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茹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營造一個具有民主、積極、和諧、健康的班級氛圍,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有利于搭建積極向上且健全的溝通環(huán)境。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對于班級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學習習慣
本文將以某市A校四年級八班的班主任陳老師為案例,分析班級管理的重要性。陳老師所管理的班級一共有50名學生,男生27名,女生23名。其中有4個離異家庭的學生。陳老師從教28年,擔任班主任26年,是A校優(yōu)秀班主任之一。
一、班級管理理念:恩威并施
班級管理理念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因此,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對搞好班級管理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于班級管理理念,陳老師認為,新班主任年輕氣盛,學生一犯錯誤就會火冒三丈,對學生管教太嚴。這種行為很容易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因此,管理風格應該從嚴厲到寬容,但是寬容不等于縱容,而是對學生要恩威并施,要適當?shù)貙捜輰W生,理解學生。
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幾乎不會為同學著想,而且心理素質差,互幫互助的意識弱,脾氣太驕橫。陳老師說:“對于這樣的學生,如果他犯錯誤,我就會適當?shù)嘏u他,做到殺雞儆猴,但是要考慮學生心理素質差,所以把握度是關鍵,并且事后要心平氣和地與當事人交流。”這就是恩威并施的一種體現(xiàn)。
二、班級制度建設:德育為先
班級制度建設是優(yōu)秀班級運行的保證。優(yōu)質的制度建設能夠使學生的個性逐漸成熟和完善。因而,班級制度起著觀念的導向和紀律的規(guī)范作用。
陳老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很大,所以在制度建設上隨處滲透著德育,可以使學生深深地感覺到班級的溫暖。對于問題學生,陳老師本著以提醒為主,嚴重者適當懲罰的態(tài)度處理他們。陳老師講述了一個真實案例:一次語文聽寫課上,學生A舉報學生B偷看書。為了解除緊張的課堂氣氛,陳老師一方面表揚學生A的這種敢講的意識正是現(xiàn)代社會所缺少的,另一方面夸獎學生B能知錯就改并且大度接受學生A的批評。筆者認為,這樣的處理方式很人性化,既表揚了“舉報者”,又使偷看書的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同時其他學生也受到了很好的德育。
三、班級組織建設:提倡民主,分工明確
班級組織建設是班級管理的基礎。班干部是組織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班級的“領頭羊”,是學生個體和班主任溝通的重要橋梁,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左膀右臂。
為了確保選舉的公平性,陳老師采用民主選舉制。對于班干部的要求,陳老師規(guī)定如下:首先,班干部的崗位設置和人員必須明確到位;其次,班干部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必須做好本職工作;最后,在日常生活中,班干部必須起到先鋒作用。陳老師認為,班主任要鼓勵和支持班干部工作的開展,做班干部的堅強后盾,并且適時地為班干部提供一些良好的建議和技巧。這樣做的最大好處,一是可以減輕班主任的負擔,班主任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解決一些有利于班級發(fā)展的事情。二是在班主任和每個學生之間有了緩沖帶,有時候學生有問題不敢和班主任直接交流,這時班干部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拉近了班主任和學生的距離。
四、班級學習習慣建設:自愿為主
班級學習習慣建設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和發(fā)展智力的必要條件,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墊腳石,是學生走向社會再學習和做好本職工作的一種能力。
陳老師的座右銘:態(tài)度決定一切?,F(xiàn)在的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比較多,反應很快。在培養(yǎng)學習習慣方面,陳老師主張靠學生自覺。因為,陳老師認為,如果強制讓學生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情,他們即使完成了任務,心里也很排斥,重點是效率不高。但是,陳老師會在平時教學與交流中向學生灌輸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并期望學生主動去做。陳老師要求學生自己規(guī)劃“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而且讓學生時時以近期目標為準則、遠期目標為導航來要求自己的學習,部分學生成效很大。
五、班級活動建設:豐富多彩
班級活動建設是師生無障礙交流的有效途徑。它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經歷和經驗,而且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打好素質教育基礎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陳老師表示,現(xiàn)代學生壓力大,適當?shù)陌嗉壔顒硬粌H能夠緩解學生壓力,還能增加班級凝聚力。陳老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參加活動不僅能使學生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開闊了視野。陳老師介紹說,他所管理的班級有很強的凝聚力。比如,學校舉辦廣播體操比賽,他基本沒參與組織,但最終獲得了二等獎。由此看出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六、反思
從訪談中,我了解到,陳老師深受學生的喜歡。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總是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由于本班有4個離異家庭的學生,陳老師會分外照顧他們,時常關注他們的學習與生活。
陳老師雖然是A校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但是我認為陳老師還有很多不足:首先,陳老師是一位有想法但不敢創(chuàng)新的班主任。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小升初的壓力越來越大。陳老師不敢輕易組織活動,他擔心活動會使學生分心。其次,陳老師意識到制度的缺陷卻甘于接受現(xiàn)實。雖然陳老師認為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是很重要的,但由于升學的壓力,現(xiàn)實中的學生幾乎都是被動學習。
參考文獻:
[1]潘超.生態(tài)視角下中小學班級管理制度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6.
[2]肖振南.班級治理:以“平等”和“對話”重構班級管理[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
[3]趙榮輝.班級治理:從權威走向民主[J].當代教育科學,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