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指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拓展學生自主閱讀的范圍、建立形式多樣的激勵機制等方面開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自主;閱讀;拓展;激勵機制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對于中學生而言,閱讀則是獲取知識財富的主要途徑,是語文課程學習中極為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中學生們應該掌握的基本語文能力之一。
古人曾經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闭f的就是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有益的書籍,不但能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語言素材,為寫作積累材料。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工作。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呢?我認為要從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并能自覺主動地去閱讀等方面入手,下面淺談一下本人的做法:
一、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認為:“在學生大腦這部機器里,興趣是動力部分的組成部分,它常常決定著大腦機器工作時的轉數。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越濃,自學的積極性越高?!痹谛抡n標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教學內容中提到:“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睂W生提出的問題是自己感興趣的,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能自覺地提出的問題,在自讀自悟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尋求解答,學生就會主動快速地閱讀。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诮虒W中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樂讀”的氛圍,讓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閱讀教學也應該是這樣。
課堂上我會運用靈活多樣的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例如:講讀法、質疑法、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使學生讀得生動活潑,讀得積極主動,讀得興致勃勃。令人興奮的是,課本所選入的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很有吸引力。有體味人生,關愛生命的;有展現色彩斑斕的大自然,謳歌祖國河山的;也有講述寓言童話故事,闡明道理的;有與科學密切相關,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fā)我們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我們的科學精神的;有濃濃親情,動人心弦,以作者的切身體驗,寫出親情的豐富和多樣,引起我們的共鳴的;也有講述寓言童話故事,闡明道理的。絕大多數學生對課本內容都很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選用較淺易的有一定趣味性的課文作為切入口。
如:學習精讀課文《春》這篇課文時,我采用多媒體教學,特意制作別開生面的課件,配制美妙的音樂,優(yōu)美的畫面,讓學生在閱讀中聆聽到美的聲音,欣賞到美的畫面,享受到美的境界。課后,我還搞了一個以《春之美》為主題的繪畫比賽,進一步熏染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思想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學生對課文的自主閱讀因而又一次得到提高。學生由原來被動的“要我讀”變成 “我要讀”、 “我樂讀”。從而,調動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二、指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
古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英國著名科學家達爾文也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彼詫W生有興趣去閱讀還不足夠,更重要的是能夠自主閱讀并有所收獲。那么,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必須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使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敖淌菫榱诉_到不用教”,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教師怎樣教,更在于學生怎樣學。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運用多種自主閱讀方法來閱讀文章。步驟如下:
(一)借助輔助材料閱讀
閱讀時要善于利用現有的輔助材料(文章注釋和工具書)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困難。作為初中的學生,閱讀能力有限,在閱讀中很有可能遇到不少語言障礙,不利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此時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文章注釋,或者查閱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掃清阻攔學生理解文章基本內容的文字障礙,從而幫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起初老師可能要強制性要求學生做到這一點,畢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有限的,在剛開始時可能會遇到不少麻煩,但只要能堅持下去,讓學生養(yǎng)成習慣,則是“磨刀不誤砍柴時”。
(二)找關鍵詞句
許多學生在閱讀時都比較困惑、渺茫,不知道如何入手。因此,我會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善于抓住一些關鍵的、重點的詞句來理解文章,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文章中的許多理解上的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吧朴谧プ∫恍╆P鍵的、重點的詞句來理解文章”,這是一種閱讀技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訓練。
(三)做好摘錄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遍喿x時把優(yōu)美的詞、句、段摘抄在筆記本上,就是積累詞匯、積累寫作的素材。經常翻閱,從中學到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作文大有益處?!罢洝?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而且有時會顯得比較煩瑣,學生會感到厭煩。此時,我會注意多想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堅持到底,形成習慣。例如開展一些比賽之類的。另外,還要多指導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多多使用所積累的材料,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享受到一種學習的成功感,這樣學生堅持下去的興趣會濃一些。
(四)批注評價
有些文章讀后特別令人感動,或有疑惑、有不同看法,這時候可以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這樣既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又練了筆,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長期下來,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都會提高。
(五)精讀與瀏覽
對閱讀材料,我們要有選擇地閱讀,特別是閱讀長篇大作時,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瀏覽,把握整體;讀到精彩處,則放慢速度精研細讀,認真領會。
(六)注重討論
討論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同座位討論,小組討論,自由結合討論,學生與教師研討等等。這種閱讀的訓練,有利于師生交流信息,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和熱情,能起到集思廣益、加深學生對文章理解的作用。
三、拓展學生自主閱讀的范圍
正所謂“課內得法,課外得益”,走出課堂,將閱讀訓練引向課外,讓自主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讓語文閱讀教學得到延伸。在閱讀教學中,我會從節(jié)選的課文擴展到整部著作,從課文擴展到課文作者的其它作品,從課內到課外。
學了《女媧造人》后,可引導學生讀《伊索寓言》;學了《皇帝的新裝》后,可引導學生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電視作品、流行歌曲、廣告詞等等也可以作為閱讀教學的素材,因為它們也蘊含著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我曾開展一次生活中學語文的活動。要求學生搜集家庭、校園、社會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生從電視節(jié)目中搜集自己喜歡的廣告詞,并且親手制作小冊子,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每個組員對這次活動都很感興趣,積極搜集材料,認真編輯,效果不錯。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學到了知識,學習語文的熱情高漲起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另外,我還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引導學生閱讀優(yōu)秀文章,因為在圖書館里學生可以廣泛閱讀、自主閱讀、選擇閱讀。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引來源頭活水,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養(yǎng)成勤讀書、愛讀書的好習慣。
四、建立形式多樣的激勵機制
閱讀效果的檢查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如進行閱讀量的評比、召開演講比賽、故事會、進行課外知識競賽等等。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這樣做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大量閱讀,而且還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由督促到自覺、由被動到主動、由量變到質變,使之形成閱讀能力。對于反饋的結果,我會采取鼓勵、鼓勵、再鼓勵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使每一個學生發(fā)掘出自己的潛力,使全體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因此,閱讀是獲得知識財富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受用一輩子的金鑰匙。希望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第五版.
[2]柳菊興,魯曉成.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周立群,龐車養(yǎng).語文新課程教學論.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作者簡介:袁小苑,廣州市南沙靈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