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語言作為人與人情感交流的工具,幼兒時期的語言發(fā)展十分重要,幼兒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語言速度最快,記憶力最好的時期,是開發(fā)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此時期,對中班幼兒進行全方位的培育和啟迪,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幼兒能夠身心健康的快樂成長。本文將以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為研究對象,對中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展開論述,對如何培養(yǎng)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中班幼兒;語言表達;環(huán)境
人類的語言是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中班幼兒是幼兒開發(fā)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這段時期的幼兒,大腦里已經(jīng)儲備了一定量的詞匯,也能聽懂一段話的意思,只是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知其義卻不能準確的表達出來,缺乏連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因為中班的幼兒還沒有給自己找到適合自己學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和路徑,因此,老師和家長就要適當?shù)囊龑н@個年齡段的幼兒進一步完善語言表達能力。
一、 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特點與現(xiàn)狀
中班幼兒的年齡多數(shù)在4~5歲之間,這個時期幼兒大腦儲存的詞匯越來越多,能夠用簡單的話語與人進行交流,但缺乏主動性,上課不主動舉手,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說話語句不連貫,缺乏邏輯性,只能表述簡單的句子。雖然大班和中班幼兒的年齡只相差一歲至兩歲,但大班的幼兒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能夠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與需求,可以和成年人做更深層次的交流與溝通,而中班幼兒只能做簡單的語言溝通和交流,仍然處在詞匯的儲備積累期,還不能較好的運用大腦里所儲備的詞匯有效的組織語言表達出來,所以,在幼兒園的教學當中,要針對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特點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課件。
在中班幼兒中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速度也不是十分均衡,可能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外向,愛說愛笑,語言表達能力就較強,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喜歡與人交流,這樣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好,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平日里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安靜,不喜歡與人交流,發(fā)音也不是很清楚,話句不完整,因此,我們要加強中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讓中班幼兒更好的掌握語言表達能力。
二、 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幾種方式
創(chuàng)造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通過多看、多感受的方式指導中班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身邊的人物、動物、風景,做一個有生活心的人,與此同時,使中班幼兒獲得到感觀上的刺激,激發(fā)大腦思維能力,獲得豐富的知識,促進了語言的組織能力,詞匯的增加也促進了語言的表達能力,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會促使幼兒產(chǎn)生語言表達的愿望,讓每一個中班幼兒做到想說、能說、會說,并且充分利用每天早晨活動時間,精心編排文體活動,因為中班幼兒在早晨精力比較旺盛,精神注意力相對比較集中,在老師的帶領下,做一些有益于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文體活動,在游戲過程中,互幫互助,輕聲討論,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也培養(yǎng)了共同解決事情的能力。老師也可以在教室的里擺放一些水果、養(yǎng)殖一些花草魚蟲,帶領孩子種盆栽,促進中班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豐富了中班幼兒的日常生活。在美術課上,中班幼兒通過手腦并用的方式完成一件自己喜歡的作品,大腦中會孕育一些自己編排的故事情節(jié),鼓勵中班幼兒將這些自己編排的故事情節(jié)說給小朋友們聽的同時,也讓中班幼兒學會快樂要與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在室外活動中,通過散步和小朋友之間相互玩耍,老師在其中引導中班幼兒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邊說邊看,例如春天來臨時,帶領中班幼兒到室外去看看花草樹木的不斷變化,冬天到了的時候,讓幼兒觀察雪花的模樣,讓幼兒觀察一年四季周圍事物不斷地變化,通過觀察到的事物,通過大腦總結出詞匯,鼓勵幼兒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表達出來,即促進了中班幼兒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力,動腦能力,運動能力,接受新鮮事情的能力。
中班幼兒學習語言從模仿期開始,幼兒周圍的父母、老師和所有能接觸到的人,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做到用語文明,說話條理清晰,邏輯清楚,說一些啟發(fā)性和感染力較強的語句,說普通話,發(fā)音用詞要準確,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模仿資源,獲取正能量。
三、 提供交流平臺
綱要中指出:“要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庇變旱乃季S能力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發(fā)展離不開情感、社會交際、自身思維、生活經(jīng)驗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可以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匯,幼兒老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以自然、社會、生活為引導平臺,循序漸進的引導中班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溝通。當天氣好的時候,老師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生動直觀的觀察大自然里的生物,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匯,用眼睛去看,用雙手去觸摸,幼兒通過直觀的感受大自然的變化,去感受一年四季的不同,促進大腦思維能力,辨別能力。鼓勵孩子用美麗的語言抒發(fā)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幼兒老師要根據(jù)不同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方式,抓住幼兒心理狀態(tài),不斷促進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喬賢.增強中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嘗試[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6(16).
[2] 張文英.中班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46).
作者簡介:錢紀平,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榮懷鼓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