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學習和知識都是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初中數學也是這樣。初中數學教學中,要運用生活聯系實際的方法進行數學教學,讓初中數學知識為生活服務,把數學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當中去。這種方法不但能讓學生認識到初中數學的重要性,而且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數學;融入;生活
初中數學知識都是來源生活當中,并且反過來為實際生活服務,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我們要善于聯系運用實際生活當中的問題去進行數學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運用生活聯系實際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方法,要運用好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 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例如,我們生活中接觸最貼近的家庭交水費和電費問題,現如今水費和電費都實行階梯收費。就拿居民生活用水交水費來說,現在某地居民生活用水都實行三個階梯價格:
第一階梯:每戶每月用水量26噸及以下1.98元/噸
第二階梯:每戶每月用水量27~34噸,含34噸2.97元/噸
第三階梯:每戶每月用水量34噸以上3.96元/噸
小明同學家中有4口人,假如8月用水量是35噸,在第二階梯水費范圍內,那小明家要交的水費是多少?這是與實際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這類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確實是十分重要的,確實是十分有用的,感受到生活中確實離不開數學,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數學,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形式,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推理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
二、 運用生活中的學具,進行形象的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中,許多地方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的形象的學具進行教學,運用生活學具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認識和理解數學問題,提高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速度和印象,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比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幾何模型,運用已掌握的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又如:利用學具操作,學生將圓柱側面轉化為原來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進而推導出圓柱側面面積的公式。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特殊的應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三、 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任何知識都是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人們生活中智慧的結晶。初中數學也是如此,數學知識都是人們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方法和規(guī)律,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同時學習數學知識又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的,教師教學當中,應讓學生認知到這一點,只有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才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教“可能性”時,設計了這樣一道實踐練習題,“要過六一兒童節(jié)了,小明要為班里同學準備一個摸獎游戲,其中準備了6個白球、2個黃球、3個綠球,設有三個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品有鉛筆、鉛筆盒、一個足球?,F在小明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摸球有獎游戲規(guī)則,你能幫幫他嗎?”學生看到題目后,經過討論都確定能摸到綠球為一等獎,摸到黃球為二等獎,摸到白球為三等獎;但在獎品的分配上出現了分歧,這時老師作為指導者告訴學生在獎品的分配上要考慮到獎品的價錢,學生經過在此的討論,最好確定了摸球有獎游戲規(guī)則。在這樣的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創(chuàng)造意識和策略意識有所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 運用數學與哲學的關系進行數學教學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就像物理學,邏輯學,天體學,心理學等一樣,數學是哲學中所誕生的一門學科。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數形合的數本源論建立起了以數學方式的哲學思考為核心的理論體系,認為數學是一切的本源及結構方式。在這個基礎上文藝復興后機械論者們和精細科學支持者們逐步建立了近代數學體系。今天,數學在向一切學科滲透,它的研究對象是一切抽象結構所有可能的關系與形式。
讓學生認識到所有學科中,都滲透有數學知識存在,例如學習物理化學學科中離不開數學公式的存在,進行一些物理公式運算時,離不開數學的運算規(guī)律。計算機學科中,數學應用更是廣泛,計算機的一些程序編寫,頁面設計等都離不開數學。甚至是最貼近生活的語文學科也是有數學知識的存在,也與數學脫離不了關系,在數學審題是就會運用到語文知識中的閱讀理解能力。例如:在簡易邏輯及概率中經常會遇到包含“至少有一個、至多兩個、都是、不都是、都不是”等詞句的問題,要解決此類問題必須依賴語文知識,弄清這些詞句的含義及之間的邏輯關系。從這一點來看,在數學解題過程中,相當于是我們學生們在學習和應用數學時,無形之中就把語文知識運用于數學之中。再如我們經常會接觸到數學試題中,尤其是一些應用題中也會出現一些語文中的名人詞句或一些古詩詞句,用以來活躍一下數學中一些枯燥呆板的題型。再比如我們學習的數學中的一些公式、概念、符號等問題,方法繁多,不容易記憶,有時也可以借助語文知識編一些口訣或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印象,便于記憶。
需要注意的是,回歸生活學數學絕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學數學,而應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主陣地”的作用,注重在數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讓數學知識真正的走進生活當中去,讓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真正的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惟有這樣,才能將數學的有關精神落到實處,更好地通過數學的學習來促進自身的發(fā)展。從而使自身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馬復,凌曉牧.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4.
[2]王鋒.“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的案例探究分析[J].中小學數學(初中版),2011(9):24-26.
作者簡介:
張春英,重慶市,重慶市長壽雙龍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