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 要:由一次檢測中閱讀理解暴露出來的問題,作者發(fā)現平時下大力氣進行的閱讀教學卻沒能收到應有效果。在試卷反饋過程中,作者改變以往直接講評的做法,讓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們的精彩的表現讓作者對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從而深刻地意識到:要讓學生“主體”真正做主;學生讀的應該是有自己理解的文章;非智力因素作用不容小覷。
關鍵詞:閱讀;反思;態(tài)度;自主;非智力因素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2-10
作者簡介:周 琳 (1981—),女,江蘇徐州人,江蘇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學教師,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擔任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我在閱讀教學中花費了很大功夫,可在最近一次檢測中,閱讀理解一項的失分卻較多。這讓我一時難以理解:自己一直很重視閱讀教學,可在實戰(zhàn)中,為什么成績卻得不到體現呢?
在講評試卷前,我想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我問道:“《深山含笑》這篇文章,在考試時沒讀懂的請舉手。”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全班39位學生,竟有21位舉起了手。誠然,這篇短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贊美野生含笑更是歌頌贊美了愿意為邊遠山村奉獻青春的年輕教師們。這種寫作手法學生還沒有接觸過,文章立意深遠,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我又想進一步了解到他們沒讀懂的原因是什么。
房XX說:“我怕時間來不及,只讀了一遍就開始做題了?!标怷說:“我前面有一題不會,老想著它,就沒能靜下心來讀懂短文?!焙芏鄬W生所謂的沒讀懂,根本原因在于沒能靜下心來去讀。
于是,我請學生安安靜靜地自讀短文,讀懂題目要求,再去解決問題。結果在沒對短文做任何講解的前提下,全班僅有2位學生改錯時出錯,其余學生全部答對了。此時,我又讓大家說說自己的心得。
“我是先標上自然段,逐段去讀,讀懂每一段的內容能在腦海中想象出那樣的畫面,再去做題。”尚XX說。
“我也是。靜下心,把讀不懂的地方聯系上下文再多看看,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全神貫注是保障。”宗XX趕緊補充道。
聽過學生們的反思,全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我很高興地看到,學生通過這次檢測,能夠及時反省自己的過錯并改正。作為教師,從這件事中,我也有很多的反思。
1.“主體”要真正做主
試想,如果當時我在講評試卷時沖著學生發(fā)火后再逐列舉一番,把自己的主觀意愿強加給學生,就欣賞不到學生這么個性張揚的深刻感悟了。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教師能否激勵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只有當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學生才能得到自主、全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教師,只有真正樹立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在教學中與學生平等對話,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有意識地建構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的教學活動才是有生氣的、有效的。
2.讀“你”的文章
我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雖然帶著學生接觸過各種類型的閱讀練習,也總結出了一套套解題應對方法,試圖把各種方法當作公式教給學生來應對所有的閱讀題型??稍趯嵺`中卻屢屢發(fā)現,學生總不能將各種方法在練習當中貫徹得很好,這讓我很有一種挫敗感。而今天,當我不再重申方法,只是讓學生全神貫注去讀文章時;當面對自己出現的錯誤,學生們頭頭是道分析原因時……學生們交了一份讓我驚喜的答卷。我想,面對接觸到的一篇篇風格迥異的閱讀材料,我們應該沉下心來,組織學生原汁原味地讀、認真反復地讀,讓學生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只有這樣,學生產生的理解才是自己真正的理解,悟到的感觸才是自己切身的體會,讀到的文章才真正變成是自己讀的文章。
3.非智力因素作用不容小覷
學生前后閱讀的是同一篇內容,可呈現的結果大相徑庭。在這么短時間內,智力因素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可見起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
我們應該承認,閱讀練習中不可避免地會有學生把握不準的地方,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鼓勵他們暗示自己,把解難題當成一種“智力游戲”。有了這種引導,學生就會為實現閱讀目標而表現出堅強的意志。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也要注意為學生多提供獨立思考、解決困難的機會,促使學生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通過這個案例,我對于教師和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角色定位的把握更加鮮明準確。我愿意更加努力去學習、實踐、讀書、思考,對自己的教學作出反思,努力探究有效途徑,總結成功經驗,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參考文獻:
[1]駱卓艷.“語用”觀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案例[J].中華少年, 2017(23):245.
[2]曾華明.如何有效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J]. 快樂閱讀,201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