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東
摘 要:在當今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與方法被各位老師所采用,靈活的教學使課堂效果不斷提高。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小學語文老師的自我改進著重于教授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多樣化設計,過程與結果同等重視等,而課堂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始終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關鍵詞:情境教學;課堂;學生
一、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的基礎與發(fā)展
情境教學自引入小學語文課堂以來,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也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對于處在基礎學習初步階段的小學生而言,課堂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其知識理解及吸收的多寡。如何更好地進行情境教學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從而獲得經(jīng)驗教訓。首先,小學語文老師應當在課前做好充足準備,情境教學離不開豐富的課件資源與課文背景材料。當下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已經(jīng)普及,這也要求小學語文老師能夠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使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轉化觀念。不少的小學語文老師始終堅持認為自己是知識的教授者,是課堂的主體,只要將課時重難點解析好,完成教學目標就是成功教學。但是這種觀念下所忽視的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無法達到課堂閱讀的預期效果。老師的主體身份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思維習慣的主體,而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情境教學要求教師將物質資源與學生資源充分結合。
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例如,學生不能理解情境創(chuàng)設的意義,學生無法置身于情境之中更好地理解課文等。對此,小學語文老師要注意自身所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是否存在瓶頸問題,情境教學并不是簡單地使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誦,也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臺戲。只有讓學生充分參與,使學生置身其中才能達到情境教學的效果。
二、情境教學的實例分析
對于寫景文而言,小學生理解課文的難點在于對美欣賞的局限性。小學三年級的課文《荷花》是典型的寫景散文,葉圣陶先生以觀賞荷花—變身荷花—回到現(xiàn)實為線索描繪出一幅夏日荷景圖。對于這篇散文,僅僅通過多媒體來播放課文朗誦只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而不能施加情感于學生,如何讓他們同作者一樣懷著熱愛大自然的心去感受荷花之美呢,又如何讓他們理解到葉圣陶先生為何成了荷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作者換位,讓一些學生自主上臺來演荷花,教師開始朗讀,“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苯淌依锇察o下來,學生開始聯(lián)想到自己看過的荷塘或者想象著文中的荷池,一群孩子手拉著手,他們就是微風中搖曳的朵朵荷花。或許學生不能用華麗的詞藻來描述自己所理解的美,但是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他們一定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美的愛意,會通過這篇文章的啟發(fā)開始尋找大自然的美。
除寫景散文之外,小學語文中另一重要的文體便是抒情文。對于這類課文,老師不僅要教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更要讓學生學會從文中細節(jié)描寫中感受情感的流露。安排在五年級上冊的《慈母情深》這篇課文是節(jié)選于著名作家梁曉聲的小說《母親》,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我”的母親在極其貧寒的環(huán)境下不顧眾人反對為我為買了一本《青年近衛(wèi)軍》。這篇文章所抒發(fā)的情感有母親對“我”濃濃的愛,亦有“我”在看到母親為“我”無私付出后對母親的敬意與熱愛。在講述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分享一件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自己又如何從父母的行為或者言語中體會到那份深切的情感。這樣一來,學生自身的感觸與課文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意義與作用;學生也能夠在課堂中帶著情感學習,更加切實地體會母愛,感恩父母。在這種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從抒情方式入手,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細節(jié)的描寫、動作語言的描寫來突出人物的形象,表達人物的情感。情境教學不僅僅是課堂伊始的情境模擬,也不僅僅是課堂結尾的大聲朗讀,情境教學可以在教學中的任何時間片段,也可以融入每個教學階段。
三、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與課堂質量的關系
情境教學在小學課堂中廣泛開展的原因便是有利于小學生在形象生動的課堂中理解課文。成功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集中精力,提高對課堂的興趣;情境教學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強化課堂效果;情境教學創(chuàng)造的情與景可以調節(jié)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這樣一來,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使教師與學生產生互動,學生將精力集中在課堂中,教學的效率與效度都得到了提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進行教學,如果學生不能配合老師,主動地探索問題,那么課堂就不再是學生主導了,學生所接受到的知識訊息就不能較好地吸收。這時候,教師應當進行教學反省,如果將情境教學妥當置于課堂教學中,是否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快速有效地理解課文。
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很多思維習慣會慢慢形成并持續(xù)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語文學習培養(yǎng)的是閱讀與理解,如果小學語文老師能夠充分合理地將情境教學融入課堂,將會使教學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傳統(tǒng)的、一成不變的講授法不再是教學的主流,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才能使教學成果凸顯、學生能力提高。而小學語文老師對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合理運用則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助力器。
參考文獻:
[1]聶文靜.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J].中華少年,2015(17).
[2]薛冬梅.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探微[J].成才之路,2015(2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