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
- 海軍某部救生艦艇一線官兵心肺復蘇知識認知情況調(diào)查
急危重癥[1]。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救助者為心臟驟?;颊哌M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操作[2]。近年來關于心肺復蘇的研究數(shù)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對于不同的特定人群,干預方式具體細節(jié)不同[3]。心肺復蘇作為戰(zhàn)傷救護的重要內(nèi)容,近幾年在海軍官兵衛(wèi)勤戰(zhàn)救技能培訓中倍受重視。海軍救生艦艇一線官兵直接保障平戰(zhàn)時海上打撈與生命救援任務。本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海軍某部救生艦艇一線官兵心肺復蘇知識認知情況
海軍醫(yī)學雜志 2023年7期2023-09-06
- 小象接受心肺復蘇
納被要求給小象做心肺復蘇……Mana Srivate has performed many attempts to save lives in his more than 20 years as a rescue worker in Thailand. But he had never tried to do so for an elephant.That changed when Mana was called into action after a m
瘋狂英語·新讀寫 2022年11期2022-12-21
- 小象接受心肺復蘇
tation (心肺復蘇) or CPR. “When the baby elephant started to move, I almost cried,” he said. To help the baby elephant live, Mana had to estimate where an elephants heart would be. He did so based on where the human heart sits in the
瘋狂英語·讀寫版 2022年11期2022-05-30
- 急診院前心臟驟?;颊?span id="gaigo0q" class="hl">心肺復蘇成功的相關因素分析
失等一系列癥狀。心肺復蘇是心臟驟停的重要急救措施,其實施關鍵在于促進患者的心、腦、肺等器官功能自主循環(huán)復蘇,提高患者搶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但由于大多數(shù)心臟驟停患者于院外發(fā)病,而院外實施心肺復蘇的限制因素也較多,其搶救成功率也較低。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院近3年急診院前發(fā)生心臟驟停行心肺復蘇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院前心肺復蘇成功的相關影響因素,旨在為臨床急診醫(yī)生采取合理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jù),以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1 對象與方法1.1 對象 收集2017年1
健康研究 2022年1期2022-03-22
- 大學校醫(yī)院開展校內(nèi)心肺復蘇急救及培訓的需求分析
宋鳳卿 梅維明心肺復蘇是指給予心臟驟?;颊呋A生命支持,幫助患者恢復呼吸和循環(huán)的急救技術[1]。心臟驟停后盡快施加心肺復蘇術可極大的改善搶救質(zhì)量,研究發(fā)現(xiàn)在心臟驟停的4 分鐘內(nèi)實施心肺復蘇可將存活率提高至70%,而每晚1 分鐘給予心肺復蘇,存活概率將減少10%[2]。校醫(yī)院作為距離校內(nèi)師生最近的醫(yī)療機構,可以對校內(nèi)心臟驟停事件迅速做出反應,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進行急救。因此,校醫(yī)院開展校內(nèi)心肺復蘇急救對保障校內(nèi)師生的生命安全具有應用價值。本文調(diào)查了本校大學生
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 2021年6期2022-01-09
- 徒手心肺復蘇和心肺復蘇機在急診科中的價值對比研究
泰安)0 引言心肺復蘇是臨床常用于恢復心跳驟?;颊咦灾餍奶木o急搶救措施。心肺復蘇可通過胸外按壓的方式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心跳,但在此過程中需要嚴格注意按壓的方式方法,以及對心肺復蘇的效果。目前,急診科內(nèi)仍在使用兩種心肺復蘇模式,分別是徒手式和機械式,徒手心肺復蘇的關鍵在于操作人員的熟練度及對按壓位置和程度的掌握度和準確度,但徒手心肺復蘇耗費時間過長,可能會耽誤患者的搶救時間,而采用心肺復蘇機可解決此類問題[1-3]。本次研究將納入2019年3月至2020年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21年55期2021-08-22
- 心肺復蘇納入學校教育是必要的補課
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nèi)容。(8月25日《中國教育報》)心肺復蘇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huán)。當病人出現(xiàn)昏迷、心臟驟停時,及時正確開展心肺復蘇急救,可以大大減少死亡率,有效挽救生命。研究表明,急救的“黃金時間”是4-6分鐘,心肺復蘇每延遲1分鐘,室顫引起的呼吸心跳驟?;颊呱媛氏陆?%-10%。1分鐘內(nèi)開展心肺復蘇急救,成功率高達90%;4分鐘內(nèi)實施心肺復蘇急救,成功率可達60%;6分鐘
