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溝通是促進高校輔導員和在校大學生彼此認識、相互理解、共同成長的重要途徑,師生間良好的溝通能幫助輔導員更好地管理、教育、服務學生。高校輔導員應充分認識到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性,并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深入了解學生情況、合理選擇溝通的地點及時間、提高自身溝通技能等方面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溝通
一、 引言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中提出,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要想真正達到這一高度,幫助學生成長成才,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是前提條件。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大學生的個性越來越鮮明,需求越來越多樣,輔導員無論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還是管理學生事務、指導學生成才,都需要通過各類形式的溝通,實現輔導員的教育和管理功能。
二、 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溝通教育的重要性
輔導員教育功能的實現關鍵在于師生之間有效的思想溝通,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幫助輔導員發(fā)揮出自身的職責所在,積極為學生進行服務,并扮演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其次,輔導員積極進行溝通教育,既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現階段遇到的思想問題,又可以幫助其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而保證學生健康成長,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最后,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發(fā)展的需求,現階段,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都處于發(fā)展階段,學生心理活動豐富且波動較大,發(fā)生心理問題的幾率較高,有負面情緒時如果不能及時通過溝通交流,容易產生心理疾病,進而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 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措施
(一)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反之,若溝通雙方還沒有足夠的理解和信任,學生可能會向輔導員提供虛假信息,給溝通造成阻礙。輔導員可以靈活利用休息時間或學生課余時間,積極參加學生舉辦的各類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和學生的信任感,通過密切的關系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實際的溝通過程中還需注意,溝通應是雙向的、平等的,輔導員應積極調動學生的溝通積極性,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以此提升溝通的成效。
(二) 深入了解學生情況
有效的溝通需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礎上,如果輔導員對學生情況不夠了解,溝通浮在表層,學生不易引起共情,溝通效果必然低效。輔導員在正式與學生溝通之前,需要對學生進行細致地了解,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思想特點、學習特點、優(yōu)缺點等情況進行分析,尤其是相對來說較為內向或者經常情緒低落的學生更應該了解其真實情況,必要時可事先與家長聯系。對溝通過程中接觸的信息進行合理的準備,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幫助輔導員選擇最佳的溝通方式。
(三) 合理選擇溝通的地點及時間
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在教學樓、實驗樓、辦公室等場所,學生往往比較拒收,而在他們熟悉的場所如寢室、食堂、操場、網吧等地方,學生狀態(tài)比較放松。與此同時,輔導員還應注意單次溝通的時間長短。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學生較為容易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溝通過程,而如果時間過長,容易使溝通變?yōu)檩o導員單方面的說教和告誡。因此,輔導員需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選擇最佳的溝通教育地點與時間,靈活利用外在因素,提升溝通教育效率,滿足實際的需求。
(四) 提高自身溝通技能
1. 善于傾聽
輔導員應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剛說過:“如果我知道一個想要表達什么,并且知道他表達的目的、感受,那么說明我已經足夠了解他了,并可以利用自身的引導對其進行改變。”傾聽是獲得一個人心理活動與思想的最好辦法,在深入的傾聽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析,增強自身的判斷力與說服力。在溝通過程中應注意不隨意打斷學生,但要在學生表達時給予及時反饋,如點頭、微笑,或回復“然后呢”“嗯”等簡單的回應。
2. 尊重學生
新時代的大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個人意志,大多數學生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在筆者和學生溝通中發(fā)現,他們有些時候需要的不是輔導員的意見,而是我們的支持、鼓勵和配合。在合理范圍內,輔導員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選擇和主體地位,面對特殊學生時更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尤其應注意,當學生吐露自己真實想法時涉及個人隱私的,輔導員應幫他們善意保密。
3. 不斷學習
高校輔導員要想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需具備優(yōu)秀的人格和較強的能力,根據《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標準(暫行)》,輔導員在開展學生工作時應具備心理學、政治學、管理學、哲學等學科的理論基礎。同時,在溝通中學生會根據自身需求尋求輔導員的幫助和指導,例如大四學生比較關注就業(yè),這就需要輔導員了解就業(yè)形勢和政策,并根據學生學科特點給予具體指導。因此,輔導員要真正發(fā)揮教育管理功能,達到溝通效果,還需不斷充實自我,儲備多方面的知識,了解與學生相關的新事物新情況。
參考文獻:
[1]吳江,孫艷華.輔導員如何實現與學生的有效溝通[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88-86.
[2]蘇天從.高校輔導員開展溝通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
[3]郭莉萍.淺談新時期高校輔導員開展溝通教育的理論與實踐[J].文理導航(下旬),2014(9):10.
作者簡介:唐輝,四川省宜賓市,宜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