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昌
心肺復蘇主要是指人體引起心臟呼吸驟停后,而實行的緊急搶救措施,對呼吸心跳驟?;颊哌M行胸外按壓,能使人工循環(huán)形成,促進患者心臟自主搏動功能恢復,根據(jù)患者實際的情況,一般采用人工呼吸方式代替其自主呼吸,通過采用血管活性藥物能促進患者呼吸和自主心臟搏動恢復,而采用電除顫能促進心室顫動較快恢復,采用脫水降溫能恢復每位患者大腦功能,而實施一項有效的心肺復蘇方式十分重要[1-2]。因此,該院將收取時間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的90例心肺復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復蘇方式,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90例心肺復蘇患者,并將心肺復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5例患者實施徒手心肺復蘇),觀察組(45例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器進行復蘇)。納入標準:①90例患者均符合呼吸心跳驟停診斷標準,②90例心肺復蘇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該次研究內(nèi)容。排除標準: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均在20~60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0.01±1.26)歲,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均在21~60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1.27±1.18)歲,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19例。上述兩組心肺復蘇患者各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夠?qū)嵤Ρ取?/p>
兩組心肺復蘇患者均在入院后進行氣管插管,采用呼吸機輔助通氣。對照組心肺復蘇患者實施徒手心肺復蘇(患者急診入院以后,對45例患者實施胸外按壓,按壓深度約在4~6 cm之間,由兩名醫(yī)護人員進行輪流操作,操作時間為5 min/次)。
觀察組例心肺復蘇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器進行復蘇(采用該院提供的薩博心肺復蘇儀,安裝完畢心肺呼吸器后,對45例患者使用機器進行心肺復蘇,將背板放在胸背部,將軟墊放置在患者胸骨柄中下段皮膚處,使用按壓按鈕調(diào)節(jié)按壓深度,按壓具體深度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節(jié),對患者均采用高頻呼吸機輔助呼吸,氧氣濃度約為100.00%,而呼吸頻率約為20次/min,同時給予患者使用阿托品、利多卡因或者腎上腺素常規(guī)藥物,對患者實施電除顫,心肺復蘇5 min后,對每位患者采用碳酸氫鈉)。
對比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各項指標(SaO2、PaCO2、PaO2指標、總有效率)。
該次研究均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每組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各項指標進行相關統(tǒng)計處理,研究中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行 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SaO2(98.15±1.05)%、Pa-CO2(3.21±0.15)kPa、PaO2指標(14.15±0.81)kPa 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 SaO2、PaCO2、PaO2指標(P<0.05),見表 1。
表1 對比 2組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SaO2、PaCO 2、PaO2指標(x±s)
觀察組心肺復蘇患者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對比2組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
近年來,呼吸心跳驟?;颊甙l(fā)病率呈上升趨勢,通過對患者實施胸外按壓,能形成暫時人工循環(huán),促進每位患者心臟自主搏動功能較快恢復,對于該類患者,臨床一般使用徒手心肺復蘇進行復蘇,但是在復蘇過程中達到患者腦和心臟血流較少,所有大部分患者最終結(jié)果依然是死亡,根據(jù)臨床資料顯示,徒手心肺復蘇在正常生理情況下20%左右的血流給心臟,20%~30%血流給人體腦,而心肺復蘇器主要是使用心肺復蘇機械設備進行復蘇,能避免患者腦和心臟進入不可逆轉(zhuǎn)死亡狀況,還能修復患者腦臟器官和心臟的工作機能,并為后續(xù)的血管重建、靜脈用藥、除顫提供承接作用[3-10]。
研究顯示,動脈血氣分析為評價人體心肺功能指標,同時還能對氧供情況和機體組織耗氧情況進行評價,PaO2能反映患者組織的供氧情況,其壓力高低能對心肺功能和缺氧程度進行反映,而PaCO2為人體機體血液溶解后產(chǎn)生的壓力,其程度隨著人體肺泡通氣量變化產(chǎn)生變化,能對肺泡通氣效果進行反映,SaO2能反映氧氣結(jié)合能力和血紅蛋白,其水平高低能反映患者是否缺氧。使用薩博心肺復蘇儀對患者進行復蘇,由于其按壓節(jié)奏規(guī)律,能顯著提高血液SaO2和PaO2水平,隨著其復蘇時間延長,觀察組患者的動脈血氣效果改善越明顯[11-15]。而心肺復蘇器和徒手心肺復蘇效果相比,心肺復蘇器具有多種優(yōu)勢,能提高急救效果和速度,能保證患者每次按壓有效性,能顯著降低患者腦缺氧的損害程度,提高患者存活率和心肺復蘇成功率,其效果顯著優(yōu)于徒手心肺復蘇效果[16-18]。
經(jīng)研究表明,觀察組心肺復蘇患者治療的SaO2(98.15±1.05)%、PaCO2(3.21±0.15)kPa、PaO2指標(14.15±0.81)kPa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觀察組心肺復蘇患者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P<0.05),其與張艷等學者[18]在《心肺復蘇器與徒手心肺復蘇在心肺復蘇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研究中數(shù)據(jù)大致相同,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為75.00%,由此提示心肺復蘇器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將心肺復蘇器和徒手心肺復蘇在心肺復蘇中的效果進行對比,心肺復蘇器更具優(yōu)勢,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