師道 2020年10期2020-11-16
- 心肺復蘇納入學校教育是必要的補課
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nèi)容。 (8月25日 《中國教育報》)心肺復蘇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huán)。當病人出現(xiàn)昏迷、心臟驟停時,及時正確開展心肺復蘇急救,可以大大減少死亡率,有效挽救生命。研究表明,急救的 “黃金時間”是4-6分鐘,心肺復蘇每延遲1分鐘,室顫引起的呼吸心跳驟?;颊呱媛氏陆?%-10%。1分鐘內(nèi)開展心肺復蘇急救,成功率高達90%;4分鐘內(nèi)實施心肺復蘇急救,成功率可達60%;
師道(人文) 2020年10期2020-02-25
- 心肺復蘇儀在急診心肺復蘇中的應用體會
目的:為了分析心肺復蘇儀在急診心肺復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急診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需要開展心肺復蘇的心搏呼吸驟?;颊邽檠芯繉ο?,基于心肺復蘇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心搏呼吸驟?;颊叻謩e采用人工心肺復蘇和心肺復蘇儀心肺復蘇方式,觀察兩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復蘇時間、復蘇成功率和24h存活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和復蘇時間分別為(5.68±2.27)min和(14.47±3.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9年11期2019-07-09
- 體外心肺復蘇系統(tǒng)在心臟驟停中的應用進展
0)內(nèi)容提要: 心肺復蘇是心臟驟?;颊叩幕A治療措施,對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tǒng)心肺復蘇的成功率相對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進一步發(fā)展與推廣應用。體外膜肺氧合輔助心肺復蘇(體外復蘇)是一種新型的心肺復蘇模式,相比傳統(tǒng)心肺復蘇其具有除顫成功率高、可以更好地保護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和臟器功能,有助于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的優(yōu)勢。因此,近年來人們對體外心肺復蘇的關注度逐漸提高,開展了大量的理論和臨床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文章將近些年關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9年7期2019-01-14
- 心肺復蘇器和徒手心肺復蘇在心肺復蘇中的效果對比研究
張同昌心肺復蘇主要是指人體引起心臟呼吸驟停后,而實行的緊急搶救措施,對呼吸心跳驟?;颊哌M行胸外按壓,能使人工循環(huán)形成,促進患者心臟自主搏動功能恢復,根據(jù)患者實際的情況,一般采用人工呼吸方式代替其自主呼吸,通過采用血管活性藥物能促進患者呼吸和自主心臟搏動恢復,而采用電除顫能促進心室顫動較快恢復,采用脫水降溫能恢復每位患者大腦功能,而實施一項有效的心肺復蘇方式十分重要[1-2]。因此,該院將收取時間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的90例心肺復蘇患者作為研究對
世界復合醫(yī)學 2018年1期2018-07-20
- LUCASTM2型心肺復蘇儀在急診進行心肺復蘇的效果觀察
UCASTM2型心肺復蘇儀在急診進行心肺復蘇的效果觀察豐 安 石 玲 (武漢市第七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00)【摘要】目的 比較LUCASTM2型心肺復蘇儀和人工心肺復蘇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將58例心肺復蘇患者隨機分為2組。心肺復蘇儀組30例,人工標準心肺復蘇組28例。其他除顫藥物亞低溫呼吸支持等治療相同。比較兩組復蘇成功率及CPR到心跳恢復時間及成活率。結果 心肺復蘇儀組復蘇成功率和成活率均高于人工標準心肺復蘇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年16期2016-08-03
- 運用心肺復蘇機進行心肺復蘇的臨床觀察
黎黎 蘇東梅運用心肺復蘇機進行心肺復蘇的臨床觀察王麗梅 王黎黎 蘇東梅(吉林省四平市中國醫(yī)大四平醫(yī)院,四平136000)目的 探討薩勃心肺復蘇機進行心肺復蘇的臨床療效。薩勃心肺復蘇機是一種全自動的、同步胸外心臟按壓、間歇正壓通氣呼吸器。心臟驟停是急診科常見的急危病癥,胸外心臟按壓是保證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以往徒手胸外心臟按壓是我科心肺復蘇最為常用的急救技術,然而操作者的熟練程度、按壓位置、深度、頻率等都直接影響著心肺復蘇的成功與否。2009年我科引進了美國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2年16期20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