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飛
摘 要:要改變目前英語課堂學生被動學習的現(xiàn)狀,身處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任重而道遠。教師應基于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全面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使課堂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的精神、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場所,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
互動教學模式認為,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為學生提供交際的情景,以此來幫助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有利于確立學生的主導地位,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相互學習,實現(xiàn)英語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zhì)。因此,探討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既是改革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必然要求,又是促使高中英語教學與現(xiàn)代化教育接軌的重要途徑。
一、影響課堂互動教學的因素
1.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
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仍舊是新形勢下妨礙師生相互交流互動的主要原因。教師將學生看作是接受信息知識的容器,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是灌輸式。重視教學的目的,忽視教學的過程,過重地強調(diào)教師的權威,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師生之間沒有溝通和交流,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喪失。
2.應試教育的困擾。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就是升入一個好的學校,而不是要真正掌握這門知識。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指揮下,教師給學生布置了大量的習題,進行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使學生身心俱累。應試教育的另外一個弊端就是考試考的知識是必須重視的,而考試不考的就不被重視,甚至忽視。比如有的地區(qū)英語考試不考口語,那么在教學中就不會考慮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也不會在教學中安排時間進行有關的互動活動,這樣使得“啞巴英語”就成為自然現(xiàn)象。
3.學生自卑心理。
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并沒有處于一種相應的情境中,學生學習到的英語并不能得到應用。而且在學習中大都處于一種比較羞怯的心態(tài),即使心中知道答案,也不會主動回答,擔心當眾犯錯誤會遭到嘲笑,因此寧可保持沉默。所以長此以往,只會“啞巴英語”的學生越來越多。
二、如何有效實踐課堂互動
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全國范圍的推進,對于教師如何在課堂中應用互動教學這種創(chuàng)新的模式,如何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教學互動,我們要注重如下幾個方面:
1.轉變教師角色。
作為教學主體的互動的一方,教師需要在各個方面提高素質(zhì),這是教學的前提,也是互動教學的基礎。教師要更新觀念,要認識到教師應當是課堂的主導者、監(jiān)控者、管理者、促進者和顧問,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課堂的主宰者;要認識到教學具有創(chuàng)造性,互動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就是不斷預設教學情景,又在實踐中生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要認識到教學就是為學生提供能夠與人相處的平臺,教師提供的知識、設計的活動,無一不是圍繞這樣的目的,還要認識到教學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教師應將學習看成是學習者主動的構建內(nèi)部心理表征的過程,這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各種結構性的知識和非結構性的經(jīng)驗背景。
2.運用得當?shù)慕虒W策略。
教學策略指的是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根據(jù)一定的教學思想和具體情景而制訂與實施的教學進程和技術性安排。教學策略是多樣化的,比如對于陳述性知識,在互動教學中可采?。?)復述策略。教師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某些信息來陳述,在這過程中,教師當隨時給以提醒,并對學生的復述結果加以評價,在提醒與評價中實現(xiàn)師生互動。(2)精加工策略。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如何來補充細節(jié)、舉例等,幫助學生把新知識和其他觀念形成聯(lián)系,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
而對于教學過程,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明確教學任務來選材。教師要立足教材,但不束縛于教材,要綜合把握本班學生特點,對教材進行調(diào)整,力爭“可理解輸入”(comprehensiveinput)達到最大化。(2)設計懸念,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但懸念本身要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不可讓學生產(chǎn)生誤會。(3)話題的設計。無論是師生互動,還是生生互動,都要圍繞著某一個話題來進行,教師多選擇基于社會生活的時事或者以學生生活為互動話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社會對人生有多角度的認識,另一方面又可以發(fā)展學生的自我意識和反思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注重課堂的評價策略等等。教學策略選取得當,靈活運用,方能順利地推動課堂互動。
3.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感情。
良好的師生情感,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又能減輕他們的焦慮感,這是實現(xiàn)互動教學的前提條件。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其情感必然成為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育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chǎn)生直接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愛、期望和鼓勵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也要善于觀察學生、尊重學生,主動與他們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只有教師良好的心理誘導,形成師生間的心靈火花撞擊,學生才不會有心理負擔,才能充滿自信地參與英語課堂的互動。
在目前教學條件下,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教師與課程、學生與課程、教師與環(huán)境、學生與環(huán)境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由操練到產(chǎn)出的語言內(nèi)化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質(zhì),達到用英語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吳康寧,等.師生課堂互動行為本質(zhì)的社會學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0(6).
[3]王家瑾.從教與學的互動看優(yōu)化教學的設計與實踐[J].教育研究,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