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強
摘要:教學活動想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就意味著其教學必須具有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本文結(jié)合筆者日常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以此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策略
在小學教育階段,由于學生的心智不成熟,因此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語文這一門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chǔ),因此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有著直接影響。從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情況來看,部分在教學一線工作多年的老教師依然采用相對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沒有太大的關(guān)注,很顯然這與我國現(xiàn)階段新課改要求是完全不相符的,不能夠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時刻關(guān)注課堂教學是否有效,而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行為決定了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本文結(jié)合筆者日常教學經(jīng)驗,提出一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有部分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滿堂講,學生只能夠在下面認認真真地做筆記,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思考、提問。因此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改變這一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得更加和諧,將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地突顯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需要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探索、歸納、預(yù)習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自主完成。并且在課堂上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能夠因為學生太小,就不給學生留一點自主學習的時間。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表達,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鼓勵學生提問,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想要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最根本的一個方法就是將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程度提高,這樣學生將會獲得更加顯著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會更加容易實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勵學生提問問題、回答問題。學生與教師的一問一答之間學生不僅學會了自主思考問題,教師還能夠通過學生的提問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對學生提問保持鼓勵態(tài)度,當學生提問的時候不論問題的難易程度,都需要積極回答,避免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jīng)完成了學習和思考這兩項任務(wù),教師在學生提問的時候不要立馬回答,可以適當?shù)匾龑W生進行思考,或者是開展討論,借機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還能夠?qū)⒄n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
三、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有效性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確保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語文知識。畢竟小學生能夠?qū)φZ文知識掌握牢固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小學生由于個體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導致不同學生之間的學習情況有所不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咋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yīng)該對不同學習情況學生的學習需求給予滿足。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人性化的學習任務(wù)和教學目標,確保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都能夠取得進步。
四、設(shè)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非常容易被學習以外的事物吸引,分散學習的注意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注意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的教學方法用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小學生對于新生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小學語文教師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角色扮演,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wù)。當然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夠及時完成教學任務(wù),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五、切實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學習
小學生每一個人的學習情況都會存在一定差異,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關(guān)注,及時引導沒有正確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的學習開展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反應(yīng)。如果學生反應(yīng)積極,說明這一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如果有部分學生不能夠積極的投入課堂學習,這樣教師就需要反思其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設(shè)計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計劃,確保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進行了解,然后向?qū)W生介紹比較有效的學習經(jīng)驗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以便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一目的。
參考文獻:
[1]袁廷菊.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報刊薈萃,2017,(11).
[2]曲艷.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華少年,2017,(34).
[3]楊紅燕.淺談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7,(09).
(作者單位:山東省泗水縣泗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