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娜
【摘要】自主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十分契合的適用性。在教學探索中,我曾嘗試以導學案為紐帶,穿針引線式地貫穿英語教學,從而實現英語知識問題化,英語學習能力過程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的漸進化。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前預習 自主學習 主動性
一、強調“安全感”和“歸屬感”
孩子們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是建立在一定心理基礎之上的。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人類有五種需要,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安全需要和歸屬與愛的需要。孩子們總喜歡周圍是朋友,總想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而且相信不會有人使其出洋相或難堪,就是需要一種歸屬感。愛的需要就是“關愛”,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愛、老師的信任。只要你的課堂能滿足這些需要,孩子們就會有學習的動力,才會大膽地參與課堂活動,毫無顧忌地與同學們用英語交流,同時學習英語的自主性也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課前預習導學,體驗知識生成過程
凡事預則立。預習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是十分關鍵的,缺乏預習的英語課堂教學是生硬、牽強、缺乏活力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忽略了課前預習這個“身居幕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一成不變的朗讀或單詞謄寫等活動草草應對,忽視了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由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化被動預習為主動預習,以導學案指導學生的預習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學習活動,提前體驗知識,并以這份獨特的體驗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三、強調主動性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活動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游戲(games)、歌曲(songs)、歌謠(chants)及角色表演,供學生用英語交流,如《小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中Lsson5的第二部分的角色表演,我把第一部分數字新概念介紹完之后,沒有對學生進行過多地死記硬背的訓練,而是留出大部分時間來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來練習May I have—books,please?句中的空可以變換表示數字的單詞,這個練習簡單易行,學生很容易掌握,孩子們紛紛踴躍上臺要求表演,把小手舉得高高地,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學生感受到了自主學習的快樂,語言交際中的思維也得到了發(fā)展,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起來。
四、強調沉浸式訓練
學生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在教室里,所以盡可能地使學生處于英語的氛圍中,耳濡目染,也會取得一定效果。如辦英語墻報、制明信片、張貼英文字母、標志、詞匯圖片和英語單詞等,學生會覺得這個單詞我不熟悉,我要查找資料或問老師,問同學把它弄懂,從而帶動其它同學的積極性,學生們的爭強好勝,促使他們自覺積極主動的學習。
五、課堂探究導引,增強自主學習效能
新課程改革提倡的課堂,倡導教學的靈活開放與動態(tài)生成,倡導教師的諄諄教導與循循善誘,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其核心便是落實課堂的探究實踐意義,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以導學案指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們的課堂學習,并適時地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有益的課堂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通過真實的情感體驗,互動式的師生對話,親身的語言實踐,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收獲英語實踐的成就感,以此增強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效能感。
如小學《英語》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這一單元內容,筆者便利用導學案指導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學之初,下發(fā)給學生導學案,并將其命名為“攻關秘籍”,“秘籍”中根據相應知識內容,將整個單元分為三大模塊:第一模塊“師傅的教誨”,這個模塊主要是針對新單詞和語篇內容的學習,跟學生明確,這部分知識將由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第二模塊“孤獨的修煉”,這個模塊主要針對新知識學習完之后呈現的相關練習,導學案中明確指出這部分內容需由學生獨立學習完成,不過在導學案中也表明允許學生“場外求助”,可以求助網絡、輔導用書、家長、教師等。第三模塊“兄弟齊心”,這模塊主要指單元中讓學生互讀信件內容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導學案中明確學生必須尋求拍檔,共克“難關”。用導學案將整個課堂教學明確分成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學生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扮演的角色,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目標明確,主動作為,大大提高其學習自主性和綜合學習能力。
六、強調多鼓勵、少批評
沒有誰能不犯錯誤而學會一門語言,如果學生懼怕失敗,他就不愿去嘗試使用新的詞語和句型,自然不會取得進步。尤其是在做角色表演時,學生需要的是支持和幫助,這就需要老師做到極力表揚和鼓勵學生,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使某個學生難堪,要多鼓勵、少批評,盡量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與展現。
小學英語教學剛剛起步,作為一門新開學科,更應該賦予它活力,就像嶄新的春天一樣給學生。以新鮮的感覺,使孩子們想學、愛學,然后自發(fā)地去學、去探索英語這門語言的奧秘所在。作為一位小學英語教師,在每次授課時也應該給學生一種親切的感覺,使孩子們希望用英語交流,愿意用英語交流,渴望用英語交流,最大限度地啟發(fā)學生去自主學習英語,得到自主發(fā)展。