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啟連
摘 要:初中英語作為我國基礎(ch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應當慎重考慮教學方法的使用,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中避開學習障礙。提出的分層教學法即是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它主張將學生按照科學的方法劃分成多個層次(等級),而后進行組間教學。經(jīng)過一階段的教學,不難發(fā)現(xiàn)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且作用明顯,但教師一定要將其用至實處,對學生、授課、評價等依次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清楚自身的長處與短板,從而對癥下藥,高效地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關(guān)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應用
毫無疑問,當代的學生都適應了傳統(tǒng)教學背景下的“大班教學”模式,即所謂的“一刀切”和“滿堂灌”,目前很多教育學家提倡“小班式教學”,旨在尊重每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個人的創(chuàng)造型思維。然而,這一教學思想并不能在所有地區(qū)得以運用,部分區(qū)域的師資水平、教學設備等追趕不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此時“分層教學”則比“小班教學”更實用。分層教學其實質(zhì)是沿襲了“小班教學”中的個性化教學,它凸顯的是學生的學習地位而并非教師的教學地位,因此,實施分層教學法可以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xiàn)學習目標,繼而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穩(wěn)步提升自身的英語理解能力。
一、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特征進行科學的分層
作為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師,應當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在了解學生上,這也是順利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因為只有在此基礎(chǔ)之上,教師才能更好地為學生進行分層,雖然在伊始階段,他們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但教師卻不能忽視他們的個體差異性。這些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對英語的認知能力、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種種差異都引導著教師對他們進行分層,實現(xiàn)合理化的教學。
例如:首先,“按照何種規(guī)律進行分層”是最困擾教師的一大問題,因為起初教師缺少了解學生的時間,所以無法做出定論。因此,教師可以舉辦一次“英語當堂檢測”作為評判的標準,并將其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A等級的學生成績優(yōu)異,學習能力較強且英語基礎(chǔ)扎實;B等級為中等生,他們對英語有比較濃厚的興趣;C等級學生即為后進生,需要教師的重點培養(yǎng)。有人會提出質(zhì)疑,說一次考試的成績并不能起到絕對的代表性作用,的確如此,但是這也只是暫時的評定,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經(jīng)歷一階段的學習之后還會“再評定”,只有不斷地更新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上進心的迸發(fā),從而積極主動地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突破自身的學習瓶頸。
二、展開分層授課,體現(xiàn)教師的人文性
對于英語這門學科而言,由于學生一開始的排斥心理都比較強烈,所以教師必須從“人性化教學”的角度切入,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進而滲透分層教學,讓學生在不同的時期接觸不同難度的知識,逐步提升英語學習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問“較難、適中、簡易”等不同難度的問題,讓他們對自身的英語能力產(chǎn)生明確的認知,便于樹立日后的學習目標。
比如:在教學“Where is the post office”(郵局在哪里)這一內(nèi)容時,該單元的教學主題是讓學生清晰地掌握“某一明確地點的位置與其方位”的英語說法,但A層學生一定已經(jīng)對left,right等詞匯掌握得比較透徹,教師便可向他們提問更深層次的問題:“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use of it?”,顯然這一問題更能訓練A層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教師可向C層學生提問:“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st office?”這樣一來,學生的答題自信也會隨之提升,久而久之,C等級的學生人數(shù)便會減少,進而班級整體的英語成績也會得以提高。
三、建立分層性質(zhì)的評價機制,增強學生的自我認知力
評價教學同樣也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分層教學的理念也同樣適用于建設評價機制中。正常情況下,對班級中的A等級學生,教師在評價中要告誡他們切勿自滿,出現(xiàn)滿瓶不動半瓶搖的現(xiàn)象;對于B等級學生,則要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輝煌;對于C等級學生,教師要指出他們學習方法中的錯誤之處,并耐心地幫助他們糾正,以此增強其自我認知力。
例如:最具有評價價值的自然是學生的英語寫作,因為其中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寫作思想、態(tài)度、詞匯量及語法的掌握程度,而教師則可以通過批改他們的寫作來對學生做出評價。所謂“評價”,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對某一事物提出自身的見解,在英語作文評價時,教師也一定要遵循“分層教學”的思想,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案,先表明學生作文中的可圈可點之處,然后再委婉地提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而學生則應該謹聽教誨,針對性地彌補自己的缺陷,爭取在日后的寫作中不犯類似的錯誤,并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多用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高級語句。
綜上而言,分層教學法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一定要把握分層教學中的精髓與實質(zhì),“分層”并不代表“差異對待”,而是立足于學生個體采取針對性的“補救策略”,讓全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都實現(xiàn)均衡發(fā)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憑借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與能力,對學生的能力、性格、興趣等做一個全方位的認知,進而依據(jù)這些因素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制定不同的方案,讓學生積極地彌補以往學習過程中的漏洞。
參考文獻:
[1]莊麗.論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
[2]郝玉紅.關(guān)于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分層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