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和英
摘 要: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是教師帶領學生領略我國傳統(tǒng)文化、鑒賞文學藝術美的過程。由于古詩詞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造成了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廣大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認真研究這些問題,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讓古詩詞鑒賞教學煥發(fā)出應有的藝術光彩。
關鍵詞: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問題;解決對策
縱觀當今的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最廣泛的問題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鑒賞教學流于死記硬背。具體來說,當下的高中古詩詞教學對詩詞的學習僅僅停留在解讀層面,忽視了鑒賞詩詞美感和探索作者思想感情的過程;教學將古詩詞脫離于時代背景下進行鑒賞,使學生難以理解詩詞內涵;學生喪失了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趨于形式化。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注重對古詩詞的審美,其次要詳細解讀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再在此基礎上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根據(jù)這樣的教學對策,可以突出古詩詞鑒賞教學中“鑒賞”的分量,還原古詩詞教學最初的審美鑒賞目的。
一、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對古詩詞僅停留在解讀層面
古詩詞鑒賞教學,需要注重的是“鑒賞”二字。而縱觀當今的高中古詩詞教學,教學趨于表面化,不少教師將“鑒賞”教學實施成為“解讀”教學。具體來說,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對古詩詞的翻譯和背誦,脫離了鑒賞教學本應注重的審美過程。這種問題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教師受到了應試教育思想的誤導,認為古詩詞教學只要學生能理解、會背誦即可,脫離了古詩詞教學審美鑒賞的初衷。
2.教學對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研究較淺
任何文學作品都不能脫離于作者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而單獨存在,我國絢爛的古詩詞都是基于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和歷史時代背景而創(chuàng)作誕生的。在當今的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不少教師對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僅停留在作者介紹的層面之上,而對古詩詞產生的歷史背景介紹甚少。這種問題會造成學生對古詩詞理解的脫離,值得我們認真關注。
3.學生缺乏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由于古詩詞鑒賞教學趨于表面化和脫離化,使得高中學生普遍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生在古詩詞的學習中將古詩詞看作應付考試的內容,缺乏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興趣。這種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古詩詞死記硬背之上,他們對古詩詞的內在美感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關注很少。因此,很多學生視古詩詞學習為一種學習負擔,影響了對古詩詞的學習質量。
二、根據(jù)所存在的問題所應采取的對策
1.加強對古詩詞的審美鑒賞教學
要解決古詩詞鑒賞教學趨于表面化的問題,應從“審美”二字入手。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翻譯、背誦的同時,重點帶領學生體味古詩詞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審美意境。對于審美鑒賞教學來說,我們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語言為學生描繪出古詩詞所展現(xiàn)的畫面,幫助學生展開想象,體會詩詞藝術之美。突出“審美”過程,可以使詩詞鑒賞教學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取得更好的提升效果。
例如,在鑒賞《涉江采芙蓉》之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自己豐富的教學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關的審美情境,帶領學生暢想詩人“涉江采芙蓉”的畫面,感受詩人哀婉憂傷的思想情感。另外,對于這首詩的教學還可以配備多媒體手段,利用多媒體視頻描繪動畫畫面,再配以古韻的音樂,使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地感受《涉江采芙蓉》詩中的審美意境。
2.詳細解讀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
對于古詩詞教學脫離歷史時代背景的問題,廣大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詳細解讀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使學生能夠將古詩詞的內容與意境與歷史貫通起來。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真正從詩詞中感悟歷史的滄桑,更加明確詩詞的內涵,體會詩詞的魅力。
例如,在鑒賞《詩經(jīng)·衛(wèi)風·氓》時,教師就應該為學生詳細介紹先秦時代的歷史以及人文特點,使學生能夠理解《詩經(jīng)》中《風》《雅》《頌》的不同特點與形成原因。在鑒賞《短歌行》之時,教師就需要為學生詳細介紹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曹操立志統(tǒng)一中國的理想,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曹操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邁情懷。
3.積極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要想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放下應試教育的舊思想,將古詩詞學習看做一種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過程。其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與詩詞有關的文娛活動,如詩詞接龍、詩詞朗誦比賽等。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自己的文化底蘊,多為學生介紹與古詩詞相關的知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還應倡導學生減少死記硬背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在理解詩詞大意之后再進行背誦,這樣可以使學生減少學習過程的枯燥,提升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需要教師還原“鑒賞”的本質,將古詩詞教學表面化、脫離化、枯燥化的問題,通過注重審美、注重創(chuàng)作背景解讀、注重興趣化的方法解決。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師生需要擺脫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過程展現(xiàn)為教師帶領學生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玉芬.改革高中古詩詞教學方法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2(4):101.
[2]金國讓.高中古詩詞教學的思考[J].教育,2016,2(10):13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