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敦山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的改革,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已經(jīng)成為影響學生美術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成為了新時期美術教育的關鍵,提高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堂,已成為美術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此,本文將從如何提升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的多方面加以闡述分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策略分析
繪畫是每個孩子抒發(fā)情感的直接途徑之一,進而美術課也就成為了孩子們情感交流的重要場所,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有著豐富且細膩的感情色彩,這些感情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出來,在美術課堂,學生可以盡情地發(fā)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去體會和享受獲得的快感。
對于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力較為薄弱的初中生來說,要想提高其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這樣才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方法如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繪畫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初中生進行美術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增強初中生學習其他科目的耐心,而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之所以被學生排斥甚至美術課堂一度被叫停,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刻板的美術知識不加融匯的予以灌輸,導致學生潛意識里產(chǎn)生一種排斥心理,美術的學習和許多學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豐富美術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并掌握知識非常重要,摒棄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讓新課程美術課堂充滿趣味性,已經(jīng)成為老師教學的教學目標。
眾所周知,美術知識較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導方法不同很可能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理解,甚至出現(xiàn)偏差,因而會極大的限制學生對美術課堂的知識定義,從而挫傷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在新課程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來豐富課堂,就比如教師在讓學生對《蒙娜麗莎》這幅畫進行繪畫時,也許學生會模仿的淋漓盡致,但這如出一轍的畫卻極少富有蒙娜麗莎的靈魂,這就跟學生對畫的理解有關了,要想讓學生進一步的去了解這幅畫,教師就要畫的背景對學生進行一一講解,畫的起源,作家的創(chuàng)作靈感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當然,面對同一幅畫的背景,所有人的感受都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可以根據(jù)特定的場景,讓每個同學就這一幅畫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讓學生盡可能的去融入到作者創(chuàng)作的年代和場景,去體會作畫人的心境,以此再夾雜學生自己的體會,學生筆下的畫才會富有感情色彩,學生才會去理解畫里人物存在的真正意義,更有甚者會去體會畫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蒙娜麗莎那一顰一笑對學生也是極富感染力的,長此以往,這樣的美術課堂就會成為學生釋放感情的重地,學生會將自己的感情帶至作品之中,或快樂,或放縱,或宣泄,那么教師也就達到了讓學生去理解畫作的教學目的,以這樣的方式去提高教學效率,會讓所有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二、創(chuàng)新方法,增強課堂趣味性
無論是學習什么課程,固有的傳輸方式總會讓人的思想產(chǎn)生審美疲勞,漸漸的大腦就會對其產(chǎn)生抵觸情緒,那么知識的接收就會產(chǎn)生中斷,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不利的,如何讓學生的大腦一直處于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這對美術老師也是一個考驗,其中,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總保持一種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措施。
首先,教師應該對學生喜歡 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查,并且在課堂上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對其進行知識的講解和灌輸,值得一提的是,課堂是所有學生的課堂,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要保證兼顧所有人,要讓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課堂熱情,并且美術課堂就要有濃厚的美術氣氛,其次,教師應該采用現(xiàn)代科技讓學生加深對美術作品的印象,例如,使用教學工具播放器,用播放視頻或者幻燈片的方式,先讓學生觀看作品,以及作品的起源,創(chuàng)作背景,用先入為主的方式,讓學生與作品產(chǎn)生共鳴,并且,科技產(chǎn)品會高度還原作品的生產(chǎn)時代,也會帶動學生的好奇心,其生動性和具體性,是教師陳述所無法比擬的,最后,教師也應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發(fā)揮課堂主體性,去體會和感受自己的課堂,這對學生來講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小組合作,加強學生團隊意識
對于美術的學習,我們既要講究方式方法,但也要發(fā)揮團隊的人為主義精神,畢竟,小智慧大能量這句話還是有其存在的意義,教師在美術課堂上除了要將美術知識進行傳授,也要讓學生對所學到的美術知識進行展示,在對比較抽象的美術知識進行講解的同時,教師可以讓小組進行協(xié)商,小組之間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這樣就會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大家都會去集思廣益,為作品去貢獻力量,在團隊協(xié)作中,教師也會發(fā)現(xiàn)大家的閃光點,這樣的作品又會有不一樣的意義,美術課堂也會因為同學之間的交流而具有生機。
四、小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好素質教育的原則,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豐富教學方法,構建系統(tǒng)化、層次化的教學結構,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帶入課堂的作品之中,讓學生發(fā)揮團隊意識,進而就可以打造生動的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武彥君.淺談初中美術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的有效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3(06)
[2]沈靜之.提高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民營科技,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