心、讓孩子在充滿和諧美滿的校園大家庭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隨著國家加大網絡治理力度,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正在建構 ,作為學校、家長及社會應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疏堵結合,切忌過于偏激。當今的世界是信息化的新時代,工作、學習和生活網絡化、游戲化特點明顯,要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同時教師和整個社會,應該正確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并為之去努力奮斗,戒除兒童網癮,這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就麟.三字經[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01-01.
[2] 張良科.父親的影響力[M].經濟日報出版社,2004-10-01.
[3] 全國婦聯(lián)兒童工作部.大數(shù)據告訴你,中國家庭教育現(xiàn)狀[J].來自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2016-08-09.
[4] 文化部.網絡游戲暫行管理辦法[Z],2010-03-17.
作者簡介:楊家瓊(1977-),女,漢族,云南昭通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