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課程,小學英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學生們或因喜好,或因條件,難免會存在個別學習困難的現(xiàn)象。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及時關注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最大可能的幫助他們縮小差異。
【關鍵詞】差異教學定義與內涵;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實施策略
【作者簡介】張靜,蘇州市平江新城實驗小學校。
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且尊重個性差異的基本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同樣的班級和老師,因為學生不同,最后成績也各不相同。這說明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差異教學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我們應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有效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一、差異教學的定義與內涵
差異教學是指在集體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需要,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發(fā)展的教學。為了有效地照顧差異,教師應該重視課前準備和課后必要的輔導訓練相結合。教師不只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差異,也要關注情感態(tài)度及學習能力、方法的差異,努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關于教師工作量。語言學習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光靠教師在有限的課堂上,是很難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小學英語一般一周三課時左右,且英語教師一般擔任多班且跨年級教學,有些甚至兼任班主任工作,再加上各級各類培訓、評比、賽課,使得廣大教師真正花在教學上的精力有限,因此教學效果也并不顯著。
2.關于教學方式方法。小學英語教學任務繁重,有些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會忽略教學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長期這樣,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慢慢減退。有些教師為了學生應付各種考試,過于重視書本知識,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得不到同步提高。
3.關于語言環(huán)境。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huán)境,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也不能脫離語言交際環(huán)境。現(xiàn)如今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實物或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些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盡可能多的用英語來交流,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課后又得不到及時鞏固,學生的口語水平也收效甚微。
三、小學英語差異教學的策略
1.新授課的差異教學。新授課是所有教師最主要的授課形式。小學英語新授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句型和主題故事等。一般來說,單元的第一、二課時都會以新授內容為主。對于詞匯和句型的教學,最直接的就是在對話和短文中去學習和鞏固。例如,我在新授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Whats that?第一課時時,我先利用歌曲、游戲等形式復習舊知,先讓學生區(qū)別this和that這兩個單詞,再掌握句型Whats this/that?出示新授單詞pig和cow,圖片上配以“遠”“近”的區(qū)別,讓學生自然地在句型學會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型。之后運用一則chant來鞏固,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我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對于基礎較弱的同學,他們不要求擴展過多的詞匯,他們經過重復的chant誦讀,能夠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單詞和句型。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他們不但能夠掌握新授單詞和句型,而且自己能利用相關單詞創(chuàng)編新的chant,使知識得到了靈活運用。
2.復習課的差異教學。一般而言,復習課都是在一個單元教學即將完成的時候進行。主要針對本單元主題詞匯與句型進行復習與鞏固。對于水平較低的學生來說,通過復習,他們能夠確保完成基本的要求,并且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復習的意義則主要在于提高。例如,我在執(zhí)教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An interesting country這一單元的復習課時,首先引導學生來復習怎么來討論一個國家,我們可以從“weather, people, animals, sport, places, cities”這幾個方面入手,之后以Australia為例,學生討論每一個方面的時候都配以圖片或關鍵詞作為提示,讓能力較低的學生也能根據(jù)提示來試著表達,這樣學生也更愿意開口,學習英語的自信和興趣也會慢慢提高。在這節(jié)復習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制作一個周末計劃。在老師給予的簡單提示下,利用已學知識,發(fā)揮想象并聯(lián)系實際,寫一份自己的周末計劃。這不僅是對本單元的語法知識和句型進行了鞏固,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思路。
3.差異化評價。小學英語教學評價應以教學內容為依據(jù),以激勵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為主要目的。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难哉Z激勵能提高學生的自信。
在課堂上,如果學生能準備地回答出某個問題時,我會說“Good! Great! Wonderful!”等鼓勵性語言。如果學生有些膽怯,不敢舉手時,我會說“Come on, give it a try! Have a try,you can do it!”如果學生站起來有些緊張時,我會說“Dont worry! Take it easy!”如果學生回答錯誤某個問題時,我會說“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這些課堂上的言語激勵,能讓學生在英語課上放松下來,即使回答有誤,也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從而激發(fā)起再次嘗試的勇氣。
隨著英語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只有堅持這樣,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差異才會慢慢縮小,學生們才能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