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永春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對人才的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學方法、教學方案要有適當?shù)母淖?,要從單純的只是講授知識,教解題方案、題思路到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如何強化語文教學效果,成了老師所要探討和研究的。本文主要探討什么是有效教學及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等問題。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正確引導 自主學習 有效教學一、什么是有效教學
教學,在漢語字典中的意思是指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技能,而教學不僅要有科學作為理論的基礎,而且要有科學的方法。有效教學最主要的是講究教學的效益,我們所說的有效指的是在老師教授學生學業(yè)一段時間之后,學生所能學到的一些知識,培養(yǎng)的一些能力,不僅僅是在學術上的,還有在為人處世方面的。教學效果如何,不是說是老師講授知識點的方法有沒有讓你一下子就能接受,也不是說老師講授的內容講得具不具體,而主要是在于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有沒有提高,從老師講授過程中有沒有體會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效教學的主人公不是老師而是學生,一個老師教得再好再認真再仔細,學生卻從你那里學不到東西,那也是無效教學。所以,有效教學的唯一標尺就是學生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從老師那里學到東西,有沒有得到發(fā)展。
有效性的意思是完成策劃的活動和達到策劃結果的程度,有效性教學是用相對較少的付出獲得相對較多的回報,這里所說的付出是指老師付出的時間、精力等,相當較多的回報是指學生從教學過程中得到的東西以此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和素質提高。
二、何為師者及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態(tài)度
(一)何為師者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不僅要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完成最基本的傳授學業(yè)的職責,更重要的是要跟隨時代的腳步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指導教學,不斷實現(xiàn)自我素質的提高。老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如何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
說到自主學習,我不由想起我們那會兒的高中學習,那時候學校提倡的是實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案,剛開始就是師生一起努力探索怎么應用這種學習方法,有課前預習學案,課前每個學生都會提前預習書本中的知識,把自己懂的、不懂的全部都標記出來,還有學習小組,每節(jié)課剛開始的時候是每個組里進行“講課”,下面的同學把有不同意見的還有不懂的再標記出來,到時候學生講完之后再由老師集體講解不正確的和不會的。這時候我們便開始了自主學習的歷程。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一個老師來說是很重要的,首先,要懂得學生的學習心理是什么,充分發(fā)掘他們的學習潛力,還要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好奇心。在這種狀態(tài)下,每個人都會想要自覺主動地學習。在課堂中,進行有效提問,讓學生會自己思考,讓他們能夠有足夠的想法,而不是只是單純地要他們掌握這一知識點。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充分表現(xiàn)在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上,表現(xiàn)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中的思考上,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有效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什么是主觀能動性
主觀能動性,又被稱為“自覺能動性”,指的是人的主觀意識和實踐活動對于客觀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指人們能動地認識客觀世界;二是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在實踐的基礎上使二者統(tǒng)一起來,即表現(xiàn)出人區(qū)別于物的主觀能動性。
(二)如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中,要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精神,讓學生認識到主體作用,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自覺主動地學習、思考,從而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他們認識到,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主體是我們,思考的主體是我們。老師要適當鼓勵學生,當學生迷惑,不自信、不了解的時候,這時候老師應當充當鼓勵者的角色、引路者的角色,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提高。
當今世界,對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教學方式需要有轉變,這就對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完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最基本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高效自主地學習,這就體現(xiàn)了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必須積極提高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讓他們思考,覺得學習是為自己而學。
參考文獻:
[1]陳佳琪.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
[2]丁青.淺談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5(19).
[3]劉煉石.高中語文教學方法探究[J].語數(shù)外學習(高考語文),2012(3).
[4]周遠興.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知識窗(教師版),2015(1).
[5]陳佳琪.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