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麗
【摘 要】“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是由李庚南老師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提出的指導思想,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提升學生生命活力,通透學生靈魂。該教學方法具有十分強的組織特點,能夠重新生成,自我調(diào)節(jié),可以不斷的開發(fā)。其是一種教學藝術,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效的統(tǒng)一了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和規(guī)律性。
【關鍵詞】自學 議論 引導教學法 英語閱讀教學 應用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課堂表現(xiàn)應當是十分活躍的,思考也是漸入深層次,合作和諧有效,教學水到渠成。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可以帶給教師和學生深層次的啟示。
一、自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自學可以更好的調(diào)節(jié)“教”和“學”兩者的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合作朗誦,進行多元的解讀,堅持教學服務。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課堂中十分重要的教學方式,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學生按照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進行閱讀。通過閱讀,對英語文章進行充分的理解。多方式閱讀是一個審美的過程,也是一種情感上的起伏,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獨特的體驗。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可以注重文章中的單詞及詞組,注意文章本身的內(nèi)容,使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采用多種的閱讀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陶冶學生情操。例如,在初中人教版英語7A Unit8中“When is your birthday ”中,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的Questions,讓學生用英語回答生日具體日期,促進學生靈活思考,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的閱讀,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互相表達自己對待文章的看法,每個學生閱讀之后所感受的東西都不一樣,通過討論互相學習,同學之間相互評價,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結合,可以讓學生走進文章的本身,感受文字潛移默化的魅力。
英語教師應當深入教材的本身,針對文章的內(nèi)容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分析評論文章,學生通過語言的應用以及對文章的理解,將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相互結合,深入了解文章的含義。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讓課堂充滿激情,引導學生探尋知識,給予學生更多的信心,勇于大膽嘗試,將所學的英語知識和生活中事物相結合,并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拓展思維方式,讓學生充滿自信,并針對不同的文章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二、議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想要達到更加生動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當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輔體,將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對文章的看法,自主學習,提升對學習的樂趣。例如,在7A Unit12中,文章主題“My favorite”,教師可以先用圖片的形式將文章中的生詞以及重點詞展示出來,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主題制作做媒體可見,通過動態(tài)的畫面將學生帶入到文章的情境中,這也是“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提倡和引導的。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當?shù)氐漠嬅?,學生處于好奇心較強的階段,渴望交流和溝通,通過討論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印象,提升對文章的認同感,通過閱讀文章,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無形中拉近了文章和學生的距離,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暢所欲言,活躍課堂的氣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議論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氣氛變得更加靈動,相比于一些授課技巧,課堂討論的效果要有效許多。
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文章,教師需要結合文章提出相應的問題,選擇問題的難度,針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方案。在課堂上,教師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進行閱讀、討論和思考,并結合文章內(nèi)容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逐層思考,引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鼓勵學生對待問題的質(zhì)疑心里,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獲取更多知識。
三、引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藝術的本身在于呼喚和鼓舞,而不是在于傳授能力。英語閱讀教學內(nèi)容應當更加注重學生情緒的引導和意志的建立,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學習需求,滿足交流的欲望,有效提升英語教學效果。教師鼓勵學生深入探索,不僅在英語課堂上,在課下也要引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維遷移,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提升整體能力,促進整體發(fā)展,提升對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學生通過一段的學習之后具備一定的感知能力和感悟能力,此時,教師再給予一些指導,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需要深入的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說,通過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學生集體智慧,在課堂上多多創(chuàng)新,在課堂中充分貫通“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英語理解性教學是兩類物體的互相尊重,英語是學生接觸國外文化的教育方式之一,其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經(jīng)常溝通,增強新人,有效對話。在英語教材中一般情況下只是提供思維模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反向看待問題,將“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合理的應用于教學中。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自學·議論·引導”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可以更好的引發(fā)學生想象力,通過閱讀,揣摩作者的意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分析事物的感知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梅萍.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臨界生的學習效果[J].中學生英語,2015.
[2]茍小燕.小組合作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5.
[3]孟凡東.芻議語境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