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明
【摘 要】步入高中時期的學生,學習往往比初中階段較為緊張,且承受的心理壓力也相對地較大,基于此背景下,高中音樂具有的特殊性就顯著被顯現出來了,優(yōu)質的音樂教學能夠有效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使其能以優(yōu)良的狀態(tài)進行學習。如今,高中音樂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單調,獲取的教學效率較低,故而,在新課改推動作用下,音樂教師應不斷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此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及強化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優(yōu)化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86-01
在高中音樂課堂中,其主要開展的教學任務就通過音樂教學使得學生的審美情趣得以顯著提升,有效強化音樂素養(yǎng),減輕精神壓力,以此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較好的藝術鑒賞能力,最終使其審美意識能夠顯著性強化。在新課改推動作用之下,高中音樂教師應采取有效的對應措施積極指導開展歡快曲目的鑒賞以及學習,從而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優(yōu)化教學,最終獲取理想的教學成果。一、改變教師思想,注重音樂教學作用
如今,素質教育有效的推廣,教師應順應時代的潮流,相應地整改自身的教學思想,意識在高中教育中,高中音樂教學能夠產生的積極作用。高中生往往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其素質發(fā)展能對其今后的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學,故而,有效對音樂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進一步提升學生整體素質于高中教育中起到積極意義。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指導學生如何開展音樂表演以及有效鑒賞各種類型的音樂,以此能夠使學生于音樂學習中切身感受音樂的獨特魅力及感情,能夠通過美妙的音樂讓學生的心靈得以打開,最終讓學生漸漸形成較好的情感狀態(tài)。
如,在教學草原放牧》這一內容時,教師可結合歌曲的內容帶領學生去聯(lián)想生機勃勃、美麗遼闊的草原 以及牧民放牧的生活情情景,讓學生說說自己心中的草原,使學生從中積累一定的音樂實踐,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指數,以此能夠進一步強化每一個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協(xié)作精神,并且有效提高學生自身的合作能力與增強團隊榮譽感。同時,音樂屬于學習文化習俗一個關鍵性的載體,借助學習民族音樂,能使學生領悟到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內涵以及博大精深,促使其能產生較強的民族自豪感,愛上音樂。如在學習“高亢的西北腔”這一內容,借助對西北民歌的學習以及探究,使學生能夠對民歌產生喜愛之情,同時進一步弘揚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所以,開展優(yōu)質的音樂教學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使其能夠綜合性發(fā)展。二、借助音樂情感體會,使學生產生美感
在音樂中,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蘊含有頗為豐富的文化以及情感,這也是其他文化課科目無法取代的。故而,在開展音樂教學時,音樂教師必須要要懂得緊扣好音樂具有的特點,通過音樂蘊含有的情感,以此打動學生的心靈,借助音樂美感對學生實施教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強化學生對音樂的體驗,使其能夠進一步直觀地從多媒體音頻中體會音樂所含有的情感,切身領略音樂的藝術美。其一,教師還必須注重對道德教育的滲透。如在教學《第六(悲愴)交響曲》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播放這首曲子,使學生聆聽這首曲子的音頻,體驗曲子蘊含的情感,且再播放其他鋼琴曲給予學生欣賞,使其能夠對比傾聽,加強學生的音樂感受,使其在讓多媒體輔助下,能夠理解曲子中蘊含的情感,使得學生能夠在其中深度思考。其二,須渲染情境。教師可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一步渲染音樂氣氛,以此實現由境生情以及入境入情的成效,提升音樂感染力。如通過音樂展現歌曲描述的情境,在教學《遼闊的草原》這首蒙古族民歌時,教師可播放一些與草原有相關的視頻“藍天、白云、碧草、羊群、群山”等,使得學生能夠迅速地進入音樂情境中,進而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使得其能對音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其三,音樂教學能進一步豐富學生大腦的想象力,如在教學《春江花月夜》這一曲子時,教師可采用一些相關聯(lián)的景物,如江邊望月、漁歌晚唱、月上枝頭等畫面,使學生能夠借此開展豐富的想象,進而領悟音樂的美好。三、構建互動教學情境,指導學生深度領悟
構建高效的互動情境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且可以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強化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教師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設計教學情境,以此可產生教學鋪墊作用,進而順利地引入新課。在開始展開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利用問題、故事等方式進行構建教學情境,以此有效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使其可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展開較為活躍的教學參與。如,在教學《孟姜女哭長城》這一歌曲時,教師可根據歌曲表述的內容構建教學情境,以此進一步凸顯教學的目標內容。音樂的情感主要基于學生真實的內心情感的,故而,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方式構建高效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互動,使其深度領悟音樂作品,最終達到音樂藝術的境界。四、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恪守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與此同時以及宗新課程改革宣揚的精神,以與學生進行合作為基礎,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的教育理念來進行教學設計,在開展音樂教學欣賞活動中,音樂教師必須要懂得高度重視學生自主體驗作用的充分發(fā)揮以及積極探索學習的精神,同時采用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地擴展學生對于音樂的視野及空間,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此能夠使得學生強烈的審美激情得以發(fā)揮淋漓盡致,最終獲取較為理想的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可顯著增高,強化學生總體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凌.淺析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中國市場,2014(43).
[2]鄭麗新.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現代交際,2013(10).
[3]陳新宇,葛超.新課改背景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3(10).
[4]許洪帥.我國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現狀與基本對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04).
[5]張毅.淺談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