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訪談法是外語研究中一種重要的質性研究方法。運用訪談法可以獲得研究對象思想和行為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可以站在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想法和表現(xiàn),從而彌補量化研究的不足,更好地服務于外語研究工作。
【關鍵詞】外語研究;質性研究;訪談法
【作者簡介】許昕(1982.5- ),女,漢族,陜西藍田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講師,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跨文化交際、英美文學、語料庫語言學等。
【基金項目】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人文社科研究計劃項目——語言焦慮對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項目編號:KY2015035)。
一、訪談法
質性研究方法是外語研究中的重要方法。陳向明(2000)指出,質性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xiàn)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痹谫|性研究中,收集資料的方法有很多,而訪談法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外語研究中的訪談法是指在一定的研究目的或研究問題的指導下,依據訪談提綱,由訪談人員與研究對象面對面地詢問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通過面談獲得所需的第一手資料。這種研究方法一直廣泛地應用于外語研究、社會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等領域。訪談法同觀察法、文獻綜述法和問卷調查法并列成為外語研究中的四大經典研究方法,是外語研究中一種重要的質性研究方法,它可以彌補量化研究中的不足,因此,越來越多地得到了研究人員的重視。
二、訪談的技巧
訪談法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相互交談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所有的研究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為研究服務,為研究提供直接豐富的第一手材料。因此,訪談法更大程度上側重其目的性。如何提高防談技巧,使訪談更有效地進行,直接關系到研究的質量。
訪談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選擇訪談的時間和場所。一般情況下,訪談者應與被訪談者事先約定,最好在被訪談者有空閑,身心比較放松的情況下進行。訪談的場所最好選擇比較安靜、沒有過多干擾的場所。
2.訪談者可以擬定訪談提綱,對被訪談者進行提問。
3.被訪談者必須能夠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4.訪談時,訪談者要認真傾聽,準備好紙和筆,做必要的記錄;也可準備好錄音設備,做全程錄制,以便將來收集數(shù)據。
5.訪談者應控制訪談情境和訪談進程,使訪談的問題更有針對性,雙方便于挖掘問題的深層,澄清問題的細節(jié)。
6.訪談結束后,訪談者要及時做好數(shù)據的分析、整理和匯總工作。
訪談法是一種重要的質性研究方法,具有很強的技巧性。訪談的實際操作對于研究資料的獲得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提高訪談的技巧,是研究者們應該加以重視的問題。
三、訪談法在外語研究中的應用
本文將以訪談法在外語焦慮中的研究應用為例,來介紹訪談法這一質性研究方法。
研究者參照 Price(1991)外語學習焦慮的受試者經歷,編制了訪談提綱。首先進行試訪談,嘗試為正式訪談的開展進行可行性分析。試訪談將采用開放的形式,而正式訪談將采用半開放式訪談方法,訪談問題主要以引起學生課堂焦慮的原因及學生通常情況下會使用什么方法來緩解外語課堂焦慮為主。訪談問題如下:
1.課堂上什么情形會令你感到焦慮?
2.當你感到焦慮時有何表現(xiàn)?
3.你認為產生焦慮的原因是什么?
4.你用什么方法去減輕焦慮?
訪談主要是通過面對面談話的形式,在訪談過程中訪談者會適當?shù)倪M行提示,以促進被訪談者更好地理解,鼓勵被訪談者盡可能把所有遇到的情境都說出來,回答條目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
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外語課堂焦慮的狀況,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下面摘錄了幾位同學的陳述:
訪談問題一:課堂上什么情形會令你感到焦慮?
潘同學:老師提問時自己沒準備好,這時我就會比較焦慮。
劉同學:我比較擔心課堂中教師或同學對我的消極的評價或批評,當回答問題不夠滿意時我就感到焦慮,害怕自己的形象在老師或者是同學中打了折扣。
張同學:每次考試時我總是比較緊張,進入狀態(tài)比較慢,特別是前面的聽力部分,有時前面 5個題都已經過去了,我才慢慢平靜下來。
訪談問題二:當你感到焦慮時有何表現(xiàn)?
潘同學:我會緊張,說錯單詞。
王同學:我會渾身冒汗,心跳加快。
李同學:大腦會出現(xiàn)短暫空白,很多東西想不起來了,語言表達時稍微有些顫抖。
訪談問題三:你認為產生焦慮的原因是什么?
李同學:我認為產生焦慮的原因就是平時鍛煉的比較少,對于英語口語沒有好的練習環(huán)境。
劉同學:自身的能力不夠,致使自己和其他同學之間產生差距,而讓自己焦慮;或者是有時課前準備不充分,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趙同學:自己在某些領域的單詞掌握還是不夠,要擴大單詞量,多閱讀一些英語的書籍。
訪談問題四:你用什么方法去減輕焦慮?
劉同學:如果我晚上提前做了預習,背誦了單詞或者是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上課時就比較有信心。
王同學:融洽的課堂氣氛來解決問題。希望老師在課堂上多教我們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
通過對訪談結果的整理,筆者得到如下發(fā)現(xiàn):
訪談問題一:課堂上什么情形會令你感到焦慮?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擔心課堂提問;有的學生比較擔心教師或同學消極的評價或批評;有的學生擔心跟不上進度,聽不懂老師講課;另一部分學生擔心外語考試,尤其是聽力考試。
訪談問題二:當你感到焦慮時有何表現(xiàn)?
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焦慮時都表現(xiàn)得相當緊張,不知該怎么辦,語言表達失誤增多。
訪談問題三:你認為產生焦慮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給出的回答有:口語練習環(huán)境不夠,詞匯量不夠,擔心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不好以及在考試中發(fā)揮不好等。多數(shù)學生認為外語課堂上產生的焦慮是由于自己英語基礎薄弱導致的。
訪談問題四:你用什么方法去減輕焦慮?
學生希望老師加強對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的培訓;學生自身平時多加練習,多讀英文經典,課前做好準備。
四、小結
由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訪談法在收集第一手數(shù)據方面的優(yōu)勢,總之,訪談法是外語研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定性研究方法,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技巧性。運用訪談法可以從研究對象那里獲得他們思想和行為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也可以站在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行為和思想,從而彌補量化研究的不足,更好地服務于外語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Price,M.L.ed.Anxiety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Correlates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C].Austi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91.
[2]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