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 王思維 黃梓沫 王錦勃
摘 要 隨著信息傳媒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新興媒體運應而生,新媒體作為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對高校師生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具有重要影響;同時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重要陣地,新媒體傳播主體多元、傳播手段多樣、傳播范圍廣泛、傳播時效性強的特點,對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新媒體的運用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辟了新途徑,帶來了新的機遇,也迎來了新的挑戰(zhàn)。
關鍵詞 新媒體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3.040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Media
XU Yan[1],WANG Siwei[2], HUANG Zimo[1], WANG Jinbo[1]
([1]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Autom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430081;
[2]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media, the new media in the network have been born. A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obtain information new media plays an importation role in the study, work and life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important position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edia, such as diversity of subject, various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de range of communication and strong timelines of communi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appeal and appe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use of media has opened up new way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bring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Keywords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1 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1 擴大傳播面,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媒介
新媒體的定位點與落腳點主要為宣傳、傳播,擴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面,是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校園新媒體公眾號為代表的手機傳媒模式占據(jù)主要地位,手機具有普遍性、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同步性以及高度的便攜性的特點,可以有效擴大傳播面。以武漢科技大學團委官方微信公眾號為例,2017年上半年武漢科技大學團委微信公眾號清博指數(shù)(WCI)為468.14,2017年6月1日至6月30日,閱讀量27095。相比校園報刊、校園廣播、校園BBS等傳統(tǒng)媒體,高出64.3%。
1.2增強靈活性,減少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的枯燥
新媒體語言靈活生動,借鑒適用的網(wǎng)絡話語,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資源,以當代90后大學生適應的語言、圖片吸引其關注,減少以往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的枯燥,增強了靈活性。以高校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媒體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政治理論課堂相結(jié)合,靈活變通,以網(wǎng)絡教學平臺、資源教育中心為例,以網(wǎng)絡課程的形式,獲取課程資源及考試,獲得相應學分。
1.3提高參與度,深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新媒體由于其傳播主體多元、編輯形式簡單,高校學生能深切參與到思想政治工作相關信息的制作和推廣中,深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且新媒體具有“互動性”這一特點,學生以留言、分享的形式,參與到思想政治的討論中,加大對時事熱點及形勢與政策的關注度,加深對思想政治的理解,方便與編者交流討論,更能尊重大學生話語權,加強思想工作教育者的平等對話意識。
1.4提升關注度,加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新媒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借助新媒體平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吸引受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念的關注度,增強感染力、影響力,優(yōu)化基礎性內(nèi)容。以新媒體平臺報道的相關思想政治工作文章同傳統(tǒng)媒體相比,關注量明顯增加,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新媒體平臺對于學生的影響具有“連帶”效應,吸引學生自主接受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有效擴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2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平臺的建設情況及問題
2.1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平臺的建設情況
2.1.1 高校新媒體格局及發(fā)展
高?,F(xiàn)已形成“雙微一端一報”的新媒體格局,與傳統(tǒng)媒體相互融匯、相互補充,同時兼顧內(nèi)外網(wǎng)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多層導入,深層學習”的新媒體模式。以武漢科技大學為例,其“武漢科技大學團委”微信公眾號自2013年開始運營以來,影響力不斷擴大,推送平均日閱讀量為934,關注人數(shù)達24000人以上?!拔錆h科技大學團委”微博公眾號,由于成立時間尚短,目前關注人數(shù)為3558。校報新聞網(wǎng),團委先鋒在線平均日瀏覽量為1254。
2.1.2 引領學生思想,解決學生訴求
新媒體作為傳達重點工作、解讀政策措施、形勢任務教育的重要手段,發(fā)揮傳播速度快、直達個體的優(yōu)勢,引領學生思想,解決學生訴求。以時事熱點為契機,發(fā)布“青年說”、“一覽”、“關注”等特輯推文,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闡述個人觀點及想法。開設訴求專欄,解決學生問題,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學生的生活。同時利用新媒體平臺樹立模范典型,引領方向聚合力,感受先進典型釋放的精神價值。
2.2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平臺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新媒體具有內(nèi)容繁雜不可控、輿論傳播速度快不可抑制等問題。因此新媒體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其“雙刃劍”效應愈加明顯。
2.2.1 平臺多,內(nèi)容雜,力量分散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臺很多,黨委、宣傳部門、組織部門、學生處、團委以及各二級單位,一些教師、學生都有自己的新媒體平臺。這些平臺在高校思想教育上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平臺多、內(nèi)容雜、力量分散,不能有效發(fā)揮新媒體平臺的力量。同時網(wǎng)絡新媒體平臺發(fā)言自由,易產(chǎn)生不可抑制的輿論效應。
2.2.2 管理機構無系統(tǒng),平臺構建無創(chuàng)新
思想政治臺平臺繁雜多樣,但高校卻一直沒有系統(tǒng)的管理思想政治新媒體平臺的機構和方法,許多平臺由于日常疏于管理,少有吸引力,無法發(fā)揮新媒體的傳播、教育功能,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傳播了不作為、敷衍應付等價值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平臺視域下的工作不僅需要平穩(wěn)的運行與系統(tǒng)的管理,還需要形式、方法、途徑上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意識缺乏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新媒體平臺的重要問題。
3 新媒體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
3.1 加強新媒體隊伍建設建立完善機制
新媒體隊伍的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評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的、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隊伍和機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以學生為團隊主體,教師擔任指導作用,建立自上而下的嚴格管理體制和運營制度,定期針對新媒體隊伍成員開展培訓課程及交流會。將眾多部門的平臺進行整合,形成“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以分模塊化的方式進行管理。這樣不僅方便統(tǒng)一管理,且便于學生解決問題、獲取信息。
3.2加強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合作
積極運用新媒體的同時,也要與傳統(tǒng)媒體結(jié)合,相輔相成,共同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特輯話題、學習研討在新媒體開展的同時,利用傳統(tǒng)媒體進一步擴大宣傳及參與度。通過兩個組織機構的相互交流,開展雙平臺活動,校園廣播臺播報的相關時政熱點,新媒體平臺上可以“焦點”的專題形式呈現(xiàn)。形成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各有特色,同時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局面。
3.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媒體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及轉(zhuǎn)化取向
新媒體大環(huán)境繁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受到輿論導向的影響,新媒體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載體合力”,從“課程載體”、“物質(zhì)載體”、“人文活動載體”等方面優(yōu)化高校內(nèi)的新媒體環(huán)境,營造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良好環(huán)境。構建思政工作真正融入高校學生生活的正確引導方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同時要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轉(zhuǎn)化,2017年湖北省團委開展了多次網(wǎng)絡直播課程,以及團代會的直播,收看人數(shù)達到68.9萬人次,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益。
網(wǎng)絡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與實踐(武漢科技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研究項目16SHA063)
參考文獻
[1] 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 何云峰,秦剛,趙鷺.大學生思想教育中新媒體利用的效力及策略[J].教育評論,2015.
[3] 李龍.新媒體“熱”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冷”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